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報告解讀
 
為什麼要在城鄉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19日   來源:國研室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在全國城鄉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 免費義務教育意味著每一個適齡兒童的入學權利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他們的家庭將不必為學費擔憂。此舉關乎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和民族的復興,對整個教育的發展具有奠基性意義和深遠的歷史作用,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在為普及義務教育目標而奮鬥。早在1986年頒布義務教育法時就規定國家對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收學費,但由於政府投入不足,小學生、初中生仍需繳納一定的雜費。對於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義務教育實現免費並非輕而易舉。

    2003年,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明確了農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作出了新增教育經費主要用於農村的重大決策,決心重點加強義務教育,發展農村教育事業。2005年,國務院決定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免除學雜費的義務教育,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建立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投入機制,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經費保障機制。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將在"十一五"期間實現政府對義務教育負全責,逐步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明確各級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務的職責,並按照建立公共財政體制的要求,將教育列入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領域。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進一步明確了各級政府舉辦義務教育的責任,同時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法律規定,為推動我國義務教育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教育是民族振興和國家發展的基石,優先發展教育是把人口大國轉化為巨大人力資源優勢的根本途徑。教育涉及千家萬戶,惠及子孫後代,是體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義務教育在整個教育中又居於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近幾年,中央政府加快建立健全保障教育優先發展的機制和制度,用更多的財力支持教育事業發展,實施了一系列發展農村義務教育的政策措施。2005年,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的"兩免一補"政策首先在592個國家級貧困縣實施,2006年在西部農村和部分中部農村地區實施,2007年春季開學時在全國農村全面實施,使1.5億學生和780萬名困難家庭寄宿生受益,農村義務教育改革和發展取得了重要成果。廣大農民群眾高興地説:"種田不納稅,上學不繳費,農民得實惠,和諧好社會。"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促進教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加大財政對教育投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尤其要推動城鄉、東中西部教育協調發展,保障經濟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努力辦成讓人民滿意的教育。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在我國義務教育整體上從全面普及進入到高質量高水平普及的新階段,要認真貫徹實施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繼續把農村教育擺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農村教育發展,努力縮小城鄉、區域教育差距,不斷提高義務教育普及和鞏固的水平。在試點基礎上,從今年秋季起將全面免除城市義務教育學雜費。這是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舉措,也將使免費義務教育真正在全國推行。這項工作意義重大,需要精心部署,扎紮實實推進。優先發展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是黨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反復強調的內容。"讓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學,都能上好學",是"執政為民"理念的生動體現。在全國城鄉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惠及民生、溫暖民心,將為國家的現代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