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牽動世界神經
——兩會期間四大經濟熱點問題透視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新華社記者)今年中國兩會的眾多議題中,國際社會格外關注的,還是兩會透露出的中國經濟政策新動向。究其原因,在於中國經濟在席捲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中率先企穩回升,並成為當前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經濟的一舉一動,都牽動全球市場和世界經濟的神經。
新華社駐外記者日前採訪了一些國際組織官員和一些國家的專家學者或媒體負責人,請他們就兩會期間有關中國經濟的四大熱點問題發表看法。
中國經濟2010年走勢如何?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中國政府今年還會繼續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國內還有很多投資空間,國內需求也有進一步提高的潛力,因此中國經濟今年保持8%左右的增幅是非常有可能的。如果這樣,中國經濟今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會佔到30%。
聯合國全球經濟監測中心主任洪平凡:展望2010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是雙重的。從外部環境看,一些主要發達國家今年的經濟復蘇步伐會非常緩慢,從而不利於中國出口。而且,由於面臨高企的政府債務和失業率,發達國家會想盡一切辦法把自身的政治和經濟壓力轉嫁到其他國家去,中國可能會首當其衝。從內部因素看,2009年中國政府採取了龐大的刺激性政策措施,有效地促進了國內需求,但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新問題,如貸款規模發展過快造成資産泡沫風險等。
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師樸信永:中國經濟今年最大的挑戰是創造就業機會,需要強化國內需求的基礎,建設更強的社會保障網絡。中國經濟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通貨膨脹壓力,應適當調整貨幣政策,以防通脹上升太快抑制需求。
財政和貨幣政策是否調整?
巴西實用經濟研究所所長馬爾西奧·波赫曼:危機發生後經濟活動減少,政府採取應急性的反週期措施是有道理的。但一旦經濟對這種措施有所反應,刺激需求的機制就應該退出。實際上,中國的刺激性政策已經在調整,其目的是避免通脹風險,並避免與其他經濟體關係出現困難。
樸信永:中國人民銀行最近兩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表明中國正採取措施控制流動性過剩問題。但我們相信,今年中國的貨幣政策不大可能大幅調整至緊縮狀態。
林毅夫:對中國而言,外需雖有所復蘇,但相對比較疲軟。為啟動內需,積極的財政政策可能還需要繼續保持。但貨幣政策,尤其是信貸發放,可根據國內經濟增長狀況以及房地産發展情形作適當調整。
日本東京財團政策研究部研究員關山健:如果繼續不必要地放鬆銀根,就會面臨産生房地産泡沫、通脹和不良債權這些副作用的危險。因此,中國經濟將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實施放鬆銀根後的“退出策略”。
人民幣匯率升還是不升?
馬爾西奧·波赫曼:以前的貿易競爭是在企業之間,而現在更多的是在國家之間。貨幣匯率是確定一個國家競爭力大小的關鍵因素,每個國家都有權制定自己認為合適的匯率機制。
阿根廷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豪爾赫·卡斯特羅:如果人民幣大幅升值,短期內可能會推動全球初級産品價格飆升,使新興市場國家的出口收入有所增加。但人民幣升值很可能會導致中國經濟復蘇出現反復,造成實際需求下降,從而引發世界經濟再次探底和初級産品價格泡沫破裂,這將是新興市場國家難以承受的嚴重後果。因此,在目前情況下,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對於新興市場國家來説是最有利的。
比利時自由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鄧肯·弗裏曼(傅立門):貿易失衡問題是目前中國與其他國家經濟關係中的一個根本性問題。但要糾正失衡,讓人民幣升值只會起到很小的作用,真正需要的是美國和歐洲的轉變以及中國經濟結構的轉變。
樸信永:單純讓人民幣升值不可能改變全球範圍內貿易失衡狀況,也無法解決美國經常項目赤字問題。現階段人民幣匯率機制的調整,尤其是人民幣的升值,更大程度上應取決於中國國內經濟運行狀況。但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存在一些長期結構性問題,需要減少對出口的依賴度、繼續擴大內需,採取更加靈活的匯率機制或許對中國進行結構性調整更為有利。
貿易保護主義如何應對?
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總監李文:在全球經濟仍存在許多隱憂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貿易保護主義的勢力可能增強,從而使中國的貿易順差、人民幣匯率等問題成為與其他國家産生爭端的引爆點。因此,如何避免發生貿易戰,將是中國經濟今年需要面對的一大挑戰。
馬爾西奧·波赫曼:在國家間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出現貿易保護主義是難免的。如果不能建立一套能夠適當地威懾各國的公共管理辦法,我們可能要面對更多的爭端和民族主義重新抬頭。
樸信永:許多貿易摩擦源自政治因素——發達經濟體的國內政治問題。當國內經濟表現較弱時,發達經濟體更可能從外部尋找理由。鋻於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中國同發達經濟體之間出現貿易摩擦的風險在增高。
林毅夫:中國賣到美國的産品主要是勞動力密集型的生活必需品,這種産品美國已經幾十年不生産了。對美國來講,從中國進口是最合算的,價格最低,質量最高。不過,在美國經濟增長比較慢、就業率比較低的情況下,保護主義難免抬頭。但總的來講,中美雙方領導人都非常清楚,中美貿易互利共贏是基本格局。(執筆記者:胡芳;參與記者:劉曉燕、王湘江、曹一鳴、譚衛兵、郭瑞、何大隆、趙焱、劉洪、劉麗娜、王薇、宋潔雲、馮俊揚、吳谷豐、華義、報道員郭一娜)
世界矚目中國兩會經濟增速、民主進程等六大熱點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宋振遠、任芳、韓冰)當代表委員審議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他們可能沒有想到,中國兩會不僅成為國際社會“觀察中國內政外交的風向標”,也被認為是“觀察2010年國際經濟形勢的一個重要風向標”。
兩會日程已過半,中國的經濟增速、民主進程、發展方式、貿易摩擦、匯率走勢、資産泡沫等話題,佔據全球各大媒體的醒目位置,一些知名專家和政要也紛紛評點中國發展未來走勢,分析世界經濟復蘇前景。新華社記者梳理出其中六大關注熱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