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代表委員評謝延信事跡:平凡人責任 社會和諧基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0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姜雪麗、顧立林、劉羊旸)河南焦作煤礦工人謝延信在前妻去世後,無微不至地照顧她的雙親和智障弟弟的事跡,引起了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們的廣泛反響。他們認為,謝延信的事跡給和諧社會建設帶來啟示——平凡人的責任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焦作市市長助理姚天恩説:“作為焦作人,我為家鄉能涌現出這樣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感到自豪。”

    雖然結婚後不久妻子就去世了,但謝延信仍然精心照顧癱瘓在床近18年的岳父,孝敬岳母,愛護妻子智障的弟弟,在艱難的生活條件下仍然坦然、樂觀地面對。

    姚天恩説,謝延信的事跡在焦作地區家喻戶曉。“大家都認為他的人品好,是個大好人。”

    他説,謝延信做的事很平凡,但平凡中包含著偉大。他堅持30多年孝敬照顧去世妻子的父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全國政協委員白虹光説,自己是從媒體上知道了謝延信的事跡。“謝延信讓我想起了雷鋒。雷鋒是一名普通戰士,謝延信是一名普通工人,但正是他們這種普通人給我們帶來最真切的感動。

    白虹光説,謝延信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人,他把責任看得重如泰山。他提醒我們應該怎麼做人,如果每個人都把這種對家庭的責任感擴大到對社會和工作,那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和諧。

    全國人大代表夏林認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構建和諧社會首先應從構建和諧家庭做起。“如果每個家庭都和諧了,又何愁社會不和諧?”

    全國人大代表熊維政認為,“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傳統,孝道是道德修養的基本內涵,是維繫家庭和諧的思想紐帶。但不可否認,現在一些地方,傳統的孝道受到了衝擊。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有的對父母不管不問,有的甚至還打罵父母。

    熊維政説,謝延信能三十多年如一日照顧亡妻的三位親人,在外人看來是不可能之舉,但正是這種不可能之舉感動了很多人。人們對謝延信的感動,也是對孝道傳統回歸的期盼,對新時代孝道精神的渴求。

    白虹光説,謝延信的事跡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復蘇,他應該成為人們的楷模。

 
 
 相關鏈結
· 全國人大代表叢連彪:關注農民工"和諧家庭"問題
· 全國人大代表:不要把城裏的垃圾推向農村和城郊
· 廣州市市長張廣寧:必須用抓經濟的力度來抓環保
· 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側記:和諧的春天
· 曾慶紅在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勢頭良好
· 賈慶林在參加北京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轉變增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