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天宮一號"2011年下半年發射 空間站2020年前建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任沁沁、羅沙)2020年之前中國將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即建成中國空間站。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該空間站將包括一個核心艙、實驗艙和貨運、載人飛船。

    戚發軔告訴新華社記者,2020年前,中國將研製併發射核心艙和實驗艙,在軌組裝成有中國特色的載人空間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間站組合體的建造和運營技術、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技術並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應用。

    談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他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載人飛船階段,實現多人多天飛行、安全返回和精確落點。這個任務神五、神六已圓滿完成。

    第二步是空間實驗室階段,為第三步做技術準備,這一步需要突破四個關鍵技術。第一個關鍵是出艙,該任務已由神七完成,中國自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全面掌握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第二個關鍵是交會對接,2011年發射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上天運行,在2年左右時間裏,神八、神九、神十飛船先後與之交會對接,結束後飛船返回地面。第三個關鍵是補加,將研製一艘貨運飛船,為航天員補給水、空氣、設備、原料等。戚發軔透露,該貨運飛船是無人飛船,運貨量大於載人飛船,有交會對接的能力,可與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第四個關鍵是建立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空間站不能只依靠飛船運送物資,必須研發再生系統,例如用水,需要再生凈化空間站宇航員的汗水、廢水甚至小便,實現可循環使用;將努力實現氧氣的製造等。

    戚發軔説,“天宮一號”是空間實驗室的特例,主要為了完成交會對接任務,而“天宮二號”則完全是小型空間實驗室,科學家、航天員們將在裏面展開各種工作和試驗。目前,“天宮二號”技術方案已經完善,研製工作正在順利進行,將解決一定規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將來隨著空間實驗室體積的增大、可靠性的提高,將逐步發展成為空間站的核心艙或者實驗艙,增加太空實驗的項目和種類,為建成空間站奠定基礎。

    具備了這一切,中國才有條件展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即建立空間站。戚發軔説,空間站長期有人照料,使用壽命能達到10年左右,容積也比較大,僅核心艙就有20噸。“目前最需要的技術支持是長征五號大運載火箭。”

    他説,屆時將有2到3名航天員長期照料空間站,其中可能有一名女性。“考慮女同志,主要是從醫學研究著眼,譬如考察太空工作對生育是否有影響。”

    此外,中國空間站將面向外國、中國港澳地區科學家開放,拓展國際合作空間。

    戚發軔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曾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  

    “天宮一號”2011年下半年發射 中國首試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任沁沁、羅沙)中國將在2011年下半年進行首次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飛行試驗。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2011年下半年,中國將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隨後發射神舟八號飛船與之進行第一次無人交會對接。神舟九號、十號飛船將擇機發射,並全面完成交會對接任務。

    交會對接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個階段即建立空間實驗室所需關鍵技術之一。戚發軔介紹,“天宮一號”重約8.5噸,壽命2年,在其運行的2年時間裏,將先後有神八、神九、神十飛船與之交會對接,結束任務後飛船將返回地面。

    他具體説,“天宮一號”發射上天后的2個月時間裏,將驗證其性能,如果運行穩定、工作正常,無人飛船神舟八號就會隨即上天,追著“天宮一號”,兩者進行首次無人對接試驗,對接之後共同運行一段時間之後,二者分離,神八返回。

    戚發軔説,神舟系列飛船從神舟八號開始有了許多技術改進,首次轉入批量生産,成為一種嶄新的天地往返飛行器。其中,交會對接功能是其最主要的特色,航天員還可以根據電視圖像操縱飛船,使其緊跟目標飛行器。此外,飛船上也將搭載一些試驗項目。

    在經歷兩次無人對接後,神十將載人上天與“天宮一號”進行有人交會對接。“當然,這個任務也可能直接由神九進行,如果神八進行的第一次無人對接順利的話。”戚發軔説。

    成功的有人對接試驗是怎樣的呢?戚發軔解釋説,要讓“天宮一號”與神舟飛船完全對接契合,航天員能從飛船直接步入“天宮一號”,飛船和目標飛行器組合體能完美聯合飛行,最後航天員還能回到飛船。交會對接試驗結束後,飛船與目標飛行器分離,還能安全返回地面。

    在具備出艙、交會對接、補加、再生式生保四項關鍵技術後,中國空間實驗室階段的任務就全面完成,並逐步發展成為空間站的核心艙或者實驗艙,增加太空實驗的項目和種類,為建成空間站奠定基礎。

    2020年以前,中國將有自己的空間站。“屆時,飛船可以挂靠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宇航員想回來,就坐著飛船回來。”戚發軔説。

    戚發軔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曾擔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他不僅親自參加了中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研製工作,也主持了實踐一號、東方紅二號、東方紅二號甲、風雲二號、東方紅三號等6種衛星的研製。1992年起,他開始擔任神舟飛船總設計師。

 
 
 相關鏈結
· 首批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京外代表抵京
· 今年報名採訪兩會記者逾3000人 與去年大體持平
· 新華社報道進軍手機客戶端 多媒體展示兩會新聞
· 北京公佈兩會交通保障方案縮短勤務路線讓路於民
· 徐冠巨委員:破解"用工荒"需更多企業有社會責任
· 家事連著國計——2011年全國兩會關注熱點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