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席陸兵作政府工作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27日   來源:廣西日報

 
政府工作報告 

——2007年1月26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自治區主席 陸 兵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自治區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6年工作回顧

    2006年是我區各項工作都取得新成績的一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區各族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全力推進各項工作,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完成了自治區十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

    —經濟保持快速增長,質量效益有新提高。2006年全區實現生産總值4801.98億元,增長13.5%,增幅為1995年以來最高。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031.93億元,增長6.5%;第二産業增加值1882.23億元,增長19.3%;第三産業增加值1887.82億元,增長12.1%。財政收入完成568.08億元,增長19.5%;財政收入年增加額超過90億元,達92.71億元;一般預算收入躍上300億元新臺階,達342.28億元,增長20.9%。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産總值越過1萬元,達10240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188.1億元,增長38.3%,增幅提高27個百分點,企業盈利為歷史最好水平。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3%。我區經濟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發展的穩定性進一步增強。

    —“三會”圓滿成功舉辦,開放合作取得新突破。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係15週年紀念峰會和第三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圓滿成功舉辦,服務了國家周邊外交戰略,促進了我國與東盟戰略夥伴關係的發展,我區在國際國內區域合作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明顯提升。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放開發全面啟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有效推動,中國-東盟“一軸兩翼”區域經濟合作戰略構想得到廣泛認同,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第二屆桂臺經貿交流會和首屆兩岸共同産業市場論壇成功舉辦。我區與東盟各國、港澳臺及各省區市的經貿合作進一步深化,招商引資、承接東部産業轉移和對外貿易取得新成效。區外境內到位資金615.42億元,增長48.5%;實際利用外資7.67億美元,增長20%;外貿進出口總額66.74億美元,增長28.8%,其中出口35.99億美元,增長25.1%。農村綜合改革、農墾管理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新進展。

    —工業主導作用增強,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工業生産創近10年來最好水平,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1595.83億元,增長20.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6%。制糖、汽車、機械、有色金屬、電力、冶金、建材、化工、食品等優勢産業産品産量較快增長。我區作為全國制糖工業重要基地的地位更加鞏固。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新提高。強優企業實力有新增強,柳鋼主營業務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園區經濟有新發展。建築業保持較快增長。傳統服務業優勢得到強化,旅遊、會展、現代物流、房地産等新興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三次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二産比重上升2.1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壯大,實現增加值佔生産總值的比重達50%。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城鎮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和縣域經濟競相發展。

    —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農業和農村經濟有新發展。農業發展比預想的要好,糧食産量比預料的要多,農民收入比預期的要高。農林牧漁業全面較快發展,第一産業增加值突破千億元大關,糧食總産量1539萬噸,農民人均新增純收入275.8元。優勢特色産業發展迅猛,甘蔗、桑蠶、木薯、速生豐産林等農林優勢産業位居全國第一。農村交通、水利、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明顯加快。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發展後勁得到新增強。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總額突破兩千億元大關,達2246.03億元,增長27%。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投資力度明顯加大,工業投資完成886億元,增長45%;科教文衛等社會事業投資完成93億元,增長28%。投資87億元的金桂林漿紙一體化一期工程等93項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實現新開工,投資152.5億元的中石油欽州千萬噸煉油工程啟動建設,投資58.4億元的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二期項目正式實施。龍灘水電站下閘蓄水,洛湛鐵路和黔桂鐵路廣西段、華銀氧化鋁工程等續建項目進展順利。百色水利樞紐、柳州上汽通用五菱新型發動機等37個重大項目實現投産或部分投産。桂林、南寧機場飛行區擴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平樂至鍾山段建成通車,沿海港口整合取得實質性進展,國際大通道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36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606萬噸,電力裝機容量213萬千瓦,汽車15萬輛,新型幹法水泥200萬噸,日供水能力40萬噸。防城港企沙千萬噸鋼鐵、北海林漿紙、沿海核電、靖西氧化鋁等重大項目,以及自治區成立50週年大慶項目前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城鄉居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進展。城鄉居民收入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99元,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2770.5元,增長11.1%,增幅創1996年以來新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00.8億元,增長14.6%。城鎮新增就業27.34萬人,超額完成預期目標;城鎮登記失業率4.15%,控制在預期目標之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63萬人次。提高了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和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基本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險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取得新實效,解決了10萬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減少了農村低收入貧困人口43萬人。積極開展防災抗災救災工作,幫扶重建水毀民房3.1萬戶,受災群眾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庫區移民安置工作和安置歸難僑農林場工作得到加強。為民辦八件實事全面完成,農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行路難、飲水難,以及縣鄉財政困難等問題得到進一步緩解。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科技工作得到加強,創新計劃加快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全面發展,全區所有縣(市、區)全部通過自治區“兩基”評估驗收,“兩基”攻堅任務提前一年完成,631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生免費上學,農民群眾實現了種田不交稅、上學不繳費的歷史性跨越。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加大。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發展加快。公共衛生、基本醫療服務體系、重大疾病防治和疾病控制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群眾性體育活動蓬勃開展,競技體育運動水平逐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長率8.34%。,控制在預期目標之內。“城鄉清潔工程”深入開展。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明顯加強。民族、宗教、外事、僑務、行政監察、審計、統計、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藥品監督、地震、測繪、氣象、水文、社會科學、地方誌、檔案等方面工作取得新進展。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事業等方面工作取得新成績。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安全生産穩定好轉,社會保持穩定。政府自身建設有效推進,依法行政水平有新提高。

