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09年春節專題>> 各地歡慶
 
共享歡喜 傳遞祝福--世界各地華僑華人喜迎牛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26日   來源:新華社

通訊:耕牛賀歲春意濃 佳節歡展赤子心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  新華社記者

    醒獅歡舞,燈籠高挑,爆竹聲聲……春節到了,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喜迎牛年。

    放聲高歌,歡宴連臺,恭賀聲聲……過大年了,五湖四海的華僑華人釋放激情。

    紐約帝國大廈的綵燈亮了,金紅色交融,呈現吉祥。

    維也納金色大廳樂聲響了,鼓樂聲齊鳴,烘托春意。

    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廟會辦起來了,中外文化融匯昇華,折射和諧。

    共享歡喜,傳遞祝福,期盼新年,全球的華僑華人以五彩的方式歡度春節,並將喜慶和希望傳向世界的每一個地方。

    牛年歡慶迎新 華僑華人同樂

    激越的鑼鼓,翻騰的金龍,歡快的民族舞蹈,硬朗剛健的功夫……24日,荷蘭海牙市政大樓。為期一週的全荷華僑華人春節慶祝活動拉開帷幕,荷中各界人士近千人聚集一堂,同慶農曆牛年新春。

    高懸的紅燈籠、大爆竹和各種吉祥飾品,映襯著人們喜氣洋洋的笑臉。一些荷蘭人特意穿上錦緞唐裝或大紅衣飾,毫不掩飾“中國粉絲”心態。更有不少荷蘭人一身或絲或棉的功夫裝,登臺表演中國功夫或舞龍、擊鼓,一個個身手矯健,氣宇軒昂,“中國味”十足。

    1月23日,在馬來西亞佛光山東禪寺舉行的2009年新春平安燈會暨花藝展上,人們聚集在“福牛”燈周圍。隨著華人傳統節日春節的臨近,居住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和外國友人紛紛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喜迎新春。 新華社發(張紋綜 攝)

    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著名華人街班芝蘭張燈結綵,車水馬龍,一派鬧市景象。很多服裝店都擺出了各式各樣大紅色的唐裝,有為老人準備的傳統式樣,也有為年輕人準備的華麗旗袍,還有繡著卡通生肖牛圖案的童裝。另外一些攤位擺出了大大小小的“福”字、條幅、年畫,燈籠和挂飾,吸引了很多顧客駐足選購。

    無論城市大小,無論時令季節,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都沉浸在歡慶的氣氛之中。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綿綿細雨和刺骨寒風抵擋不住人們喜迎新春佳節的熱情,當地數千名華僑華人和瑞典友人聚集在“東亞博物館”,用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熱烈歡慶中國農曆牛年新年的到來。舞龍隊、舞獅隊、腰鼓隊和燈籠舞隊從市中心一路表演來到博物館外的廣場上,儘管天空飄著冷雨,地面結著厚冰,咚咚的鼓聲和歡快的樂曲感染了所有人,大家忘卻了寒冷,陶醉在精彩的表演中,一些瑞典友人甚至在寒風中跟隨著中國傳統樂曲扭動起來。

    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市中心的卡德里奧公園銀裝素裹,但嚴寒絲毫擋不住歡慶的熱流。大紅燈籠高挂、大紅橫幅飄揚、各式綵燈閃爍,12座栩栩如生的中國生肖冰雕讓參觀者駐足留影,飄香的中國傳統小吃、精美的中國工藝禮品引來人們品嘗和購買。

    無論祖籍故鄉,無論信仰宗教,全球各地的華僑華人都在歡享迎新的喜悅。

    1月24日,毛裏求斯華人社團聯合會在首都路易港的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09年千人迎春宴會,迎接中國農曆牛年的到來。新華社記者白景山攝

    墨西哥城的華僑華人24日舉辦春節花車遊行,數萬墨西哥民眾齊聚在市中心,共同感受中國農曆春節。“耕牛賀歲”、“熊貓迎春”、“孔子”、“神七升空”、“中國牌樓”等造型精美的花車讓墨西哥觀眾大飽眼福。前中國國家足球隊主帥米盧也興致勃勃地來到了活動現場,還特別送上對中國朋友們的新春祝福。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中國街春節廟會上,人潮涌動,川流不息,別具中華文化色彩的活動不僅讓華僑華人感受到濃郁的故鄉情懷,也讓廣大的阿根廷民眾領略到中國文化和飲食的魅力。

    鞭炮齊鳴,鑼鼓鏗鏘,龍騰獅躍……美國舊金山多姿多彩的牛年春節慶祝活動24日拉開序幕。慶祝活動主辦單位——舊金山中華總商會的顧問白蘭女士説,經濟不景氣影響確實存在,但新年慶祝活動規模不比往年小。白蘭説:“我們要紅火依舊,鼓舞激勵。新的一年,大家不放棄,繼續努力。”

