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建有據之言——寫在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召開之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03日   來源:人民日報

有據之言謀發展 務實之策促和諧
  ——寫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召開之際
   

    春風如約而至,大地萌生新綠。3月3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再次匯聚人民的希望和期盼。

    剛剛過去的2008年,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人民政協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就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的重大問題,建有據之言,獻務實之策,實現了政協十一屆的良好開局。

    大災面前,體現責任使命

    一場地震震痛了整個民族,它見證了悲傷、眼淚,更見證了人間大愛和國人的堅強。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全國人民都投入到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鬥爭中。

    人民政協在行動!憂民所憂,解民所難,本就是人民政協義不容辭的責任。正在歐洲訪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提前結束行程回國。

    隨後,賈慶林又率領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專程奔赴四川地震災區,慰問受災群眾,看望救援人員,實地查看災情,了解抗震救災工作進展,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走在前面、做出表率”是賈慶林主席對政協委員提出的要求。那段時間,全國政協機關的幾個會議室日程排得很緊,抗震救災捐贈儀式一個接一個:全國政協常委鄭家純捐款5000萬元人民幣,全國政協委員朱樹豪捐款2000萬港元,全國政協常委王健林捐款6000萬元……

    名字和數字背後,是一顆顆滾燙的赤子心。據統計,各級政協組織捐款捐物總計人民幣近60億元。

    政協具有強大的智力資源,匯聚了各行各業的優秀代表,關鍵時刻,他們理應挺身而出。事實證明,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的“戰場”上,他們沒有缺席。

    “如何讓救援行動更有效”、“應該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在全國政協火速召開的“為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獻計出力”座談會上,數十位委員專家從自身專業出發,第一時間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施醫送藥,治病救人,醫藥衛生界委員身先士卒;書法表心,丹青報國,書畫界知名政協委員揮毫潑墨,為災區募捐。文藝義演、一線慰問……抗震救災的戰場上,政協委員都跑在前面。

    災後重建千頭萬緒、困難重重,政協及時發揮智囊團的作用。全國政協常委潘貴玉提出,將災區重建與城鄉一體化綜合改革相結合;全國政協委員楊玉芳關注心理干預,認為災後心理救援將是一場持久戰;改善應急機制、提高建築設計標準、妥善安置“三孤”人員……千條萬條建議,通過政協特有的渠道,進入決策層,起到了重要參考作用。

    民族圓夢,傾注熱情辛勞

    百年奧運,中華圓夢。這個美麗的夢裏,有著幾屆政協委員的辛勞。

    從申奧成功開始的7年中,全國政協便努力奔走,積極建言,始終如一地支持北京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殘奧會。在奧運會籌備的最後一年中,全國政協圍繞奧運會的各項工作也掀起了高潮。

    2008年上半年,全國政協多位領導同志帶隊,對奧運設施建設、場館運行、食品安全、氣候環境等進行全面的實地考察。肯定成績、點出不足、提出建議,有力推動了奧運籌備工作的完善。

    2008年4月下旬,全國政協“綠色奧運”及奧運會空氣質量保障情況調研組成立,看北京、走河北、入天津、赴山西,調研組一路上深入空氣質量保障措施重點工程和治污企業,與地方、部門和企業促膝長談。加強監督檢查力度,確保企業環保設施穩定運行和關停到位;完善環境應急機制,為應對極端不利的氣象條件和突發環境事件做好準備;深化環境綜合治理,構建區域聯動的環境保護長效機制等一系列建議,報送中共中央、國務院,得到有關部門高度重視。

    在運動員備戰關鍵時期,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組織部分體育、文藝界委員,赴國家體操隊、乒乓球隊訓練基地看望、慰問運動員、教練員,鼓勵他們在奧運會上取得佳績。關注運動員的同時,教科文衛體委員會與提案委員會聯合組織部分委員,在“好運北京”測試賽期間赴“鳥巢”考察觀眾文明觀賽情況,為創造良好的觀賽秩序建言獻策。

    不論是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委員、奧運村“村長”鄧亞萍委員,還是拼搏賽場的教練、運動員委員們,乃至始終默默支持、積極建言的眾多政協委員,都和全國人民一起,享受了美妙的奧運時間。

    科學發展,展示政協特色

    2008年,世界形勢風雲激蕩。在國際金融危機面前,我國經濟發展經受了新世紀以來最嚴峻的考驗。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是擺在中央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題,也是全國政協履職的重要立足點。

    這一年,從賈慶林主席、王剛副主席等領導同志到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各民主黨派,從全國政協委員到各級地方政協委員,活躍在政協舞臺上的每一支力量,都在緊密關注和追蹤經濟發展態勢,積極建言獻策。

    這一年,全國政協先後組織召開了9次專題座談會、協商會。將這9次會議成果連起來看,就能清晰地看出中央經濟政策的走向。實施從緊貨幣政策應保持適當彈性,既要防止物價上漲過快又要防止經濟出現大起大落,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應當多措並舉、拉動內需、提升信心……一系列重要建議的提出,充分展現了政協“智囊團”、“人才庫”的特色。

    在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政協委員以其高度責任感和專業素養,每每都能提出頗具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建議,為黨和政府適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2008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無不牽動政協委員們的視線。一年中,全國政協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開展專題調研55項,組織常委、委員參加的視察、考察團13個,立案並交辦提案4700余件。

    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國家糧食基地建設,建立生態補償實驗區,推動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實施等一系列或宏觀或具體的建議,無不記載著委員們奔走的辛勞,凝聚著委員們的心血與智慧。

    2009年,人民政協走過了60年。60年滄桑,人民政協事業與共和國的成長髮展榮辱與共、風雨同舟,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的是一個個閃亮的瞬間。(記者 袁建達 劉維濤)

 
 
 相關鏈結
· 文藝界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聯誼表彰會在京舉行
· 風雨同舟昌國運—賀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開幕
· 直播預告:15時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開幕會
· 全國政協委員已陸續抵達北京 記者赴各駐地探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