    過去的一年,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完善發展思路,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拓展發展空間,落實發展措施,破解發展難題,有效推進各項工作。在具體工作中,我們注重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堅持把發展放在第一位,切實做到科學發展。我們千方百計加快發展,努力擴大經濟總量,更加注重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更加注重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更加注重社會發展,更加注重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問題,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社會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完善和優化發展佈局,擴大開放合作促發展。我們重點研究制定了工業化、城鎮化、重點産業發展、人才發展、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全面開放開發、出海出邊國際大通道建設等專項規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提出了具體發展思路,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方向、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我們抓住多區域合作的新興機遇,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加強與港澳臺地區和東盟國家的合作,深化與其他省區市的合作,努力開拓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集中力量抓好事關全局的工作,帶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我們突出抓好工業發展、城鎮建設、投資項目、承辦“三會”、沿海開發、新農村建設、縣域經濟、區域合作、招商引資、為民辦實事等重點工作,推動其他工作的全面開展,特別是我們舉全區之力辦好“三會”,向黨中央、國務院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極大地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氣,增強了加快發展的信心。

    加強經濟運行協調,保障經濟健康發展。我們加大了煤電油運及重要生産資料組織協調力度,著力緩解經濟運行的瓶頸制約,健全了季度經濟運行分析制度,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特別是及時發現我區第三季度經濟運行規律,採取有效措施,破解了以往第三季度經濟增速下滑幅度較大的難題,避免了經濟出現大的起伏。

    強化目標責任制,充分調動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我們認真分解落實年初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將責任細化到部門,把主要約束性指標分解到各市,對重大工作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加強督查落實,強化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出臺新的激勵辦法,調動各方面謀發展、抓發展、促發展的積極性。

    高度關注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我們切實加強就業、社會保障、扶貧開發、防災減災、救災救濟等工作,堅持不懈地為民辦實事,著力解決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讓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我區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知名度和影響力明顯提升的一年,是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得到加強、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的一年,是人民群眾得到實惠較多、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年。我們在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區各族人民萬眾一心、團結奮鬥、開拓進取、爭先發展的結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個體私營企業勞動者,向駐桂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向中直機關駐桂各單位,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人民團體,向關心支持廣西建設和發展的海內外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是:農業基礎薄弱,抵禦災害能力不強,農民增收渠道不多,持續增收難度較大;新興産業發展不足,強優企業不多,産業集中度不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産品競爭力不強,工業生産受市場需求約束加大;投融資渠道單一,項目前期工作滯後,新上項目、保持投資合理規模難度加大;經濟增長方式比較粗放,節能減排壓力較大;就業、社會保障、扶貧開發任務還比較艱巨;一些地方和部門存在著辦事效率不高等問題,機關工作作風和效能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努力把政府各項工作做得更好,絕不辜負人民的厚望和重托。
    二、2007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今年是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的關鍵一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認真貫徹中央領導同志對廣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精神,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推動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

    全面分析我區面臨的發展環境和條件,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為:

    —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生産總值增長10%以上,財政收入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

    —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工業增加值佔生産總值的比重提高到35%以上,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

    —努力實現節能減排。單位生産總值能耗降低3.2%,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

    —改善城鄉居民生活。城鎮新增就業2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0萬人次;社會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在3%以內。

    —提高開放合作水平。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3%,其中出口增長11%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5%。

    —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以內。

    在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中,節能、減排、人口增長三個指標是約束性的,要千方百計完成。生産總值增長速度等指標是預期性、指導性的,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時進行調整,提出新的要求。我區是後發展地區,與全國發展差距還比較大,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經濟增長速度能快就不要慢,力爭把各方面的工作任務完成得更好。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須把握好以下原則:

