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報告解讀
 
如何合理控制固定資産投資規模?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19日   來源:國研室

    2003年以來,中央在控制固定資産投資過快增長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收到了積極成效。但是,由於多種原因,當前固定資産投資仍在高位運行,投資總規模偏大,投資膨脹壓力比較大,新開工項目增加過多,投資結構不合理,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硬性下達招商引資任務、層層分解投資指標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時,2008年投資增長面臨多方面影響因素。針對這種情況,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合理控制固定資産投資規模,著力優化投資結構。這對於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一、集中力量加強和規範新開工項目管理

    新開工項目管理是投資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抓住新開工項目,就抓住了控制投資規模的"牛鼻子"。要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和規範新開工項目管理的通知》精神,切實從源頭上把好項目建設關。一是不搞層層下達投資增長指標、招商引資任務,不搞各種形式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二是嚴格執行投資項目新開工規定,進一步規範項目審批、核準和備案工作。凡是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發展建設規劃和市場準入標準,不符合城鄉規劃、用地、環保、節能和施工許可條件的要求,不符合項目審批、核準和備案管理等方面的規定,未按要求提供相應材料和文件的投資項目,都不予辦理審核(備案)手續,不越權、違規審核(備案)項目。三是加快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各個環節都要銜接好、把好關,進一步完善信息互通制度。四是加強對投資項目的信息管理,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擬建項目都應建立管理檔案,並根據情況變化及時更新,動態掌握。實行投資項目公告制度,進一步完善全國新開工項目信息系統,提高投資管理工作透明度。五是強化對新開工項目的監督檢查,嚴格對新開工項目的事中、事後和全過程管理。

    二、繼續把好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和市場準入門檻

    在土地方面,重點是從嚴控制新增建設用地特別是工業用地,強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整體控製作用,2008年土地利用計劃總規模控制在上年水平;大力促進節約集約用地,合理確定各項建設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化率,不搞脫離實際需要的寬馬路、大廣場和綠化帶,提高建設用地利用效率;加強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防止用地者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個人簽訂協議圈佔土地,防止擅自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防止"以租代徵"將農用地轉為非農業用地;強化土地利用監督檢查,對擅自突破土地利用計劃和違法違規用地的要嚴肅查處。在信貸方面,重點是著力優化信貸結構,嚴格執行貸款條件,控制中長期貸款過快增長,特別是控制對高耗能、高排放和産能過剩行業劣質企業的貸款,加大對發展薄弱環節和結構調整的信貸支持。在市場準入方面,重點是嚴格執行環保、能耗、水耗、質量、技術等市場準入標準,建立部門聯動把關和上下互動監管機制,對不符合市場準入條件的項目,不得審批、供地和發放貸款。

    三、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産能過剩行業擴張

    從嚴限制新上擴大産能的項目,適當上收項目審核權限,進一步提高準入門檻,防止落後産能和污染嚴重的項目跨地區轉移。加強在建項目監督檢查,對違法違規項目堅決停緩建。繼續抑制高耗能、高排放産品出口過快增長,進一步降低、取消出口退稅或提高出口關稅。鼓勵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兼併重組和優勝劣汰。限制擴大産能,加大差別電價實施力度,繼續清理和糾正個別地方自行出臺的優惠政策。

    四、進一步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重點領域和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

    實行更加明確的有保有壓政策,加大對"三農"、社會事業、中小企業和節能環保等方面的資金投入,並向中西部地區傾斜,繼續加強能源、交通、城市基礎設施等薄弱環節建設。加強災後重建中必要的投資建設,提高骨幹電網、鐵路公路幹線、重要機場等關係全局的重要設施備用能力。中央政府建設投資重點用於支持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節能減排、生態環保、自主創新、社會事業領域項目,以及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同時,引導社會資金投向上述領域,更好地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五、加強和改進對全社會各類投資活動的引導、調控和監管

    近幾年自籌資金在固定資産投資資金來源中的比例越來越大,這反映了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基礎性作用增強,也使投資調控難度增加。要適應新形勢、新情況,做好對全社會投資總量、結構和投資環境的監測預測,建立健全投資信息發佈制度,及時向社會提供準確全面的投資信息,更好地引導、調控和監管全社會各類投資活動,推動投資結構優化升級,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