創新需要心明眼亮
——談信息時代的科技情報事業
科技情報工作在我國科技發展中一直髮揮著“尖兵、耳目和參謀”的作用。在實施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戰略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科技情報工作的重要作用。
信息經過分析加工方能為我所用,科技情報是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
科技情報是對通過公開渠道和合法手段獲得的信息進行有效分析而得到的,其功能是為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戰略決策和戰術選擇提供支撐服務。
1956年,為了落實國家“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中第五十七項任務“科學技術情報建立”,我國成立了第一家綜合性科技情報機構——中國科學情報研究所(現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前身),隨後相繼成立了行業部門所屬的行業性科技情報機構和地方科技主管部門所屬的區域性科技情報機構,建立了我國科技情報組織體系,發展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情報工作體系。
從我國科技發展歷程看,我國科技情報系統在國家重大自主創新項目服務如“兩彈一星”研發與載人航天工程實施、戰略決策服務、中文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支撐性工作,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充分體現了科技情報工作對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
知己知彼乃兵家決勝之道,發達國家普遍高度重視科技情報
美國、日本、加拿大和歐洲主要國家都十分重視科技情報工作,在立法、組織體系和資金投入等方面,加強科技情報工作。
美國歷來十分重視通過科技情報工作促進技術創新。根據卡特總統向國會提交的“關於工業技術創新的總統咨文”,美國國會1980年通過了“史蒂文森—懷德勒技術創新法”,明確提出加強科技情報工作的措施,如增加國家技術情報服務中心文獻採集數量、加強科技情報通報工作等。
日本在戰後能夠迅速崛起,科技與經濟獲得迅速恢復和高速發展,重要原因之一在於日本政府始終重視情報工作。日本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各類情報的收集與分析工作,目前在日本每天約有200萬個各類信息和數據産生。2006年日本政府增加3億日元預算,在日本科技振興機構中正式成立 “中國綜合研究中心”,專門從事中國科技文獻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
信息時代更需要“去粗取精”,自主創新離不開科技情報支撐
專家認為自主創新是通過本國自身的學習和研究開發活動,探索技術前沿突破技術難關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技術形成自主開發的能力。
一個科研人員在進行研發之前,必須把握前人已積累的知識與經驗,了解別人正在從事的有關研發動態,充分利用科技情報,才能選擇正確的研發路線和方向,在信息爆炸的當今時代,更是如此。在研發過程中,科技情報專業人員可從全世界範圍多文種和多學科的海量科技文獻中找到解決研發中一些關鍵性問題的答案提供給科研人員,幫助科研人員及時解決研發中一些關鍵性技術問題。在研發完成後,通過檢索查新可以對科研成果的創新性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併為今後的研髮指明方向。
科技情報重要性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充分利用科技情報,能節約科研經費40%—50%,節省科研時間60%—70%;利用和佔有科技情報,就能做到站在巨人肩膀上發展,取得真正高質量的創新性科研成果,同時可以大大降低創新風險,防止低水平重復;能把握全球科技發展動態,並預測科技發展趨勢,幫助科研人員發現科技發展的熱點領域和空白領域;能掌握競爭對手的核心技術研發動態、專利戰略和市場行為動態。
由此可見,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就必須採取有效措施把科技情報事業推向一個與綜合國力相適應的嶄新發展階段,使之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從國家層面整體規劃發展思路構建“大科技情報工作體系”
我國科技情報系統經過50年的發展,已成為一支從事科技情報蒐集、分析與研究的專業化隊伍,是科技情報工作的主力軍。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企業、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等創新主體,尤其需要重視和加強科技情報工作,通過有效的機制與科技情報系統密切合作與協作,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 “大科技情報工作體系”,服務於自主創新的各種活動。
國家需要制定相關科技情報政策,引導、指導科技情報工作的發展,加強對科技情報工作的管理和協調,特別是要引導企業重視和加強科技情報工作。同時,做好科技情報工作發展戰略與規劃,從國家層面整體設計科技情報工作發展計劃,推動科技情報工作的發展。
科技情報工作具有基礎性和公益性的特徵。各級科技主管部門需要在科技情報機構公益性科研機構的定位下,通過體制創新與機制創新,加強各部門、各地市科技情報機構信息資源保障能力、決策支持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協同工作能力、集成服務能力的建設,提高為自主創新服務水平。(作者為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