    一是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做好各項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著力解決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以重點工作的新突破帶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二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以改革推動各項工作,注重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大力推進全民創業,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區域合作,深入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大發展。

    三是關注民生,促進和諧。堅持以人為本,積極解決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注重社會發展和社會公平,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四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做好今年工作和長遠發展結合起來,著力解決當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保持發展的良好勢頭,為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好基礎、創造條件。

    做好今年的工作,全面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科學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貫徹到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落實到政府工作的各個環節,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的積極性,千方百計破解發展難題,積極主動應對各種挑戰,凝心聚力加快發展,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與時俱進的發展思路、紮實有效的工作措施,不斷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三、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把發展放在第一位,在更高層次上統籌發展、加快發展,努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發展。

    (一)促進工業快速發展,推進城鎮加快建設

    做大做強工業産業和企業。抓緊實施《廣西重點産業發展規劃》,發展壯大優勢産業和特色産業,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和新興産業,不斷擴大工業經濟總量。突出抓好有色金屬、汽車、機械、鋁業、制糖、食品、電力、鋼鐵、錳業等傳統優勢産業的改造提升,力爭今年技術改造投資超過400億元。加強與國內外大企業集團的戰略合作,加快發展石油化工、林漿紙、生物質、修造船等新興産業,培育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産業。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企業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産品創新為核心,以擴大産品市場佔有率為著力點,進一步做大做強現有工業企業。大力實施企業集團戰略,積極培育礦産冶煉、農産品加工、汽車、鋼鐵、工程機械、醫藥、海洋、建材、林業、化工等大型企業集團。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以城鎮為依託,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著力改善中小企業投融資環境,建立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促進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全面實施廣西工業品牌振興戰略行動計劃,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名牌産品。加強經濟運行的組織協調,研究制定有利於優勢産業和企業發展的供電方式及價格政策。

    加快發展園區經濟。突出抓好園區基礎設施、管理體制和綜合服務體系等建設。今年自治區本級財政安排3.5億元資金支持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園區投資強度,強化園區項目承載能力和配套服務能力,推動産業向園區集聚。積極引導新上工業項目和城市中心區企業異地搬遷項目進入園區集中發展,加快把工業園區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促進城鎮快速健康發展。加強城鎮規劃編制和實施管理工作。加快南寧、柳州、桂林等城市的新區建設,推進其他中心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産業發展,增強城市經濟實力,完善城市功能,擴大城市規模,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加強城際間資源共享、産業協作、經濟融合,推動南北欽防城市群建設。進一步抓好縣城和重點鎮建設。完善和規範城鎮戶籍管理、徵地拆遷、經濟適用房建設、環境衛生等各項管理制度,提高城鎮綜合管理水平。以創建全國衛生城為目標,深入實施“城鄉清潔工程”。

    (二)繼續加強“三農”工作,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把發展特色效益農業作為現代農業建設的核心內容,按照“集約化、標準化、産業化”要求,加快調整農産品結構、種養業結構和農業佈局結構,優化糧經、突出禽畜、提升林果、擴大水産,儘快形成“一縣一業、一鄉一品”的特色優勢農業發展格局。積極推廣水稻免耕技術,大力發展超級稻,確保糧食總産量不減少。做大做強糖料蔗、桑蠶、果蔬、畜牧、水産、速生豐産林、木薯、中藥材、茶葉等産業。打造産地品牌,實施農産品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制度,推動特色效益農業發展。健全和實施農産品質量安全標準,抓好動植物疫病防治。實施農業産業化經營“十百千萬”計劃,分層次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産品行業協會,推進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與農戶的有機結合。加強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建立完善區域性大型綜合農産品批發市場和專業批發市場,拓寬農産品銷售網絡和渠道,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完善和實施鮮活農産品“綠色通道”,改善農産品銷售環境,搞活農産品流通。

    加快發展縣域經濟。把縣域經濟加快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統籌城鄉産業佈局,引導勞動密集型、資源加工型産業向縣域集聚,鼓勵農産品加工業向主産區集中,加快把農産品加工業培育成為縣域經濟的主導産業。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加強對農民的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産業和城鎮轉移,擴大勞務輸出規模,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沿江市(縣)防洪工程和農村小型水利設施建設,推進桂西、左江旱片治理,加強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人飲工程和標準農田建設。推動桂林防洪及漓江補水水利樞紐和桂中治旱樂灘水庫引水灌區工程開工建設。大力發展農村交通,建設通鄉油路3340公里,通村公路3500公里,到年底基本實現全區民族鄉通油路。堅持把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加快發展農村教育、衛生、文化、廣播電視等公共事業。年底前全部完成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繼續抓好以沼氣池為重點的農村生態建設。搞好村莊規劃和植樹綠化,治理農村人居環境。繼續做好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

