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09年春節專題>> 各地歡慶
 
全國各地群眾以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歡度牛年新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2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 大年初一,在雄偉的天安門廣場,在溫馨的四川災區板房社區,神州大地處處歡聲笑語,全國各地群眾以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歡度牛年新春。

    早晨7時28分,天安門廣場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數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冒著嚴寒來到廣場觀看升旗儀式。來自安徽的中學教師李蕤説:“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週年,我特地帶著孩子到天安門廣場看升旗,還要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先烈的英魂感召著後人,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前進的步伐。”

    1月26日,人們在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春節交易會上觀看民間舞獅表演。當日是農曆大年初一,忙碌一年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逛廟會、賞民俗、看表演,以各種形式歡度牛年新春。新華社記者 李明放 攝

    北京人過年的主要習俗之一是逛廟會。已經連續舉辦八屆的廠甸廟會從國家級、北京市級和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中挑選出天橋中幡、賽活驢等“動態”項目,在廠甸大樓前的中心舞臺進行演出。家住廠甸附近的張朝偉説:“中國人內心中始終對傳統年俗充滿尊重,逛廟會,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年味兒,能夠感悟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京津城際列車拉近了兩個城市的距離,許多北京市民乘高速列車來到天津,體味濃濃的津味兒特色民俗。

    位於天津古文化街的新“名流茶社”成了不少北京遊客的必到之處,名流茶社的于經理告訴記者,今年春節期間,茶社一改過去“過年封箱”的老傳統,天天有相聲和京劇專場。茶社裏,臺上兩位演員一個“包袱”翻罷,夾雜著京味兒和津味兒的叫好聲和喝彩聲便四下響起。

     1月26日,在雲南省昆明市郊的雲南民族村內,一些少數民族群眾正在舉行春節大拜年活動。雲南省位於我國西南邊陲,居住著彝、佤、納西、哈尼、基諾等20多個少數民族。在新春佳節來臨之時,雲南民族村的少數民族群眾載歌載舞,盡情狂歡,用各種方式歡慶節日。新華社記者藺以光攝

    記者從鐵路天津站了解到,從1月23日起至2月10日,京津間在原有59對高鐵列車基礎上,在8時至21時將加開15對京津城際高鐵列車,以滿足遊客的需要。

    大年初一早晨,有中華商業第一街美譽的南京路裝扮一新,濃濃的春節氣氛洋溢在喜慶歌聲中。

    南京東路的世紀廣場上,碩大的描花金牛雕塑在萬千喜慶燈籠的映襯下尤顯精神,引來無數遊客拍照留影。在金牛雕塑正對面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特許商品專賣店也是顧客盈門,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造型玩具成為小朋友最喜歡的牛年禮物。

    1月26日,擂鼓鎮板房社區居民在集市上購買小吃。當日是農曆大年初一,四川地震重災區北川縣擂鼓鎮建新板房社區熱鬧非凡,人們紛紛趁著晴朗的天氣來到集市上品嘗小吃,購買禮品。據介紹,建新板房社區住著擂鼓鎮及周邊共20多個村的受災群眾,人數達16000多人。新華社記者 江毅 攝 

    1月26日上午剛過9時,四川北川擂鼓鎮建新板房社區裏已經是人頭攢動,到處顯現出喜洋洋的春節氣氛。

    社區廣場被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不時爆發出叫好聲。正在舉行的羌族文化聯歡會上,擂鼓鎮65歲的李金秀大娘自告奮勇給大家唱上一曲情歌,雖然沒有伴奏,但她的演唱博得了觀眾陣陣熱烈的掌聲。歌曲表演過後,熱情的鍋莊跳了起來。男女老幼人人穿著亮麗的羌族服裝,在優美的羌族音樂中翩翩起舞,引得觀眾不斷加入。

    科學發展促和諧,各地的惠民措施讓各地困難群眾新年過得格外開心。

    “感謝政府給我們送來節日補助,讓我們過上一個快樂的新年!”家住拉薩老城區的居民次仁瓊達和三個孩子拿著政府發放的節日補貼,在大年初一早上來到位於拉薩市朵森格路的“四方超市”購買大米和麵粉。

