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劉東凱、胡錦武、楊一苗)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進一步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的扶持力度,像一股春風激蕩著老區人民抓住機遇、追趕時代大潮的情懷。
在全國兩會現場,記者採訪了來自江西、廣西和陜西紅色革命老區的全國人大代表,發現轉變發展方式、發揮自身優勢、走科學發展道路,已經成為老區實現跨越性發展的共同選擇。
吉安:樹立全新發展理念
江西省吉安市是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所在地,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吉安的優勢是紅色精神,吉安的品牌是生態環境,吉安的壓力是經濟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吉安市市長周萌説。
他表示,只有將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後發的經濟優勢,才是吉安發展的根本出路。進入新世紀以來,吉安堅決淘汰、關閉了一大批“小水泥”、“小化工”、“小造紙”企業。隨著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局面被徹底改變,取而代之的是以生態保護為前提的“集聚型工業園區”。
周萌説,工業園區進行生態規劃時,可以把生産鹼性廢水和酸性廢水的企業集中在一起,實現工業廢水的短距離中和,把污染降至最低限度。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對於一些無法“消化”的污染企業,吉安人堅決説“不”。“全市每年被‘拒簽’的有污染、有危險性的企業達上百家之多。”正因為有了當地政府環保的堅定決心,贛江吉安段水質多年連續在江西環保部門的“環評”中名列榜首。
厘清科學發展的思路後,吉安市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以建立生態工業園為抓手、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的同時,利用其生態優勢,重點發展旅遊業。吉安市去年共吸引遊客970萬人,旅遊收入達60億元,佔整個GDP比重的12%。紅色革命老區吉安正以自己的實踐,樹立起全新的發展理念,探索出了一條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百色:以資源興産業
百色是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發動著名的百色起義的地方。鋁土、水電、特色農業資源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位於中國與東盟合作的交通樞紐地帶。
“百色市經濟發展的主要路徑為:打造‘四地一帶一樞紐’。”全國人大代表、百色市委書記劉正東説。“四地”是中國生態鋁工業基地、亞熱帶特色農業基地、原生態的國際化觀光休閒旅遊目的地和商貿物流基地。“一帶”是把百里右江河谷建設成為城市與田園風光自然銜接、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交相融合、革命歷史與民族風情相輝映的特色城鎮帶。“一樞紐”是形成大西南與東盟連接的重要交通樞紐。
劉正東説:“我們要牢牢守住青山綠水這條底線。”近年來,百色大力整合鋁資源、延長産業鏈。提高鋁土礦等資源性開發的門檻,招大選強,不搞深加工的一律免談,決不再賣資源。過去5年,百色經濟年均增長14.9%,經濟總量從全區14個市的第9位躍居第5位,財政收入進入第4位。立足特色優勢資源,揚長避短,錯位發展,紅色革命老區百色正沿著以資源引企業、以企業興産業、以産業帶就業的路子實現經濟跨越式追趕。
延安:加快經濟結構調整
延安是革命聖地,具有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石油、天然氣、煤炭儲量豐富。近年來,在國家和陜西省扶持下,老區人民通過自身努力,地方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較大幅度提高。
“下一步我們重點考慮的是把經濟增長、人民生活改善、資源利用效率提高和生態環境保護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讓老區人民富裕起來。”全國人大代表、延安市市長陳強説。
延安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更加注重高效節約,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在保護環境、高效利用資源的基礎上,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實現資源利用可持續發展。目前,延安正在加快規劃、建設聚丙烯、聚乙烯、煤制甲醇、煤制乙烯等石油化工和煤炭化工基地,實現資源的就地轉化和利用,提高附加值,延長産業鏈條。同時,大力發展以蘋果為主的陜北綠色産業和畜牧業,大力發展以紅色旅遊為龍頭的旅遊文化産業。通過一産和三産帶動二産的結構升級,大力發展機械、食品和醫藥工業及服務業,擺脫經濟發展對資源的過度依賴。
在經濟發展、財力增加的基礎上,延安加大了對“三農”和社會事業的投入,進一步鞏固和擴大退耕還林成果,把陜北的生態、水源保護好。去年延安市區綠化投入超過了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的總和。
從“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到“發展循環經濟”,從“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到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紅色革命老區人民正沿著科學發展道路,掀起一場新的綠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