    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力度。各級政府新增的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主要用於農村,財政支農資金的增量繼續高於上年,固定資産投資用於農村的增量繼續高於上年,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建設的增量繼續高於上年。整合支農資金,完善投入管理辦法,集中用於重點地區、重點項目。注重發揮政府資金的帶動作用,引導農民和社會各方面資金投入農村建設,構建農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繼續落實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等各項支農惠農政策。

    (三)大力發展服務業,加速構建國際大通道

    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優先發展為製造業配套的交通運輸、現代物流、金融服務、信息服務、技術研發、會展、商務服務等生産性服務業,積極發展為居民生活服務的商貿、房地産、旅遊、市政公用事業、社區服務、文化體育等消費性服務業。按照建設旅遊強省的要求,大力發展國內外旅遊業,加強與東盟的旅遊合作。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培育引進一批重點物流企業,發展新型物流業態,建立大型物流基地,建設一批大型專業市場,推進城鄉商業網點建設,形成比較健全的流通市場體系,加快建設面向東盟、內外貿一體化的區域性物流基地、商貿基地。統籌辦好中國-東盟博覽會等重要展會,推動現代會展業加快發展。

    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著眼于把我區建設成為國際大通道、交流大橋梁、合作大平臺,進一步完善和實施公路、鐵路、港口、航道、航線、機場等交通發展規劃,加快建設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把我區建設成為區域性交通樞紐。抓緊實施《廣西出海出邊國際大通道建設規劃》,積極推動連接東盟國家的高等級公路和海運、航空建設,加快連通與周邊省份的高速公路,儘快形成區內各市之間的高速公路網絡。今年新開工高速公路300公里以上,力爭500公里,建成300公里。同時,加強能源等基礎産業建設,力爭全年新開工裝機容量60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600萬千瓦。

    (四)加快沿海地區全面開放開發,推進泛北部灣經濟合作

    促進沿海地區率先發展。站在國家戰略高度來把握沿海地區的全面開放開發,堅持以項目建設為中心,從當前正在做的事情做起,統籌推進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大型臨海工業區建設和重大産業佈局,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把沿海地區建設成為我區經濟發展的新高地。推進港口、鐵路資源整合,加強與國際國內港口和物流公司合作,加快港口大型泊位和深水航道建設,完善港口服務功能,擴大港口吞吐能力,提高港口綜合競爭力。加快實施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二期項目,突出抓好臨港工業區和進出港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港口後方集疏運體系和南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完善港口與各地的交通運輸體系。抓緊企沙工業區、欽州港工業區、鐵山港工業區,以及南寧區域性國際物流商貿基地和海關特殊監管區的規劃建設。加快金桂林漿紙一體化工程、中石油欽州千萬噸煉油工程等在建項目建設進度,開工建設北海林漿紙一體化等項目,抓好防城港企沙千萬噸鋼鐵項目、北海煉油廠異地擴能改造和沿海乙烯項目的前期工作,促進重大産業項目佈局和建設。抓緊組建北部灣發展銀行,建立北部灣投資開發平臺,拓寬投融資渠道。強化政策扶持,建立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形成推進沿海地區全面開放開發的強大合力。

    推動海陸經濟聯動發展。加強沿海地區與其他地區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互動發展。加快建設柳州先進製造業基地,著力打造桂東承接東部産業轉移基地,大力培育桂西資源型工業基地,積極發展南寧、桂林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加快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

    積極推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貫徹落實溫家寶總理在第三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和第十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提出的積極探討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可行性的要求,把推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擺到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爭取上升為國家戰略,在國家支持下統籌推進。研究制定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行動計劃,推動政府合作、重點領域合作、企業合作等有效機制的建立。堅持以具體項目帶動合作,積極在基礎設施、産業發展、資源開發、旅遊服務等方面加強與東盟國家的合作。辦好第二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

