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車玉明、徐揚)全國人大代表、來自遼寧的一線産業工人徐強發現,現在對一線産業工人職業技能培訓用的教材仍在沿用上世紀80年代或90年代初的,能跟上科技進步的新教材根本找不到。他為此大聲呼籲;振興裝備製造業,職業技能培訓教材要及時、定期更新。
在遼寧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瀋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齒輪壓縮機公司組長徐強注意到,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振興裝備製造業”。
“報告還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作為重點提出,令我們這些一線産業工人倍受鼓舞。”在齒輪加工精度上創造了自己的招牌“徐強精度”的這位高級技師特別關注工人的職業技能培訓。
他説,發展現代裝備製造業需要大批高素質的新型技能人才,但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教材非常陳舊,更新速度非常緩慢。學員獲取的知識與工作實際嚴重脫節。
徐強説:“我是搞齒輪的,在培訓的時候,根本沒有用於培訓齒輪的專門教材。我們這個工種只有通用教材,而且是合併在鏜銑類中。很多機床設備的範例、技術專業術語、操作規程等,已經嚴重落後。”
2001年,公司從德國進口一台高精度磨齒機。徐強只能靠著翻譯的資料和簡短的培訓,掌握機床的關鍵性能和操作方法。
現在,新員工在企業大多是通過師傅授藝的方式獲取知識,學到的知識不系統,不規範,而且在不同地區、不同企業專業名詞、技術術語叫法不統一,給行業間的技術交流帶來一定困難。
“培訓教材的內容如果不儘快得到更新,勢必會造成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體系發展緩慢,技術工人的理論知識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還會制約企業發展的質量和速度。”徐強對此十分憂慮。
他建議:教育、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應及早修改、編撰、更新我國的職業培訓教材,職業培訓教材內容的定期更新制度也應當儘快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