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07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2007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黨的十七大召開創造良好環境。
按照上述要求,兼顧需要和可能,並與“十一五”規劃《綱要》相銜接,提出了2007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減少排放的基礎上,保持適當的經濟增長速度。第三産業和高技術産業比重提高;財政收入44065億元;國內生産總值增長8%左右。近幾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速都在10%或略高一些,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適當留有餘地,是向社會傳遞政府的調控意圖,引導各方面切實把工作重點和注意力放到優化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質量效益上來,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速度,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經濟增長目標是預期性、指導性的,各地也應從實際出發,合理確定本地區生産總值的增長速度。
——城鎮新增就業不低於9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今年就業形勢雖然比較嚴峻,但隨著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和促進就業政策效應的進一步顯現,這一目標通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際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隨著國家財力不斷增強,企業效益繼續提高,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農民增收、加強社會保障和扶貧等各項措施的落實,城鄉居民收入將持續增加。但城鎮低收入居民和農民的收入增長仍面臨許多困難和制約因素,實現這一目標需下相當大的氣力。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以內。主要考慮是:積極穩妥地推進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調整公共産品和服務價格,以及上年底糧油等農副産品價格上漲的滯後影響等,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價格總水平上升。
——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各項事業進一步發展。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提高到1.56%。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5%,普通高等學校計劃招生567萬人,研究生42.4萬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80%以上的縣(市、區)。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5‰。
——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改善。當前,國際環境總體有利,國內企業及其産品的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出口增速總體上將保持較高水平;同時,隨著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的結束,鼓勵進口和服務貿易的政策效應逐步顯現,進口規模會適當擴大,貿易順差增長過快的勢頭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