    (五)保持合理投資規模,積極擴大消費需求

    加強重點領域建設。主動適應國家宏觀調控,調整優化投資結構,加強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建設。交通建設方面,加大出省出邊高速通道建設力度,加快已開工的鐵路一攬子計劃項目建設進度,推進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建設,擴建樞紐機場,建設支線機場,力爭整個交通完成投資250億元以上。農林水利建設方面,加大農村道路、飲水等設施建設,加強防洪體系和抗旱節水工程建設,力爭完成投資125億元。市政建設方面,加強中心城市和縣城道路、供水、污水和垃圾處理等設施建設,力爭完成投資210億元。工業方面,加快特色産業和優勢産業項目建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力度,加快在建電站和電網建設,力爭整個工業完成投資1000億元以上,其中能源建設完成投資200億元。商貿建設方面,推進現代物流園區和商貿基地建設,力爭完成投資74億元。公益建設方面,加強基礎教育、公共衛生、文化、廣播電視、口岸,以及公檢法司等項目建設,力爭完成投資110億元。

    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在基礎設施、産業發展、社會公益、生態環保、節能降耗等重點領域新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力爭今年新開工自治區層面重大項目86項。全面啟動自治區成立50週年大慶項目建設。加強對在建項目的組織協調和施工管理,力爭自治區層面投産或部分投産項目48項。抓緊抓好重點産業、國際大通道、能源、水利等重點領域項目的前期工作,保持重大項目建設的連續性。

    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更多地運用市場機制辦法籌措資金,促進投資來源多樣化。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穩定增加財政資金投入。大力培育新型投融資主體,在交通、鐵路、優勢産業和旅遊等領域組建投資公司。有效開展政銀、銀企合作,擴大新增信貸規模。推動一批企業上市,增強上市公司再融資能力。促進有條件的企業發行債券。盤活存量資産再投資,向社會投資者出讓部分已建成的政府投資項目的股權或經營權。引進更多的國內外大集團、大企業和戰略投資者,拓寬新的融資方式和融資渠道。

    積極擴大居民消費。努力提高農民和城鎮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增強城鄉居民消費能力。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企業集團,改善城鎮消費環境,培育和擴大消費熱點,促進城鎮居民消費。加強農村流通體系和市場建設,支持城市流通企業經營網絡向農村延伸,建立健全農村商品流通和生産生活服務網絡,為農民增加消費提供便利,促進農村市場開拓。積極發展旅遊、文化、健身、體育等服務性消費,鼓勵和引導居民擴大住房、教育、電信、保健、汽車等消費,推動消費結構升級。積極拓展消費信貸業務,增加消費信貸品種。加強市場監管,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增強居民消費信心。

    (六)擴大開放合作,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深化拓展開放合作。繼續舉全區之力辦好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充分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等重要平臺,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尤其是與東盟各國的合作。積極推進中國-東盟青少年培養基地建立。加快中國-東盟工業園區和國際商貿區、北海出口加工區、中越邊境經濟合作區等外向型園區建設。積極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全面加強與港澳地區在金融投資、商貿物流等方面的合作。繼續舉辦桂臺經貿合作交流會,推進桂臺特色産業合作,加快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建設。積極參與泛珠三角、長三角、大西南協作等國內區域經濟合作。

    積極承接東部産業轉移。準確把握東部産業轉移的規律和特點,做出相應的規劃,增強接受産業轉移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參與區域合作、搭建合作平臺等多種有效方式,促進東部産業加快向我區轉移。建立專門接受産業轉移園區,增強對産業轉移的吸引力。加大引進龍頭企業力度,加強産業配套,加快形成産業集群。抓緊研究制定鼓勵承接東部産業轉移的政策措施。

    強化招商引資工作。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優化招商引資環境,明確招商引資重點,擴大利用內外資規模。注重招商引資實效,抓好兩廣、桂浙、桂港、桂澳、桂臺等各大類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提高合同履約率、項目開工率和資金到位率。

    努力擴大對外貿易。大力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重點擴大對東盟的出口。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增加自主知識産權和自主品牌商品出口,擴大成套設備和機電産品出口,促進文化、科技諮詢等服務貿易出口。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重點到東盟國家開展投資貿易、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加強能源資源開發、加工製造業和農業等方面的合作。加大能源、重要原材料和先進技術裝備進口。

    (七)深化各項改革,大力推進全民創業

    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抓好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啟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化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加快大型企業集團組建步伐,完善國有資産監管體制。推進沿海港口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投資、財政體制等改革。深化價格和收費制度改革。加快社會領域體制改革。繼續深化機關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進一步完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穩步推進其他改革。

