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幾位全國人大代表熱切期盼—著眼未來保護大運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13日   來源:經濟日報

   “杭州人特別為大運河自豪,它是杭州的母親河,是杭州城市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杭州市整個水環境的一部分。”談到大運河,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蔭湄充滿了深情。

    “杭州是個‘五水共島’的城市,江河湖海濕地俱全。這幾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很重視大運河的保護,通過底泥疏浚、調水配水、切斷污染源、搬遷運河邊的工業企業等措施後,運河的風貌有了很大改觀。”朱蔭湄代表高興地告訴記者,“去年,歷時近3年的京杭大運河杭州段綜合整治和保護一期工程正式竣工,沿岸遊步道全長約10公里。老百姓拍手稱好,人們在運河邊散步健身,邊走邊感嘆,變化確實大。我們正朝著保護大運河這個目標踏實地走,我相信,未來運河的保護還會更好。”

    全國人大代表、河海大學副校長嚴以新教授認為,應該充分發揮運河的航運、旅遊價值,建立沿運河經濟帶。他説,歷史上大運河就是為南北通航而建的,至今它的航運價值仍然很高。據了解,蘇南運河作為國家級的水運主通道,全國第一條文明樣板航道,它的年貨運量及船舶的密集度都使其在我國水運主通道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近幾年來,蘇南運河水運在交通運輸中佔的比重大大增加,運量約佔鐵路公路水路總運量的一半。2006年蘇南運河貨運量相當於4至5條單線滬寧鐵路或6條滬寧高速公路的年貨運量,水運已經成為江蘇省當前資源、能源雙節約型的交通運輸方式。

    除了航運價值外,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副總工程師孫漢明説,大運河在滿足沿河兩岸工農業用水方面也發揮著無可取代的作用,江蘇以北不少地方的農業灌溉、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大多依靠大運河。孫漢明代表所工作的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幾乎每年冬季都要為補給蘇北工農業和生活用水而開機翻水,而春秋季也因大運河航道水位低而翻運江水,以保通航之需。每年總翻運量達40億立方米。從這個意義上説,大運河已成為蘇北廣大地區老百姓的生命河、母親河。

    “大運河及其流域的河道、水系、航運、碼頭、船閘、歷史城鎮、街坊社區,串聯起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産族群,文化和旅遊價值極高。”嚴以新代表説,開發大運河的文化旅遊資源可點線結合,以點為主。“線”就是大運河,“點”就是大運河沿岸的眾多歷史文化名城,都是極好的旅遊文化資源。

    “去年杭州還建起了運河博物館,再現了很多歷史的東西,很有意義。我想,‘申遺’的目的是保護,但保護並不是把運河用玻璃罩子罩起來,還是應該讓百姓共同擁有它。”朱蔭湄代表説,在大運河保護過程中只有真正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眼于長遠與未來,合理利用資源,維護生態環境,才能讓古老的運河煥發青春與活力。(記者 鬱進東 王 晉)

 
 
 相關鏈結
· 全國政協委員劉楓:要加大京杭大運河的保護力度
· 環保助力京杭大運河申遺 杭州段十年整治水質好轉
· 北京通州:運河城市段治理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