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關於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的審查結果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於
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
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

(2008年3月1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主席團第二次會議通過)

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主席團: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查了國務院提出的《關於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以及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在上屆財政經濟委員會對預算報告和預算草案進行初步審查的基礎上,根據各代表團的審查意見又作了進一步審查。國務院根據審查意見對預算報告作了修改。現將審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財政經濟委員會認為,2007年預算執行情況是好的。2007年,全國財政收入51304.03億元,超過預算7239.18億元,完成預算的116.4%;全國財政支出49565.4億元,超過預算3050.55億元,完成預算的106.6%。中央財政收入28589.49億元,超過預算4168.41億元,完成預算的117.1%;中央財政支出29557.49億元,超過預算2686.41億元,完成預算的110%。另有1032億元列作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中央財政赤字2000億元,比預算減少450億元,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為0.8%。2007年末,中央財政國債餘額為52074.65億元,在全國人大批准的53365.53億元限額之內。地方財政收支相抵,結轉或結余2706.63億元。

    2007年12月,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了中央財政超收收入安排使用情況的報告。中央財政超收收入主要用於增加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和稅收返還,增加農業、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改善民生和加強薄弱環節方面的支出,削減財政赤字,增加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

    2007年,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全面落實中共中央確定的方針政策和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出的各項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加強和改善財政宏觀調控,穩步推進財稅改革。財政收入持續較快增長,財政對重點支出的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國家財政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必須看到,預算執行和財政運行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認真解決的問題。主要是:預算編制的預見性和準確性不夠;部門預算制度不完善,固定資産投資資金年初分配到項目的到位率比較低,預算執行中追加較多的問題仍然突出;支出進度不均衡,資金使用效益仍需提高;財政轉移支付結構不盡合理,專項轉移支付比重偏高;財政管理不夠精細,鋪張浪費現象比較嚴重等。

    二、2008年的預算安排,全國財政收入58486億元,比上年增加7181.97億元,增長14%;全國財政支出60786億元,比上年增加11220.6億元,增長22.6%。中央財政收入32531.72億元,比上年增加3942.23億元,增長13.8%,在這個安排的基礎上,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中調入500億元納入預算安排;中央財政支出34831.72億元,比上年增加5274.23億元,增長17.8%。中央財政收支相抵,赤字1800億元。2008年末,中央財政國債餘額限額55185.85億元。

    財政經濟委員會認為,2008年中央預算草案,貫徹了黨的十七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體現了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的要求,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加大了對公共服務的投入,堅持深化財稅改革,加強財政管理。預算草案是可行的。

    財政經濟委員會建議,批准國務院提出的《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批准2008年中央預算草案。地方各級政府預算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准。

    三、為更好地完成2008年預算,做好財政工作,財政經濟委員會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收入徵管

    要加強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的徵收管理工作,堅持依法徵管,努力做到應收盡收。認真貫徹企業所得稅法,做好實施企業所得稅法的徵收管理和有關政策銜接工作。加強個人所得稅的徵管工作,健全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制度,加強對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的徵管。改進納稅服務手段和方式,提高辦稅效率。要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建立健全非稅收入管理體系。對非稅收入項目要嚴格清理,依法規範。積極採取措施,努力在2011年實現將非稅收入納入預算管理。

    (二)加快調整財政支出結構

    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把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向公共服務領域,擴大公共服務的覆蓋範圍。集中財力辦大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繼續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生産條件建設,充分發揮科技對農業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全面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提高義務教育保障水平。要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政府衛生投入機制,合理劃分各級政府的支出責任,提高政府衛生投入佔經常性財政支出的比重。支持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適時增加對低收入群眾的補貼力度,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積極支持城鎮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建設。進一步加大對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科技創新、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鋻於今年初部分地區發生了嚴重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各級政府要採取得力措施,調整支出結構,集中部分財力,加大對受災地區的救助、重建和生産恢復工作。要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加強應急體系和機制建設,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三)加強預算管理

    要切實改進收入預算測算方法,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編制2009年政府預算時,關係民生、社會發展等重點支出要按新的收支科目編列到"款"。加快完善項目庫建設,切實提高固定資産投資等項目的年初預算到位率。進一步規範部門預算,研究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定額標準體系。切實控制行政經費增長。繼續做好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和規範公務員津貼補貼工作。推進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試編工作,加快建立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進一步研究建立社會保障預算制度。研究建立全口徑政府預算收支管理制度。積極推進政府預算及部門預算的公開透明。建立健全績效評價制度,切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重視化解政府債務問題,防範財政風險。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勤儉辦一切事業。

    (四)進一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要加快研究確定國家基本公共服務的範圍、水平和支出標準。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明確中央和地方政府公共服務的職責重點,建立健全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在2008年內,研究提出初步方案。要以基本公共服務支出標準為核心,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比重,規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的設立,增強資金分配、使用的科學性和透明度。及時下達對地方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以利於地方編制完整的預算,接受同級人大監督。研究和改革稅收制度,健全稅收法律制度。儘快出臺新的資源稅。認真總結增值稅轉型試點工作,爭取2009年在全國推開。要積極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促進省內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加快建立縣鄉財政最低支出保障機制和省對下財力差異調控機制,促進財力向基層傾斜。

    (五)進一步加強審計監督

    要加強對預算執行的審計。在2007年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中,要重點報告人大批准的預算的執行情況。進一步完善對部門決算的審簽工作,逐步擴大審簽範圍,強化對部門執行預算的責任追究。加強績效審計,促進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要把查處問題與促進改革、完善制度和強化管理結合起來,注重從體制、機制和制度上發現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建議,充分發揮審計工作的建設性作用。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

2008年3月11日

 
 
 相關鏈結
· 財政部胡靜林解讀預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