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張學慶代表提出:尖端科技成果要儘快轉化為民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0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 朱峰、李志暉)“國家花費鉅資投入到尖端科技領域,取得很大成績,但有些尖端科技成果亟待轉化為民用,更好地為老百姓服務,這是科技界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內容。”全國人大代表張學慶在兩會期間對記者説。

    張學慶所在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五十四研究所承擔我國多項重大科研課題,尤其在我國發展航天領域通信方面成果卓著。他認為,目前很多人認為尖端科技比較神秘,想當然地認為跟自己沒有多大關係。其實高精尖的科學技術離百姓並不遠。隨著科技的進步,過去一些看似高深的技術現在與百姓密切相關,比如無線通信領域的手機、導航等。

    但張學慶也坦承,當前我國尖端科技領域有一批成果亟待轉化為民用,否則就是一種浪費。在這次兩會上,他提的議案就是關於科技成果轉化的。他説:“一些科技成果應儘快轉入民用,實現科技的可持續發展,為百姓謀最大的利益。目前我們面臨的一個困難是,技術上已經沒有問題,但如何把技術變為産品,變為方便百姓的産品,還缺乏重視和研究。”

    張學慶説:“我到一些地方和企業去,很多領導和企業負責人都非常渴望能得到我們的支持和幫助,充分利用先進的科技成果,為當地發展作貢獻。我都有些慚愧,因為能轉化為民用的成果不多。”據他介紹,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五十四研究所正在以信息産業園區為龍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民用的步伐。比如,研究所正在研發一種信息發佈公共平臺,在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時,即使在電力中斷、基站垮掉的情況下,這種公共平臺也能使事發地群眾與外界保持聯絡暢通。

    張學慶認為,尖端科技成果順利轉化為民用,科技工作者的思路要轉換,要儘量降低成本,讓一般百姓用得起。如果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做好了,將産生不可估量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相關鏈結
· 辛寶山代表:避險自救培訓要全民參加堅持若干年
· 信心大增——政府工作報告廣受港澳代表委員好評
· 信心希望勇氣力量——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 傳遞13億人民的心聲——代表委員談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