    共賀華人大年 裝點多元文化

    當地時間1月26日,悉尼市唐人街,市長克洛弗·摩爾前往悉尼繁華的唐人街,沿途向路人分發用金紙包著巧克力的紅包,身著深藍色鮮艷中式服裝的摩爾向人們拜年,與人們一道感受中國春節的濃郁氣氛,分享中國年的快樂。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政府副總理納吉布加入到當地華僑華人喜慶的活動中,向人們祝賀春節快樂。在毛裏求斯,總統賈格納特、總理拉姆古蘭率政府主要成員參加了當地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主辦的千人迎春宴。

    1月23日,人們在德國首都柏林的火車站觀看中國戲劇表演。隨著華人傳統節日春節的臨近,居住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和外國友人紛紛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喜迎新春。 新華社記者 羅歡歡 攝

    在中國春節到來之際,不少國家的政要紛紛發表賀詞賀信,向華人和中國人民拜年,祝賀新春佳節。丹麥首相拉斯穆森祝願新的一年能給中國人民和在丹華僑華人帶來“幸福與繁榮”。以各種方式祝賀春節的有巴西總統盧拉、柬埔寨首相洪森、新加坡總統納丹……

    加拿大總理哈珀的一分鐘視頻賀詞充滿詩意和喜慶:“從古老的舞獅、鞭炮聲,到元宵節閃亮的燈光,伴著所有這些興高采烈的活動……在每個領域,加拿大華人都對我們有幸稱之為家的這個國家貢獻巨大。”

    新西蘭總理約翰·基用“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中文賀詞向當地華僑華人恭賀新春。他強調中華文化是新西蘭歷史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稱讚華人社區對新西蘭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世界各地,每個有華僑華人的地方的迎新年活動,都感染著當地民眾,他們好奇、欣賞,並融入這喜慶之中。

    在斯德哥爾摩“東亞博物館”的迎春活動中,人們饒有興致地觀賞華僑華人展示的中國烹飪、茶道、書法等技藝。兩位瑞典老太太手裏捧著剛雕好的蘿蔔花,商量著要學習雕花本領,好在家庭聚會上露一手;一些兒童趴在書法表演的桌子邊,聚精會神地看著神奇的毛筆與陌生的漢字;喜歡喝茶的瑞典友人則圍坐著觀看茶道表演,品嘗清新美味的暖茶。活動組織者説,迎新活動每年吸引大批瑞典民眾,在了解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的過程中,文化和情感在交流。

    在荷蘭全國各地,整個1月下旬至2月初,可以説“牛氣沖天”、“春”意盎然。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和中荷交往的快速增加,荷蘭民眾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日益濃厚。僑界的春節慶祝活動,如今已成為中荷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海牙市市長范阿爾岑説,他為自己的城市擁有活躍的華人社區和豐富多元的文化而感到自豪。

    樂舞傳遞祝福 四海共享怡情

    農曆春節,中國的各類文藝演出團體走出國門,在世界各地奉獻精彩的表演,在喜慶的日子裏傳遞文化和祝福。

    青島交響樂團正在美國兩座世界頂級的音樂廳——卡內基音樂廳、肯尼迪藝術中心和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肯恩大學演出,美國的曲目如:波恩斯坦的《西區故事》、格什溫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和《波基與貝絲》,都是美國聽眾耳熟能詳的作品;中國的曲目如陳其鋼的《雙簧管協奏曲——道情》、中國著名作曲家葉小綱的琵琶協奏曲和著名音樂家殷承宗《黃河協奏曲》、《瑤族舞曲》等作品體現中國文化的精粹。青島交響樂團小提琴演奏家、樂隊副首席楊暢説,我們演奏好每一部作品,用音樂代表中國,把友誼帶給美國人民。

    在斯德哥爾摩的音樂大廳舉行的“中國之夜”音樂會上,近百名中外藝術家會聚一堂,演奏者包括中國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國與夫人日本鋼琴家瀨田裕子、華人琵琶演奏家繆琪和少年古箏彈奏者賈春晨、華人鋼琴演奏家雙焱與瑞典著名鋼琴家林德布隆,觀眾們興致勃勃地欣賞了這台中西合璧的迎新年文化大餐。

    1月24日,中法學生在法國首都巴黎大學城舉辦的春節晚會上一同表演街舞,慶祝中國農曆牛年的到來。新華社發

    在法國巴黎十三區區政府內,紅燈高挂,門廳內四處張貼著喜慶的“福”字,來自中國的浙江民族樂團在這裡為幾百名華人華僑和當地民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傳統民樂演出,藝術家們用手中的柳琴、嗩吶、琵琶、笙以及二胡等中國傳統樂器,演繹了一曲曲動聽的樂曲:竹笛領奏的《京調》讓人們充分領略了京劇的唱腔;《二泉映月》時而委婉低回、時而激越高昂的曲調展現了二胡獨特的魅力,而《花好月圓》則再現了節日期間人們載歌載舞的歡樂場面。現場觀眾被這些具有濃厚中國特色的樂曲感染,沉醉於中國豐富多彩的文化之中。

