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報告解讀
 
如何抓好重點企業節能和重點工程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19日   來源:國研室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關鍵一年,務必增強緊迫感,加大攻堅力度,力求取得更大成效。並部署了今年抓好節能減排的十項重點工作。這十項重點工作是相互聯絡的,必須統籌安排,全面推進。其中,抓好重點企業節能和重點工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重點耗能企業是節能減排的主體,重點工程建設對推進節能減排有重要的帶動和促進作用。做好這項工作,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大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實施力度。著力抓好節約和替代石油、燃煤鍋爐改造、熱電聯産、電機節能、餘熱利用、能量系統優化、建築節能、綠色照明、政府機構節能以及節能監測和服務體系建設等十項重點節能工程,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實施進度,確保實現"十一五"期間形成重點節能能力的目標。抓緊完善企業節能技術改造節能量核定等配套辦法,落實中央財政節能獎勵資金,做好項目儲備、評審和下達工作。加快出臺高效照明産品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管理辦法,今年要繼續推廣使用節能燈5000萬隻,中央國家機關要率先更換節能燈。增加中央財政資金投入並多渠道募集建設資金,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提高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力爭用兩年時間在36個大中城市率先實現污水的全部收集和處理。加快現有燃煤電廠煙氣脫硫設施建設。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機動車發展,嚴格實施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

    二是推進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切實抓好千家重點耗能企業節能工作,確保實現"十一五"期間節能1億噸標準煤的目標。加強重點企業節能管理,深化企業能效水平對標活動,公報能源利用狀況,建立節能義務監督員制度,開展能源管理師試點。對未完成節能目標責任任務的企業,要強制實行能源審計。推動中央企業落實節能減排管理目標,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擴大強制性能效標識實施範圍。完善建築標準,大力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和建築節能,開展大型公共建築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和能效公示,積極推動新型墻材農宅建設示範試點工作。各地要抓緊研究制定本地區主要耗能産品和大型公共建築能耗限額標準,北方採暖地區要將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任務分解到城市。穩步推進城鎮供熱體制和市政公用事業改革,實行供熱計量等收費制度。加快制定出臺公路、水路和民用航空行業節能中長期規劃,開展節能示範活動。

    三是強化重點污染源監管。加強煙氣脫硫設施運行監管。開展煙氣脫硫工程後評估,對脫硫設施運行情況實施實時監控。有關部門要每月向社會公告所轄地區燃煤機組脫硫設施投運率、脫硫效率及排污費徵收情況。加快實施火電廠煙氣脫硫特許經營試點,推動專業化脫硫公司承擔煙氣脫硫設施的建設、運行和維護。加強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設施運行監管。實行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評估制度,將評估結果作為核撥污水處理費的重要依據。對已建成的城市污水處理廠,要在進、出水口位置安裝24小時水質、水量在線監測裝置,實現實時動態監控。加快出臺城市污水處理廠監督管理辦法,建立駐廠員制度,負責現場監督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日常運行。適當提高排污費、污水處理費和垃圾處理費標準,通過經濟手段限制污染排放量。

    四是加快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和推廣。抓緊落實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繼續支持一批節能減排關鍵和共性技術研發。加快組建一批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減排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體系建設,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資源和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在重點行業支持一批節能減排重大技術和産業化示範工程。在鋼鐵、有色、電力、建材等重點行業推廣一批潛力大、應用面廣的重大節能減排技術。加快發展節能服務産業和環保産業,建立節能和環保技術服務體系,培育節能和環保服務市場。廣泛開展節能減排國際科技交流和合作,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五是加快淘汰落後生産能力。落後生産能力是浪費能源資源和污染環境的源頭,淘汰落後産能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手段。要加大淘汰"兩高"行業落後産能的力度,儘快落實淘汰落後産能年度計劃和分地區工作方案。根據有關部門的安排,今年計劃關停小火電1300萬千瓦,淘汰水泥、鋼、鐵、鐵合金、小機焦、電石、平板玻璃等落後産能5000萬噸、600萬噸、1400萬噸、80萬噸、1500萬噸、50萬噸、500萬重箱。要實行淘汰落後産能工作進展情況定期報告和檢查制度。對不按期淘汰的企業,地方各級政府要依法予以關停,有關部門依法吊銷生産許可證和排污許可證,電力供應企業依法停止供電。對沒有完成淘汰落後産能任務的地區,嚴格控制國家安排投資的項目。加快建立淘汰落後産能退出機制,完善和落實關閉企業的配套政策措施。有條件的地方要安排資金支持淘汰落後産能,中央財政通過增加轉移支付,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給予適當補助和獎勵。同時,按照規劃加快行業先進生産能力建設。另一方面,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嚴格執行新開工項目管理規定,強化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加強監督檢查。修訂《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企業投資項目核準目錄。繼續清理和糾正一些地方對"兩高"行業的優惠政策。繼續嚴格控制"兩高一資"産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