    加快發展民營經濟。落實和完善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一視同仁的政策環境,進一步破除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努力解決民營企業實際市場準入門檻高、融資難等問題。支持和幫助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做大做強。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大力宣傳民營經濟的先進典型和經驗,大張旗鼓地表彰先進民營企業家,著力營造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快把民營經濟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大力推進全民創業。把發展開放型經濟與推動全民創業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加快健全促進創業的體制機制,完善創業的支持和服務體系,進一步激活各類創業主體,開闢和拓寬創業領域。培育創業文化,弘揚創業精神,增強創業意識,激發創業熱情,讓一切有利於全民創業的思想活躍起來,讓所有致力於創業的人才脫穎出來,讓所有領域的創業潛能發揮出來,在全區形成萬眾奮發、全民創業的生動局面。

    (八)注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

    抓好重點領域節能減排。正確處理開發與保護、發展與環保的關係,把節約能源資源和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嚴格執行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強化各級政府責任。大力推廣節能環保技術,利用先進技術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突出抓好工業節能、建築節能、交通節能和商用、民用節能,組織實施百家企業節能行動。突出抓好污染綜合防治,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綜合設施規劃建設,推進火電廠脫硫項目建設。加強水源地保護和重點流域環境污染綜合整治,提高水污染和大氣污染防治能力。

    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開展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規劃和建設。繼續推進珠江防護林體系、沿海防護林體系、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設。保護典型自然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物種資源。加大退化生態、土壤污染的治理和修復力度。

    節約集約用地。認真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抓緊完善和嚴格執行節約集約用地標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約化程度。認真落實建設用地稅費政策,規範土地出讓收支管理。嚴格土地管理責任制。統籌安排好建設用地,今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考慮和確保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新開工重大項目及各地急需項目建設用地。

    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堅持長期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穩定和完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千方百計穩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不斷完善流動人口管理服務體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切實加大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保障力度。

    (九)加強財稅工作,構建有效的金融支持體系

    促進財政增收。做大做強支柱財源,依法加強稅收徵管,不斷壯大財政實力,確保財政收入增幅高於生産總值增幅。把開源的重點放在工業上,把挖潛的重點放在第三産業上,支持一批重點財源項目的建設和發展,促進新經濟增長點的形成,鞏固和壯大財源基礎。強化稅收徵管,嚴格執行稅收法律法規,依法治稅,依率計徵,做到應收盡收,同時防止收過頭稅。嚴厲打擊違法涉稅行為。加大非稅收入徵管力度,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

    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財政支出要更加注重社會和諧,更加注重民生民本,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集中財力辦大事。努力擴大公共財政對農村和社會事業發展等薄弱環節的覆蓋面,新增的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和預算內經常性投資增量主要用於農村。保障農業、科技、教育按法定要求增長,加大財政在新農村建設、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保證工資的正常發放和機關的正常運轉需要,保證各項政策性和重點支出的需要。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繼續實施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邊境地區轉移支付,增強基層財政的保障能力,促進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邊境地區的各項事業發展。今年自治區對市縣的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安排60億元,比上年增加20億元,同時,安排民族地區轉移支付補助4億元,比上年增加1億元,繼續安排財政收入增長獎勵5億元。繼續集中財力辦大事,開展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及大石山區五縣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等。嚴格控制財政供養人數和一般性財政支出增長。大力提倡增收節支,反對鋪張浪費。深入推進各項財政改革,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規範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強財政管理,健全財政監督,確保財政收支平衡。

    增進金融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創造有利於經濟金融良性互動的發展環境,打造誠信廣西。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建立互信共贏的銀企合作關係。鼓勵各家銀行擴大授信和貸款規模。抓緊落實已列入國家開發銀行政府信用貸款項目的用款工作。鼓勵創辦和發展信用評級機構、風險投資機構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整合現有城市商業銀行資源,加快組建區域性商業銀行。積極爭取更多的境內外銀行和證券、保險公司到我區設立分支機構。繼續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增強農村金融服務能力。

    四、積極促進社會和諧

    把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和公共設施建設,堅持不懈地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一)深入實施科教興桂戰略和人才強桂戰略

    加強科技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品創新為核心、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整合科技資源,在特色優勢産業和關鍵領域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開發專項,開展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和産品。加強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産業化技術研發基地建設。支持建設一批創新型企業。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引導企業和社會資金參與科技創新。推進高新區和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基地建設,促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深入實施和全面完成第三輪科技創新計劃,強化縣域科技服務。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和科普工作。

