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記者訪兩會新聞中心:兩會漸成世界媒體關注焦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29日電(記者常璐、魏武)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召開在即,29日是外國記者前來兩會新聞中心報到的第一天。剛過9時,一批批外國記者和外國媒體工作人員便陸續來到接待大廳領取採訪證件,大廳裏一派繁忙景象。記者在“探訪”中心接待大廳時切身感受到,在“更加開放、更加透明”的不斷努力下,被譽為中國政治盛會的全國兩會,已逐漸成為一扇世界目光聚焦、分析和深度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一場世界媒體的盛宴。

    9時,拉通社記者胡裏奧·埃爾南德斯準時來到設在北京西長安街北側梅地亞中心的兩會新聞中心,領取採訪證件和專門為方便外國記者採訪而製作的《採訪手冊》。他説,此次兩會,他最關注的是“中國過去5年取得的進步”。

    據兩會新聞中心副主任、外國記者組組長田琦介紹,目前已有來自42個國家的225個媒體、共計843名記者報名採訪兩會,比去年採訪兩會記者的總數增加20%。其中外國常駐中國媒體的記者佔多數,專程由外國來華臨時採訪兩會的外國記者約50名。由於報名截止時間為3月5日,預計外國記者人數還會增加。

    “我對兩會期間的很多議題都很感興趣,比如政治、經濟、外交等,還有未來中國如何推進改革和開放。”去年10月到中國工作的美聯社記者孫德明説。這個學習新聞和漢語多年的美國小夥子告訴記者,一些中國新聞人物和他們的重要言論是他重點關注的內容。

    常駐中國4年、兩會報道經驗豐富的日本記者佐藤真則把新聞中心當成一個世界媒體競技的戰場。他説,參加會議的代表委員們與媒體打交道的心態越來越從容、開放,無形中增加了媒體之間的競爭。如何在圍追堵截中挖掘到獨家新聞、以最快速度報道新聞事件等都是兩會開放度、透明度提高給記者們帶來的課題。

    印尼安塔拉通訊社記者艾哈邁德是第一次報道中國的兩會。他向記者高度評價了新聞中心提供的“軟硬體”服務。他説,新聞中心為境外記者提供了很多方便,使他免去很多辦理各種手續的麻煩;更重要的是,中心將安排多個採訪線索和專場發佈會、記者招待會,使自己的採訪內容更充實、全面,效率也更高。

    “今年外國記者報名採訪非常踴躍。我們提供的服務更便捷、高效和人性化是今年兩會新聞服務工作的突出特點。”田琦説。

    首次為記者提供國際俱樂部和人民大會堂之間的“擺渡車”,首次免費向媒體提供公共廣播電視信號和圖片服務,首次全程採用網絡系統進行報名和聯絡採訪,首次採用手機群發短信的方式通知記者採訪安排、會議議程,首次向記者提供免費茶點……田琦向記者一一細數此次兩會新聞服務工作的眾多“第一次”。

    “提高記者採訪申請的落實率是今年工作的另一個著力點。”田琦説,很多外國記者在報名的同時通過網絡向新聞中心提交了相關採訪申請,“外國記者關注的議題非常廣泛,人事和機構改革是普遍關注的話題。此外,民主進程、宏觀調控、環境保護等也是外國媒體關注的焦點。”田琦説。

    他表示,新聞中心在收到申請後會在第一時間安排採訪事宜。

    “外國記者對中國的報道越來越多,認識和理解也越來越深入,這與中國政府對媒體不斷提高的開放和透明度息息相關。”兩會新聞中心副主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書記處書記祝壽臣説。

    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中國最大的政治活動,此次兩會格外吸引世界目光。祝壽臣説,兩會和奧運會都是展示中國國家形象的良好平臺,外國記者通過採訪、參觀和交流,會對中國日益走向世界的腳步有更真切、更直觀的認識,報道的準確性和客觀性也將進一步增強。

    “奧運會期間中國為世界媒體提供的服務將更加開放、便捷,我們一直在為這個目標努力。”祝壽臣表示。這位長期從事媒體對外交流的資深媒體人告訴記者,目前有來自52個國家的370多家媒體的700多名記者常駐中國。

    《遭遇古老的北京》《跟隨馬克·波羅來到中國》《美食在中國》《老外的中國情結》……寬敞明亮的接待大廳中,以中、英、日、阿、法、德、西等多個語種印製,內容豐富、可讀性強、設計精美的一本本圖書依序擺放,向中外記者講述著中國昨天的燦爛文明、今天的發展進步和明天的和平願景。

    “中國每一年發生的變化都令人驚訝。今年的奧運會一定讓中國更加特別。奧運期間的北京也會與平時大不相同,我很想看看那個時候的北京會是什麼樣子,這個城市人們會用什麼方式慶祝這個盛會。”艾哈邁德説。

 
 
 相關鏈結
· “兩會”期間外埠進京車輛實施臨時交通管理措施
· 華北電監局就全國“兩會”安全供電工作作出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