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09年春節專題>> 各地歡慶
 
海外中國人和華僑華人通過各種慶祝方式喜迎牛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2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在農曆新年到來之際,身處海外的中國人和華僑華人通過各種慶祝方式,喜迎牛年的到來。

    中山站上過大年

    25日傍晚,南極中山站飄起了潔白的雪花。大紅的中國結、喜慶的紅燈籠、精緻的剪紙、豐收的紅辣椒……把中山站內外裝飾得喜氣洋洋。

    當天一大早,“雪龍”號考察船就把從澳大利亞採購來的各種菜蔬送到了中山站。剛吃過早餐,大家便一起包起了餃子,廚藝精湛的鄧成榮廚師使出了渾身解數,全力以赴準備晚上的年夜飯。

    大年夜,豐盛的菜肴擺在了考察隊員面前:烤羊肉、牛排、滷雞爪、水果沙拉……在中山站的餐廳裏,碰杯祝福聲不斷響起:“新年快樂!”

    每年這個時候,中山站都會邀請其他國家考察站的隊員來做客,今年也不例外。魏明站長邀請了俄羅斯進步站、澳大利亞戴維斯站等的隊員一起來過年。品嘗過年夜飯後,一名俄羅斯考察隊員豎起大拇指用中文説道:“中國菜,好吃!”

    今年,南極中山站衛星網絡通信系統建設成功使中山站的考察隊員終於能夠通過網絡直播欣賞春節聯歡晚會,並且可以方便地打電話給國內的親人。將要在中山站越冬的隊員王元新看著女兒的照片説:“今天我已經給家裏打了3個電話了,太想女兒了,我出來的時候她還不到1個月,現在已經快4個月了。”

    大年夜,中山站的燈光在南極皚皚雪地中顯得特別亮,考察隊員們毫無睡意,他們要圍坐在一起,唱歌、打撲克,一起守歲到“天亮”。

    菲律賓唐人街大紅燈籠高高挂

    大年三十,馬尼拉華人區的王彬街上早已是大紅燈籠高高挂,人人臉上喜洋洋。

    循著鑼鼓聲瞧去,幾個年輕力壯的華人小夥子正舉著一條十多米長的金龍在街邊小廣場上奔跑舞動,贏來眾人的陣陣掌聲。旁邊不遠處,幾頭顏色各異的“雄獅”也不甘示弱地歡騰跳躍,並不時地向圍觀的行人調皮地眨眼睛。

    在街邊,不少店舖門口都排起了長龍,原來人們是來買年糕的。採購年貨的施太太告訴記者:“今天的魚格外貴,因為當地的小販兒知道華人過年一定要買魚,所以爭相提價,不過也沒什麼,一年也就這麼一次。”

    菲律賓的華人大多來自福建,所以許多華人社區的傳統都是從福建傳過來的。在這裡,人們用鐵絲把橘子和鳳梨串成一個圓圈來賣,橘子代表“吉祥”,鳳梨用福建話説有“福氣來”的意思。

    生意最好的還有賣鞭炮的商鋪。“這種叫做落地紅,每年春節和元宵節我都買這種鞭炮,”一位華人小夥子一邊拿起兩串鞭炮一邊説。受當地華人的影響,燃放鞭炮已成為菲全國慶祝節日的方式之一。人們認為爆竹聲可以趕走壞運氣,因此就連聖誕節的平安夜,菲律賓大街小巷上也是“炮”聲喧天,而鞭炮生産也早已實現了本土化。

    翻開路邊小攤上的報紙,頭版幾乎都是關於“牛年”的文章或照片,並且個個都在試圖告訴你,怎樣做才能讓你在新的一年裏好運連連。

    新西蘭華僑華人歡慶牛年到來

    新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是華僑華人的主要聚居地。中國農曆大年三十,多元文化節暨慶祝春節文藝演出在奧克蘭舉行,給節日增添了熱烈氣氛。新西蘭總理約翰·基、少數民族事務和婦女事務部長黃徐毓芳、國防部長韋恩·馬普等到場祝賀。

    從北京專程趕來的北京僑聯藝術團給大家帶來了精彩演出。程志、孫學翔、牛秀蘭等藝術家表演了歌曲、舞蹈、魔術、變臉等豐富多彩的節目,贏得觀眾的陣陣喝彩。奧克蘭本地的演員也奉獻了中國傳統舞蹈、印度寶來塢舞蹈、合唱等節目。

    此前,奧克蘭的華僑華人還舉辦了新春音樂會、“牛年春節花市”、“花市同樂日”廟會等活動,當地民眾紛紛趕來品嘗中國傳統美食,感受中國文化。

    在首都惠靈頓,新西蘭惠靈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四邑會館等華人社團近日也舉辦晚會,共同慶祝新春佳節的到來。惠靈頓還舉辦了秦始皇兵馬俑複製品展,並將舉行中國新年花車大巡遊等慶祝活動。

    印尼舉辦春節除夕演唱會

    印度尼西亞印中友好協會25日晚在雅加達舉辦2009年春節除夕演唱會,當地華僑華人和在印尼工作的中國人歡聚一堂,共同慶祝農曆新年。江夢蕾等華人演藝明星受邀參加演出。

    印尼是海外華僑華人最大的聚居地之一,春節期間各地的節日氣氛濃郁。在雅加達,尋夢園海底世界舉行了水下舞龍、舞獅活動;在山口洋市,政府在市區主要街道挂起3880只紅燈籠;在泗水,ITC商場舉辦了包括舞獅比賽在內的一系列慶祝活動。

    馬來西亞各族同樂慶新春

    大年初一早晨,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簡稱馬華公會)大樓前挂滿了一串串的紅燈籠,門口貼著“家和眾睦四時春、國泰民安千年福”的對聯。上千名馬來西亞各族人民自發聚集在此,與政府領導人共同歡度新春。

    依據傳統,馬副總理納吉布、馬華公會總會長翁詩傑在現場向人們祝賀春節快樂。會場裏有個財神走來走去,向人們派發一個個裝有2個蘆柑的大紅包,象徵著“發財”的美意。

    在馬來西亞,春節不僅屬於華人,也屬於馬來人和印度人。馬來西亞政府領導人與各族人民共慶佳節已成為歷年來的傳統,大家一起享用美食,觀看表演。

    馬來西亞的春節活動種類多,時間長。元旦剛過,各大商場就開始張貼出各式各樣的對聯,擺出紅燈籠提醒人們春節的到來;超市裏堆滿了成箱的蘆柑和禮籃,甚至連超市播放的音樂都是華人演唱的過年歌曲。

    今年,佛光山東禪寺舉辦的平安燈會暨花藝展為牛年的到來專門亮起了“福牛”燈。馬來西亞藝術、文化和遺産部長沙菲在23日的啟燈典禮上説,他的親戚並不全是馬來人,也有華人,所以每年的春節對他來講十分重要。在典禮上,沙菲與數十名觀眾共同點亮了手中的蓮花蠟燭,一同祝福。

    對馬來西亞人來講,今年最為特別的是可以在熱帶地區看到中國的牡丹了。牡丹原本是一種喜涼惡熱的植物,但今年春節被馬來西亞的綠野仙蹤主題遊樂園特地請來,讓長年炎熱的馬來西亞,也能感受到牡丹花開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