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報告解讀
 
我國金融改革實現了哪些重大突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19日   來源:國研室

    十六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金融工作的方針政策和部署,金融體制改革深入推進,一些醞釀多年、涉及全局、難度很大的金融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一是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邁出重大步伐。針對國有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不善、金融風險加劇的狀況,我們果斷地推進了改革,這是一項制度性、根本性的改革。通過剝離不良資産、財務重組、注資、成立股份制公司架構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相繼完成股份制改造並實現了上海和香港兩地上市,市場約束和促進作用加強,公司治理結構不斷規範,新的體制機制日益發揮重要作用;引進戰略投資者,形成合作與競爭新局面;財務狀況明顯好轉,發展的可持續性增強,四家銀行從五年前技術上瀕臨破産的問題銀行,轉變成為具有一定國際認知度的大型商業銀行,資産質量和盈利能力明顯提高。其他股份制銀行、政策性銀行、銀行業金融機構等改革也加快推進和深化。五年來,通過改革整個銀行業發生了重大變化。截至2007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産從2002年末的23.7萬億元增加到52.6萬億元,翻了一番多;主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從2002年末的23.6%下降到6.7%;資本充足率達標銀行從2003年末的8家增加到2007年9月末的136家。

    二是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原則,探索實施新的産權模式、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産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法人治理架構初步建立。國家還從專項票據發行、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農村信用社歷史包袱得到有效化解,經營狀況明顯改善,2007年末按貸款四級分類口徑統計,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比例為9.3%,比2002年末下降了約28個百分點。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能力得到提高,2007年末,農村信用社農業貸款1.43萬億元,佔其各項貸款的比例為46%,比改革之初提高了6個百分點;佔全國金融機構農業貸款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81%提高到93%,發揮了金融支農主力軍的作用。

    三是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得到加強,股票市場出現轉折性變化。長期以來,上市公司股權分置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重大歷史遺留問題。按照“統一組織、分散決策”的工作原則和“試點先行,協調推進,分步解決” 的操作思路,2005年4月底正式啟動了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截至2007年底,已進入或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程序的上市公司佔應股改公司的98%。股權分置改革在兩年的時間裏基本完成,解決了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制度性問題。在良好的宏觀環境下,資本市場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日益突出的作用:市場規模明顯擴大,與國民經濟的關聯度不斷增強,2007年底我國股票市場總市值達32.71萬億元,比2002年同期增長753%;上市公司結構顯著改善,市場運行基礎進一步夯實,優質上市公司成為資本市場的主體力量,一批企業通過並購重組實現了産業整合、發展壯大;證券經營機構實力明顯增強,歷史遺留風險基本化解;投資者數量快速增加,資本市場逐漸成為全社會重要的財富管理平臺;市場功能有效發揮,股票融資與同期新增人民幣貸款的比例明顯提高,2007年全年境內證券市場籌資達7728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

    四是保險業改革成效明顯。這幾年,我們在保險業實施了一系列重要改革,大力推進重點國有保險企業股份制改造,保險公司在金融企業中率先實現境外上市,目前有6家保險公司在境內外上市,多家公司實現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優化了股權結構,大部分保險公司逐步建立起較為規範的公司治理結構框架,經營機制得到轉換,盈利能力明顯提升,截至2007年底保險資金運用餘額2.7萬億元,資金運用收益超過前五年的總和,達到2791.7億元;保險業整體實力明顯增強,2007年全國保費收入是2002年的2.3倍;保險覆蓋面擴大,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不斷提高,“三農”保險、商業養老和健康保險、責任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等保險産品體系不斷完善,覆蓋東、中、西部和城鎮、鄉村的保險服務網點體系逐步建立,五年來保險業累計賠款與給付6800多億元。

    五是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推進。貨幣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穩步推進,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2007年1月4日正式運行;存貸款利率浮動幅度進一步擴大,放開了貸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放開了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利率;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顯著提高,促進了商業銀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流動性管理水平,利率作為調節經濟活動的重要杠桿,在調整資源配置和貨幣政策傳導中作用增加。

    六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順利實施。2005 年7 月21 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正式實施,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匯改以來,外匯市場供求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發揮,截至2007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13.31%,對歐元匯率累計貶值6.12%,對日元匯率累計升值14.04%。人民幣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日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日均波幅繼續擴大。由於堅持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原則,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運行順利,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外貿企業通過提高生産效率、降低生産成本,積極促進産品升級換代,綜合競爭力穩步提高。

    同時,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出臺一攬子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的外匯管理政策措施,人民幣經常項目分步實現了可兌換,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逐步提高。進一步便利境內機構和個人外匯收支活動,個人年度購匯總額從2萬美元提高到5萬美元。有序拓寬資本流出入渠道,進一步擴大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投資額度和領域,2007年投資購匯匯出累計353億美元,2007年末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提高至300億美元。繼續加強外匯市場建設,在銀行間外匯市場引進新機構,豐富交易品種和業務範圍。不斷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進一步豐富對外投資主體,2007年9月29日中國投資公司正式成立,拓寬了我國多元化、多層次的外匯投資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