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代表委員暢談“又好又快”:支農惠農 深化完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05日   來源:人民日報

    劉大群代表:如果能將農業保護政策落實到法律層面上,就能形成支農惠農的長效機制

    王秀林代表:用工業化的思維謀劃農業,既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又解決了賣難問題

    楊邦傑委員:城鄉統籌發展,最關鍵的是要清除不合理法規,解決農民就業、就醫、教育、社保等問題

    好政策 多予少取放活 支農力度加大

    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2006年,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開局之年,中央農村政策對頭,贏得了農業農村的好局面,但解決“三農”問題才剛剛破題,支農政策還要進一步深化和完善。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農業廳廳長劉大群感慨地説,從2004年至今,中央連續四年發出指導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對農民增收、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等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深得民心,極大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劉大群説,去年人代會上,當總理説國家取消農業稅時,全場掌聲雷動,那場景令人終生難忘,這反映了人民的心聲。此外,國家在糧食直補、農機補貼、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培訓、農村義務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逐年擴大。這些好政策,都讓農民切切實實感受到國家對農村的重視。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德大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秀林對中央的惠農政策深有感觸。德大是一個集肉雞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王秀林説:“在近兩年禽流感期間,國家專門出臺政策支持禽類食品加工企業,才使我們渡過了難關。”目前,德大僅工人就達1萬多人,他們原是地道的當地農民,現在每月的收入都在850元以上。

    好局面 包袱成為財富 農業前景廣闊

    在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的激勵、調控和支持下,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不斷開創出好局面。劉大群代表告訴記者,僅以河北省為例,2006年,河北省糧食總産2702.8萬噸,比上年增長4%,是2000年以來最高的一年,連續三年實現增産;全省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801.8元,比上年增長9.2%。

    王秀林則説,就在幾年前,吉林農民賣糧難、增收難還是令人頭疼的事,但近兩年,這些問題已迎刃而解。原因就在於全省狠抓現代農業,用工業化的思維來謀劃農業,通過大力實施農業産業化發展戰略,一方面把農村剩餘勞動力吸引到新的領域來,一方面使農民從過去的原料生産轉向加工業和服務業。這使吉林農業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糧食是吉林的包袱,現在成了財富。通過加工轉化,賣出去的不再是糧食,而是以糧食為原料的工業産品。

    好前景 統籌城鄉配置資源 支農需要長效機制

    “我曾做過一項調查,國家的各項惠農政策,相當一部分被農用資料價格上漲等因素抵消掉了。”談及此,劉大群代表有些痛心。“這也説明我們的補貼力度還不夠,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和農業生産的補貼力度,以進一步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此外,我國現有的惠農政策主要靠國家發佈條例、規定的形式加以實施,有的落實到地方就會走樣或打折扣。”劉大群建議,如果能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再結合我國國情,將農業保護政策落實到法律層面上,就能形成支農惠農的長效機制,最大限度地保護農民利益、保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邦傑則認為,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在城鄉統籌上下功夫。“城市和農村,是中國發展進步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楊邦傑建議,國家首先要出臺統籌城鄉發展的綱要性指導意見,把統籌城鄉發展納入地方和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加強分類指導。其次要強化城鄉建設規劃,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最關鍵的則是要清除不合理法規,解決農民在就醫、教育、社保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統籌城鄉就業,實行統一的勞動力市場、統一的用工制度和統一的勞動保障;統籌城鄉公共資源,合理配置。(馮華 李有軍 馮春梅)

    數字中國

    ■多予少取:377.4元和133.3元

    2006年,中央財政預算用於“三農”的支出達3397億元,比2005年增加422億元。3397億元平均到9億農民身上,每人“消費”377.4元。2006年在全國範圍內取消農業稅,與稅費改革之前比,減輕農民稅費負擔1200多億元,9億農民人均減負133.3元。

    ■良種補貼:53萬戶到5800多萬戶

    目前,良種補貼品種已擴大到優質專用小麥、水稻、專用玉米和高油大豆四大糧食作物,補貼面積擴大到3.67億畝以上,補貼資金達40多億元,惠及農戶由53萬戶擴大到5800多萬戶。

    ■農機補貼:19種擴大到24種

    2007年國家將進一步加大農機購機補貼資金投入,購機補貼將在全國2/3以上的農業縣實施,並向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聯絡村傾斜。二是補貼機具種類擴大。由2006年的六大類19種,增加到七大類24種。

 
 
 相關鏈結
· 代表委員談“又好又快”:“好”字當頭 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