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黃尚廉委員:要警惕“人才工程”的四種蛻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0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 張景勇 李柯勇)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為培養更多人才,名目繁多的“人才工程”也紛紛啟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尚廉提出,“人才工程”對優秀人才成長創造了良好的外在條件,確實也有不少年輕人鍛鍊成長為優秀的領軍人才,但當前也有一些傾向值得注意。

    ——把人才工程蛻變成“包裝人才工程”。比如年年都要對學校進行排隊,而有多少院士、多少全國優秀教學名師、多少長江學者、多少新世紀人才等,對學校排隊影響很大。為競爭這些人才,某些單位竟然採取“人才包裝”的辦法,即把成果、論文、專利、項目、經費等等人才評價所需要的各種要素指標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進行包裝。這從近年來院士遴選材料中、從各種人才評選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人才考核與遴選過分注重績效。以績效為主的考核遴選辦法對於管理者來説簡單易行,在某種程度上也有一定道理。但這種績效主義的負面影響是功利主義。不少人急功近利、短期行為,一切為完成考核指標而工作,以晉級職稱、陞官發財為奮鬥目標,那種為科學發現、為創造發明、為教好學生的激情消失了;寧當雞頭,不做鳳尾,團隊精神沒有了;做人做事浮躁虛假,實事求是、誠信治學的科學作風與科學道德消失了。

    ——違反人才成長的科學規律,急於求成,拔苗助長。目前的人才工程都限制了年齡,為培養這樣的人才,某些單位對35歲以下的比較優秀的人才提前晉陞為教授,給予充分支持。的確有一部分青年很爭氣,但也有不少青年不堪重負而被壓垮了。

    ——把人才工程搞成“折騰人才工程”。頻繁的考核評估,把基層單位的領導、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幹翻來覆去折騰。很多評估的內容與指標幾乎完全一樣,只是主辦方變了,表格格式變了,評估專家變了,評估結論變了。

    “人才成長是科學而不是工程,因為真正的人才必須是而且只能是在長期的科學實驗、生産實踐、社會實踐中,不畏艱險,矢志求索,鍥而不捨,勇攀高峰,進行長期系統深入和創造性的研究中成長起來的。”黃尚廉説,“要認真研究人才科學,發現人才潛質,激發人才潛能,發揮人才潛力,把人才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偉大事業之中。”

 
 
 相關鏈結
·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穩步推進
· 啟動三江源人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