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兩會特寫:北京瀰漫的霧霾天氣引發代表委員熱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0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李斌、吳晶晶、周婷玉)9日北京瀰漫一天的霧霾天氣,使正在此間出席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的彭麗媛委員,想起了春節期間那場突如其來的大霧,“那天,路邊的樹都快看不見了。”

  9日整個白天,北京城籠罩在一片霧霾之中。這引起了出席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的關注。

  空氣質量預報顯示,9日空氣質量級別為3級,空氣質量狀況屬於輕微污染。在剛剛過去的二月,像這樣的輕微或輕度污染出現了12天,還有一天中度污染。

  “在我的家鄉,天總是湛藍湛藍的。哪有這樣的天氣?”佇立窗前,來自雲南的全國人大代表王勇德不無憂慮,“北京的空氣質量,還真有點讓人擔心。”

  霧氣中的北京城,仍然車來車往,人們都在為生計忙碌著。“這霧怎麼顏色都不對,我小時候的霧是白的。”出租車上,北京司機孫濤發著感慨,“你看看這車,多多啊。”

  “大家都在關注、議論,這説明人們的環境意識在加強。”在北京鐵道大廈,曾任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的汪紀戎委員提醒説,“沒有人生活在外星球上。”

  瀰漫的霧氣,使人們自然而然想到了嚴峻的節能降耗減排形勢。接受記者採訪的代表委員一致認為,保護環境仍然任重道遠,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不改變現有的行政管理體制和幹部考核體系,約束性指標的實現將面臨嚴峻挑戰。

  “我們那一些城市的空氣質量也不容樂觀。”來自山西的全國政協委員李晉峰建議加大淘汰落後産能的力度,加快推廣一些能顯著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減少污染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新技術。

  代表委員們建議,應擺正“約束性”指標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位置,當經濟增長與環境制約這對矛盾發生衝突的時候,應當採取“環境保護優先”的政策。要把包括環境保護在內的“約束性”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對黨政主要領導政績考核的主要內容,建立目標責任追究和問責制度,並加強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

  全國人大代表袁駟説,應儘快建立科學、系統、完整的能源、環保、降耗減排等基礎數據信息庫,在此基礎上建立科學的監控和約束指標體系。

  “儘管保護和建設環境需要一個過程,儘管糾正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的痼疾非一日之功,我們既然已經開始建立約束性機制,就應當加快步伐,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下午,人民大會堂裏,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馬培華委員的口頭髮言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