    優先發展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優化教育結構,統籌發展各類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堅持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貧困地區、邊境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區傾斜。保證教育支出增長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鞏固“兩基”攻堅成果,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生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提高農村義務教育的普及水平和質量,確保今年全面通過國家“兩基”評估驗收。著力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和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上學難問題。大力發展城鄉職業教育和培訓網絡,尤其要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重視發展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適當擴大高中階段教育規模,穩步發展高等教育,引導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積極發展繼續教育。規範學校收費項目和標準,堅決制止教育亂收費。鼓勵社會捐資助學,建立健全貧困家庭學生多元資助體系,絕不能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社會工作者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培養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新型農村實用人才。提升“人才小高地”建設水平。促進人才資源向重點開發區域集聚,打造區域性人才新高地。規範人才市場管理,建立和完善區域性人才交流合作機制,積極引進各類優秀人才,努力營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社會氛圍。

    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著力建設特色鮮明的廣西民族文化。實施精品戰略,在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領域生産更多體現民族特色、反映時代精神的文化精品。培育和扶持民族優秀文化品牌,提高原創文化水平。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文明的社會文化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保護併合理利用文化遺産和自然遺産。加快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抓緊廣西民族博物館、廣西科技館新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廣西體育中心主體育場等重大公共文化設施和一批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擴大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特別是與東盟國家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我區特色文化走向世界。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整合文化資源,抓好一批重點文化産業項目和特色文化産品開發,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企業,促進文化産業加快發展。依法規範文化市場秩序,培育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不斷提高競技體育水平。辦好第十一屆全區運動會。

    (二)著力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統籌做好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和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加強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被徵地農民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優先解決“4050”等就業困難人員和城鎮“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問題,實現城鎮家庭戶戶有人就業。落實好稅費減免、財政投入等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完善服務體系,讓更多的群眾就業有門、創業有路。全面推行勞動合同制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切實做好農民工工作。

    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健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相銜接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基本養老、失業、醫療保險覆蓋面,推進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障。將符合條件的城鎮貧困人口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逐步建立農村特困群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市級統籌制度,改革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加強社會保險基金徵繳和監管,嚴格防範基金風險。逐步建立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認真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和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逐步建立以住院醫療保險為主的城鎮醫療保險制度。完善失業調控制度。加快城鄉特殊困難群眾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完善農村“五保戶”供養制度。加強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落實軍烈屬優撫政策。開展多種形式的捐助和幫扶活動,使失去父母的兒童、沒有生活來源的老人和殘疾人,得到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努力實現老百姓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困有所助,生活更有保障。

    抓好扶貧開發和庫區移民工作。全面啟動第二批1165個貧困村的整村推進扶貧開發,著力抓好産業開發、改善生産生活條件和扶貧培訓。繼續開展機關單位定點扶貧工作。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力爭今年農村未解決溫飽貧困人口減少10萬人。開展農村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切實抓好庫區移民搬遷安置,認真落實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

    加強醫療衛生工作。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加強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提標擴面工作。推進公立醫療機構管理體制改革,對醫療機構實行屬地化全行業監管。強化公立醫院公共服務職能。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重大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和醫療救治水平。加強食品、藥品、餐飲、公共場所衛生、職業衛生監管,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引導社會資金依法創辦醫療衛生機構,支持有資質人員依法開業,方便群眾就醫。大力發展婦幼衛生事業。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發展。

    抓好安全生産工作。強化各級政府安全生産監管責任,落實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健全安全生産監督管理體制,嚴格執行重大安全生産事故責任追究。突出抓好礦山、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專項整治,消除安全隱患,嚴防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加強應急管理工作,增強應對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

    (三)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和維護社會穩定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于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的各個方面,形成全區各族人民奮發向上的強大精神力量。堅持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凝聚力量、激發活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不斷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堅持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榮辱觀規範行為、引領社會風尚,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廣泛開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行業和精神文明區域性連片創建活動。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基層民主,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完善村民自治、社區民主管理和企業民主管理。全面推進依法治桂,加強和改進地方立法工作。強化執法監督。維護司法公正。加強和改進法律援助工作。深入開展“五五”普法教育。

    做好民族、宗教、僑務等工作。深入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和黨的民族政策,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經濟社會發展。繼續推進興邊富民行動。認真執行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重視安置歸難僑農林場工作,著力解決安置歸難僑農林場面臨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支持駐桂部隊及國防建設,加強邊海防建設,抓好國防動員和民兵預備役工作。做好軍隊轉業幹部、復員退伍軍人接收安置工作。廣泛開展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安全觀念。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增進軍政軍民團結。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完善信訪工作責任制和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努力做到人民內部矛盾早發現、早介入、早控制、早解決,把矛盾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堅持打、防、控、管相結合,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嚴密防範和堅決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的滲透、分裂和破壞活動。加強涉穩工作基礎設施和隊伍建設。抓好城鄉基層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建設工程收尾工作和人民法庭建設工作。加強平安廣西建設,促進社會安定和諧。