    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58歲的藏族企業退休職工次仁瓊達老大爺從政府領取了價值800元的“政府惠民購物卡”。與次仁瓊達一樣,西藏68000多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和國有企業退休職工領到了政府的節日補貼。

    據西藏自治區有關部門統計,2008年,西藏自治區財政增加支出185億元,用於支農、公共事業、民生、基礎設施、産業發展等。這些民生工程的實施,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

    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尼勒克縣,大街小巷挂起了大紅的燈籠,各民族的青少年在一起燃放煙花,熱鬧異常。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家庭的餐桌上都擺滿了好酒好肉,邀請漢族朋友和同事分享新年的快樂。

    在新疆庫爾勒市孔雀河畔,一座高19米、長和寬各5米,使用了3800多個紅燈籠製成的“金牛賀春”燈飾格外醒目,象徵這座石油之城勇往直前、永無止境。

    烏魯木齊維吾爾族市民加爾肯説,對於新疆各族人民來説,2009年又是一個喜慶之年,我們將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新疆和平解放60週年等盛事。和平解放60年來,新疆各族人民和全國人民一樣,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共享祖國繁榮昌盛的成果。

    1月26日大年初一,許多遊客在城墻上參觀。春節期間,平遙古城向平遙縣居民免費開放,山西省居民憑本人身份證可享受門票半價優惠。新華社記者 彭洋 攝

    在劈劈啪啪的鞭炮聲中,遼寧盤錦市雙臺子區宋家村村民何書軍一家在新房裏歡度喬遷新居後的第一個春節。

    何書軍身體有殘疾,妻子體弱多病,原有的3間平房年久失修。在雙臺子區民政局幫建小組的傾力幫助下,他家3間嶄新的大瓦房在入冬前竣工了。何書軍感慨地説:“春節前,我們家的開心事一樁連著一樁。政府給建了新房子,兒子考試成績也不錯,這是好兆頭啊!”

    河南省滎陽市泗水鄉農民季顯成家同樣喜慶、熱鬧。先放鞭炮再拜年,吃過新年的餃子,季家人正圍在一起看重播的春節晚會。指著組合櫃上的那臺平板電視機,65歲的季顯成高興地説:“這是春節前剛買的,畫面大又清晰,看著就是順眼啊!”

    “除了這臺大彩電,臘月小年的前幾天,俺還花1899元買了一台冰箱。”季顯成的老伴拉著記者走到冰箱前,一邊説一邊打開冰箱門,“因為國家給了13%的補貼,俺村今年新添了十幾臺冰箱。中央對農民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多。腰包鼓了,農民就更舍得花錢了!”

    農曆正月初一上午,“首屆小雁塔春節文化廟會”在小雁塔西安博物院啟動,紅色旗陣、五彩花燈、歡快樂曲、誘人小吃和多彩多姿的社火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遊客。在社火表演現場,歡快的鑼鼓聲中,幽默風趣的父女抬轎、憨態可掬的唐僧師徒、形態逼真的跑驢、氣勢浩大的舞龍等節目陸續上演,引來一陣陣掌聲,孩子們不時露出燦爛的笑臉。

   1月26日,人們從五彩花燈下走過。當日是大年初一,“首屆小雁塔春節文化廟會”在西安小雁塔西安博物院啟動。紅色旗陣、五彩花燈、歡快樂曲、誘人小吃和多彩多姿的社火為人們帶來濃濃的年味。新華社記者陳鋼攝

    前來觀看社火表演的西安市民張淑芬不時地打開照相機為女兒“搶鏡頭”。她説:“現在過年不愁吃穿,圖的就是個熱鬧。有了這樣的廟會,就有年味了。”

    西安市的大唐芙蓉園、大雁塔北廣場、長樂公園等景點也都準備了豐富多彩的社火表演等文化活動,給廣大市民朋友提供了一份份節日“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