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代表委員建議將謝延信事跡編入思想品德教科書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1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顧立林)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建議,將謝延信大孝至愛的事跡編入青少年品德教科書,通過對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樹中華文明風範,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來自河南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霍金花、吳天君、薛景霞、姚天恩等10多位代表聯名提出了這一建議。無獨有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會長李寶庫也提交了一份有關“把孝親敬老故事列入中小學、幼兒教材”的提案。

    現年55歲的謝延信是河南焦作煤炭集團一名普通礦工,在妻子去世後的32年裏,用誠心、愛心、孝心精心照顧前妻的三位親人——癱瘓在床岳父、喪失勞動能力的岳母和先天智障的弟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對“愛老敬老、重誠守諾、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榮辱觀做出詮釋。

    焦作市副市長霍金花代表説,謝延信是平民的典範、百姓的楷模,他的大孝至愛的孝跡感動了全國億萬群眾,謝延信的事跡在當前有示範意義,構建和諧社會,首先從家庭和諧開始。

    霍金華説,“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良傳統,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只有從小孝順父母、關愛家人,將來才會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將謝延信事跡編入教科書,對於教育和引導廣大青少年愛父母、愛親人、愛家庭,進而愛人民、愛集體、愛國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弘揚敬老傳統,很重要的一條是從娃娃抓起,讓每個公民在兒時就樹立起孝的理念,懂得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人生最重要的守則之一。”李寶庫委員説,由於我國不得不長期實行計劃生育的國策,不少家庭是“421”結構,孩子往往被嬌慣、溺愛。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很容易成為以自我為中心、淡化親情回報、缺少社會責任感的人,這對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非常不利。

    李寶庫説,目前,我們在社會和新聞媒體上開展敬老愛老教育有很大進步,但在學校和幼兒園對青少年和幼兒的敬老教育還比較薄弱;特別是在中小學和幼兒課堂教育中,有關孝親敬老的內容很少,必須儘快補上這一課。

 
 
 相關鏈結
· 代表、委員:願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天空一片湛藍
· 兩會代表委員:進一步提高外貿增長質量和水平
· 代表委員議政錄:呼籲拯救“中國最大淡水湖”
· 從源頭抓質量 代表、委員為保食品安全建言獻策
· 代表、委員熱點話題篇:關注房地産業健康發展
· 代表委員議政錄:不能讓偷了"智慧"的人逍遙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