    (四)集中力量為民辦好十件實事

    1.開展大石山區五縣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籌措16.25億元資金,用兩年左右的時間,集中力量抓好都安、大化、隆安、馬山、天等五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大石山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産生活條件,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2.建立農村特困群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籌措1.62億元資金,將全區農村特困群眾列入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保證94萬農村特困群眾的基本生活。

    3.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設。自治區本級財政的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8元提高到11元,新增27個試點縣(市、區),使試點縣(市、區)總數達到67個,覆蓋3000多萬農村人口,參合率超過70%,進一步緩解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4.健全五保戶供養制度。按每人每月30斤米、30元錢、1斤食用油的標準對全區五保戶實行供養,解決五保老人的後顧之憂,實現老有所養。

    5.實施農村特困農戶茅草房改造工程。自治區及市縣籌措資金,按平均每戶補助5000元左右的標準,幫助1.5萬戶貧困農戶改造茅草房,逐步解決我區茅草房問題。

    6.加大對考上大學的貧困家庭子女資助力度。從今年起,自治區本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1000萬元,確保考上大學的家庭貧困學生都能上大學、圓大學夢。

    7.實施農村飲水安全解困工程。自治區投入資金4.2億元,幫助120萬農村人口解決飲水不安全問題。

    8.新建20萬座沼氣池。自治區投入1.1億元資金,在非貧困村建設沼氣池15萬座,在貧困村建設5萬座,促進農村生態建設和保護。

    9.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和改造農家店3000個,配送中心20個,進一步改善農村消費條件。

    10.設立艾滋病防治事業基金。今年自治區本級財政安排1000萬元,設立專項基金,用於艾滋病防治工作。

    這十件實事,件件關乎民生,我們一定精心組織,強化措施,落實責任,把這些實事辦好、辦出成效。

    五、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積極推進法治政府、服務政府、責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設,提高各級政府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堅持勤政為民,加強政風建設。各級政府各部門要牢固確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把執政為民的要求融入到思想感情裏,體現在政策措施中,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大力弘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堅持把加快發展的著力點放在真抓實幹上,鼓實勁不務虛功,求實效不圖虛名,開拓進取不自滿,腳踏實地不浮躁,埋頭苦幹不張揚,在狠抓落實中更好地為發展服務、為基層服務、為群眾服務。多做群眾急需的事,多做群眾受益的事,多做打基礎的事,多做起長遠作用的事,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二)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規範行政權力。繼續推進政企分開。各級政府各部門不得包辦企業投資決策,干預企業正常的生産經營活動,要將主要精力放在為各類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清理行政許可項目和非行政許可項目,進一步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事項,完善行政審批方式,簡化和規範程序,制定操作規程,並向社會公開。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在更好地履行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職能的同時,切實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按照建設服務政府的要求,創新公共服務體制,改進公共服務方式,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為全區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

    (三)規範政府行為,防止濫用權力。健全制度,廉潔從政,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構建完善、管用、有效的廉政監督機制,著力抓好制度的執行,做到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確保權力不被濫用。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建立健全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主動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重視輿論監督,強化社會監督和政府內部的專門監督。認真辦好人大代表的建議和政協委員的提案。推進政務公開,全面推行辦事公開制度,方便群眾辦事和監督。推進電子政務,加強政府網站建設。

    (四)提高行政效能,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各級政府各部門要增強大局意識,確保政令暢通。堅持科學民主決策,提高決策水平。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把依法行政落實到政府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接受監督,切實將政府管理經濟社會行為納入依法運轉的軌道。進一步明確行政執法權限,減少行政執法層次,完善執法程序,提高執法水平。加大行政綜合執法改革力度,加快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改革工作,堅決克服多頭執法、執法不公,甚至執法違法等現象,維護社會公正。建立問責制度,開展績效評估。按照權責統一、依法有序、民主公開、客觀公正的原則,加快建立以行政首長為重點的行政問責制度,有責必問,有錯必糾,努力建設責任政府。科學確定政府績效評估的內容和指標體系,實行政府內部考核與公眾評議、專家評價相結合的評估辦法,充分發揮績效評估的導向作用和激勵約束作用。深入貫徹《公務員法》,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在全區集中開展轉變幹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活動,使工作作風明顯改進,服務能力明顯增強,辦事效率明顯提高,發展環境明顯優化。

    各位代表!我們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朝著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的目標闊步前進。我們對廣西的美好前景充滿信心。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在自治區黨委的領導下,同心同德,再接再厲,銳意進取,不斷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為加快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