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陳錫文:制定保障主要農産品供求平衡的長期戰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0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董素玉、劉佳婧)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委員在6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近幾年農業農村發展的形勢總體很好,但我們必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抓緊研究制定保障我國重要農産品長期供求平衡的發展規劃和政策體系。

    農村的改革和發展又到了一個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

    陳錫文説,近幾年農業農村發展的形勢總體很好,突出的標誌是糧食連續4年增産,農民持續4年增收。但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這幾年的糧食增産是恢復性的;農民的收入儘管自己與自己比增加不少,但與城鎮居民相比,水平仍然很低。

    他舉例説,2007年的糧食總産量達到了10030億斤,比2003年增加了1416億斤,但比1998年還低了216億斤。同時,部分農産品的供求缺口在擴大,大豆、植物油、棉花等的進口量持續增長。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140元,人均增收553元,創農民一年增收之最,但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達到了3.33:1,而2003年這個數字是3.23:1。

    “面對部分農産品供求缺口擴大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他説,當前農業農村自身發生了許多前所未遇的新變化,農業農村發展所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農村的改革和發展又到了一個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

    “要保持近幾年農村發展來之不易的好局面,就必須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要求,不斷完善有利於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體制機制,努力營造有利於改善農民民生的社會氛圍,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陳錫文説。

    三大穀物供求基本實現緊平衡,但部分農産品進口明顯增加

    近年來我國農業的生産能力在逐步提高,但在耕地不斷減少,人口持續增加,需求明顯增長的背景下,我國農業自然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凸顯。2006年,我國耕地面積為18.27億畝,農作物播種面積為23.55億畝,比1996年分別減少1.24億畝和增加7000萬畝。“在目前的農業生産條件下,這些資源實際上難以滿足社會對農産品的需求,因此部分農産品的進口近年來明顯增加。” 陳錫文説。

    他説:“從總的供求格局看,目前我國小麥、稻穀和玉米這三大穀物的供求基本都能實現緊平衡,這對保障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關係重大。問題是資源有限,保住了糧食,其他農産品就會出現缺口,突出的是大豆、植物油和棉花。”

    他表示,一方面國內需求在持續增加,另一方面,全球能源價格上漲和氣候變化,又導致國際市場農産品供求關係趨緊和價格大幅上漲。在這樣的背景下,必須抓緊研究制定我國主要農産品供求平衡的長期戰略,這不僅是個發展問題,實際上更涉及到大量的改革問題。

    保障農産品長期供求平衡要做到五個方面

    陳錫文認為,一要實行更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否則18億畝耕地的紅線就難保不被突破。建議加快改革徵地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制度,形成集約、節約用地的新機制。

    二要儘快明確重要農産品的核心産區和後備産區,加快研究相應的扶植政策。完善農産品主産區的利益補充機制,包括中央財政對主産區的獎補制度,産銷區的購銷銜接和利益補償機制,以及相關的産業政策傾斜和糧食庫存的合理佈局。

    三要加大對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和改造中低産田的投入力度,以資金投入替代自然資源。尤其對中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要儘快採取措施,明確中央與地方的責任、形成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的途徑。

    四要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在良種培育、適用技術推廣、重大病蟲害防治等三個環節實現新突破,以科技進步促進農業發展。當前的關鍵是對農業科研、技術推廣和農民培訓的性質要加快明確定位。

    五要積極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進口農産品等於進口土地和水資源,因此在不危及國家經濟安全的情況下,適當增加農産品進口,對我國經濟有利。要統籌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農業資源、兩個農産品市場,通過多種途徑建立互利、穩定的農産品出口國貨源基地、努力把握農産品進口渠道和定價權。 

 
 
 相關鏈結
· 林燚代表:真正全面開通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