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代表談農業基礎設施變遷:出門不踩泥 過河不脫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1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 王飛、杜宇、李鈞德)農村的道路狀況是農業基礎設施的一個縮影,“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多年前我國農村道路狀況的生動寫照,也是中國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的客觀反映。隨著近年來中央持續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投入力度,農業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

    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在接受專訪時,深有感觸地描述了改革開放三十年間,特別是最近五年農村道路狀況的變化。在他們眼中,農村道路狀況的變化反映了這些年國家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的成果,折射出的卻是改革開放政策給農村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去如果下了雨,村裏路上的水能有三四十公分深,一個星期後就有十公分深的泥,村裏的富裕戶也只有個小推車,一般人家的東西只能扛著,大家都光著腳踩在泥裏。車輪碾過的地方都變成了泥溝,溝深了車就容易翻。”説起過去農村的路,全國人大代表李連成深有感觸。

    道路狀況只是農業基礎設施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農業基礎設施相對落後,嚴重制約了農業農村發展。由於基礎條件差,一些地區的農業增收潛力難以釋放,節約型農業難以推廣,農民缺乏外部增收渠道,強農惠農的政策效果自然會打折扣。

    全國人大代表安惠元説:“村裏不通公路,東西只能靠人拉肩扛,山裏的東西運不出來,城裏的東西運不進去,農民怎麼致富?靈寶的蘋果、南陽的獼猴桃不都是例子嗎?沒有路不要説投資建廠了,就是村裏娶個媳婦都困難。”

    農業基礎設施變化能給農村帶來多大的變化?説起這個問題,沒有幾個人比全國人大代表張榮鎖更有體會。這位帶著鄉親們用3年時間在險崖峭壁腹內修成9公里盤山路、打通了1公里隧道的村黨支書,每次談到這個問題就格外興奮。

    為了脫貧致富,當年他帶著鄉親們送電上山、治理了8座荒坡、開墾了1500畝良田、種植了10萬株果樹。農副産品多起來了,可就是運不出去,橫亙于村中的那道10多公里長、200多米高的懸崖成了群眾致富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從1997年開始,張榮鎖帶領著鄉親們起早貪黑,終於在絕壁上開出了一條水泥路。有了路,村子的發展就像插上了翅膀,旅遊業、林果業、果品加工業的滾動發展讓河南省輝縣市上八里鎮回龍村徹底告別了貧窮。

    農村道路、飲水、電網、通信、文化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不僅能夠拉動農村的經濟,更重要的是改變了農民的思想觀念。

    安惠元代表説:“保護完好的山區風光,加上完善的基礎設施,成了農民的一筆財富。魯山縣的長溝村現在家家戶戶都辦家庭旅遊,多的一年能收入三四萬元,少的也有一二萬元,原來的窮山溝現在竟然有了垃圾箱,你能想象嗎?”

    如今,道路狀況在中國許多地方已不是區別農村與城市的標誌。近五年內,130萬公里農村公路新建改建任務的完成,讓許多農民的出行不再困難,可是城鄉之間的差距依然存在,二元結構仍是現實,農業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任務依然十分繁重。政府工作報告談到2008年主要任務時,特別提出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安惠元代表説,把“加強農村飲水、道路、電網、通信、文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交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我們備受鼓舞。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網絡,加大投入力度對原路進行升級改造,加強農村客運站建設,發展農村公共交通,讓更多的農民坐上公交車。

 
 
 相關鏈結
· 我縣第六屯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
· 新當選代表宋魚水:盡代表職責 不辜負人民期望
· 代表委員議政:改變縣域經濟“缺血體虛”的現狀
· 王守彬代表:大力支持民企“走出去”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