    近日在加拿大渥太華和美國洛杉磯、芝加哥等地,由中國僑聯主辦的《五洲同春》大型迎春歌舞晚會成功上演。演出既有民族歌舞、器樂、雜技、書畫表演、也有原生態組合等精品節目,舞臺設計簡約、喜慶、熱烈,包含了雲南、四川、青海等多個省份的藝術元素和風格,具有濃郁的中國風情。這臺被譽為“海外春晚”的演出不僅給當地華僑華人帶來了故國親人的祝福,也給當地朋友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提供了一個鮮活的窗口。承辦演出的中國廣播藝術團副團長張希和説,“五洲同春”海外春節晚會是一台春的晚會、春的祝福,希望以此把春天的祝福帶給海外華僑華人,以進一步推動中外文化的進一步交流,增進人民的友誼。

    異域學人誌喜 中華文化傳承

    迎新之際,世界各地的學人舉辦各類活動,慶祝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並向家鄉的父老鄉親拜年。

    在不少大學的校園裏,學生學者們歡聚一堂,奉上自編、自導、自演的文藝節目。雖然比不上專業的演出團體,但他們表演很投入,觀眾們也看得津津有味。

    許多地方,留學生們聚到一起,親手包一頓餃子,做一桌中式的飯菜,唱幾首耳熟能詳的華文歌曲,共敘鄉情。

    1月23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中國駐肯大使館,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學生露絲演唱中文歌曲。隨著華人傳統節日春節的臨近,居住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和外國友人紛紛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喜迎新春。 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24日在挪威卑爾根孔子學院,禮堂裏張燈結綵,學院師生和中國學生紛紛登臺獻藝,表演了豐富多彩的節目,師生們用中文演唱《甜蜜蜜》、《真心英雄》、《草原情歌》、《同桌的你》,準備了美味的中國菜和手工水餃,紀念品也都具有中國特色,如剪紙、中國結、“福”字、牛頭挂飾、《中國文化常識》、《中國歷史常識》和《中國地理常識》等。卑爾根孔子學院挪方院長魯楠説,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利用這個節日舉辦活動,是傳播中華文化的好契機。

    在英國倫敦,來自全英各大中城市的大約80名中文學校的校長、老師和僑領把迎接中國牛年的新春聯歡會變成了一個華文教育的新年展望會。英國中文教育促進會伍善雄説:“牛在中國文化中象徵吃苦耐勞、勤奮向上。英國廣大華文教育工作者將繼續發揚孺子牛的精神,為在海外的華人子弟中推廣普通話、發揚中華文化而努力。”

    在加拿大渥太華的一個春節招待會上,安大略省公民及移民廳長陳國治説,春節在加拿大越過越熱鬧。保持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非常關鍵也非常重要。

    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會長戴小華原籍中國河北,出生在台灣,她深有感觸地説,保持慶祝春節等節日的傳統,是對一種傳統文化的認同。尤其是身在海外的華人,更需要通過節慶的方式,維繫親情,維繫自己的“根”。

    佳節思親寄情 慰己望國向榮

    “身在他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每逢春節,要相聚以凝同心,每逢春節,要歡慶以解鄉思,每逢春節,要高歌以訴衷腸。

    《龍的傳人》、《我的中國心》、《我的祖國》、《故鄉的雲》、《茉莉花》……還有《北京歡迎你》、《我和你》等歌曲,每每響起,總燃起人們的激情。

    在2009年全英學聯春節聯歡晚會上,上千名中國留學生、學者、中資機構代表、華人華僑以及外國朋友歡聚一堂,當《歌唱祖國》的歌聲響起,觀眾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嘹亮的歌聲回蕩。

    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農曆新年慶祝晚會上,150名來自中國四川地震災區的學生代表表演了令人欷歔的《感恩的心》。令全場觀眾動容。四川學生薑藜藜用一把從地震廢墟中挖出來的二胡演奏了催人奮進的二胡名曲《賽馬》,令人不勝鼓舞。

    在科特迪瓦經濟首都阿比讓的迎春聯歡會上,全體華僑華人齊聲高唱《明天會更好》,迎接牛年。

    對海外華僑華人而言,過去的一年別具意義,新的一年富有挑戰,充滿期待。

    坦桑尼亞中華總商會會長朱金峰説,金融風暴引發了經濟危機,給所有人帶來嚴峻挑戰,華僑華人更需要團結互助,共同面對,努力發展。

    1月25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華人華僑的舞獅表演吸引眾多西班牙人的關注。當日,西班牙華人華僑在馬德里市中心舉行慶祝活動,喜迎牛年新春的到來。新華社記者陳海通攝

    西班牙華人華僑協會主席葉玉蘭女士説,2008年充分展示了海外僑胞心繫祖國的赤子心和愛國情。展望牛年,儘管有考驗,“只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戰勝困難,共克難關。”

    德國華文報紙《歐洲新報》社長陳茫説,2008年讓海外華人更加團結一致。2009年我們有信心,有希望。

    對於難忘的2008年,全荷蘭華人社團聯合會主席楊華根有許多感慨。他説,這一年中國的種種艱辛和歡樂,海外華僑華人感同身受,他們和祖(籍)國同呼吸、共命運,這在過去一年得到最好體現。

    楊華根説,新的一年面臨挑戰,只要共同努力,困難終將克服。牛年的春天是又一個起點,海外華僑華人與祖(籍)國人民握緊手,一道努力,實現新的收穫。

  上一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