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百姓有所呼 政府有所應--政府工作報告回應民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新華視點”記者宋振遠、劉元旭、楊玉華)5日上午,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贏得代表們陣陣掌聲。這份2011年政府施政綱領,直面民意關切,經過密集調研和反復修改,對會前媒體等調查中所涉及的十大“民意熱詞”一一作了回應。

    發展方式——加速轉向“內生增長、創新驅動”

    【民意期待】輿論普遍關注,“十二五”開局之年,政府如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

    【報告回應】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推動經濟儘快走上內生增長、創新驅動的軌道。

    【代表點評】張有會代表:今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點是推進關鍵領域改革和地方政府轉變職能。政府報告中提出並強調了“改造提升製造業”“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大力發展服務業”等新舉措,比以往更實,更顯迫切。

    穩定物價——成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民意期待】面對近期CPI高位徘徊、小麥主産區遭遇罕見乾旱,如何穩控物價、嚴防通脹成為重大民生關切。

    【報告回應】要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努力消除輸入性、結構性通脹因素的不利影響,消化要素成本上漲壓力,正確引導市場預期,堅決抑制價格上漲勢頭。

    【代表點評】張曉燕代表:報告將穩定物價放在十項重點工作首位,從有效管理市場流動性、大力發展生産、加強農産品流通體系建設、加強價格監管、完善補貼制度等五個方面做出具體部署,彰顯政府在困難面前保障民生的堅定信心。

    樓市調控——建立健全“考核問責制度”

    【民意期待】新華網兩會民意調查顯示,抑制房價、“讓百姓居者有其屋”名列榜首。

    【報告回應】堅定不移地搞好房地産市場調控,建立健全考核問責機制,切實穩定房地産市場價格。主要措施包括今年要再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住房共1000萬套,推進房産稅改革試點,進一步完善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

    【代表點評】余的娜代表:有保有壓,增供給,抑上漲,設問責,報告中提出的多項措施針對性強,體現了本屆政府兌現承諾、穩定房價、滿足合理住房需求的決心。

    收入分配——“儘快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

    【民意期待】“收入分配”問題持續位居民意調查前列,公眾期待通過加快改革將“蛋糕”分好。

    【報告回應】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今年重點採取三方面措施:一是著力提高城鄉低收入群眾的基本收入。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三是大力整頓和規範收入分配秩序。

    【代表點評】劉惠代表:加快扭轉收入分配擴大趨勢,體現了政府努力使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理念,也體現了政府維護社會公平的決心和勇氣。

    社會保障——加快覆蓋城鄉居民

    【民意期待】在人民網的兩會調查中,包括養老等內容的“社會保障”以遙遙領先的票數位居首位。

    【報告回應】加快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40%的縣。建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積極推進機關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代表點評】朱麗萍代表:社會保障是制度性、根本性的民生問題,只有建立城鄉之間、不同職業群體之間公平、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群眾幸福指數才會高,也有助於刺激消費、拉動內需。

    食品安全——“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民意期待】“問題食品”時有曝光,群眾對把好“餐桌上的安全”充滿期待。

    【報告回應】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健全法制,嚴格標準,完善監測評估、檢驗檢測體系,強化地方政府監管責任,加強監管執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委員點評】柴寶成委員:報告針對食品安全提出系統性的診治方案,只要政府切實履行責任,消除監管盲區,堵塞監管漏洞,就能最大限度減少食品安全事件發生。

    反腐倡廉——建設“廉潔的政府”

    【民意期待】“反腐倡廉”事關社會公平正義和政權鞏固,持續高居民意關注熱點前列。

    【報告回應】要加快解決反腐倡廉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加大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工作力度。落實領導幹部收入、房産、投資以及配偶子女從業、移居國(境)外等情況定期報告制度。規範公務用車配備管理並積極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

    【委員點評】夏濤委員: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報告強調這項任務的“持久而緊迫”,並提出一系列重點解決的突出問題,足見政府決心之大。

    教育醫療就業——“老三難”探求“新解法”

    【民意期待】上學、看病、就業“老三難”尚未解決,促進“優質、均衡、公平”成為新期待。

    【報告回應】堅持優先發展教育,為人們提供更加多樣、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今年是“醫改”三年實施方案的攻堅年,要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代表點評】徐景龍代表:報告中圍繞教育、醫療、就業提出的措施,招招抓住了當前“老三難”的瓶頸,強調了公共服務改革的迫切性,彰顯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決心。

    社會管理創新——關鍵是通民意、解難題

    【民意期待】社會轉型期矛盾多發,如何創新社會管理體製成為新課題。

    【報告回應】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以城鄉社區為載體,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加快建立健全維護群眾權益機制、行政決策風險評估和糾錯機制,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委員點評】侯欣一委員:報告提出創新社會管理,符合當前群眾的新期待和發展的新要求,各地應在切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上下工夫,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統籌城鄉發展——要充分尊重農民“自主選擇權”

    【民意期待】“暴力拆遷”“被上樓”“違規徵地”……在加快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侵害城鄉居民利益的問題時有發生,成為重大民生關切。

    【報告回應】要充分尊重農民在進城和留鄉問題上的自主選擇權,切實保護農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權益。城鎮化要同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相互促進,這是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

    【代表點評】劉瑞蓮代表:報告充分尊重農民流動的自主權,提出保護農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權益,可以説回應當前城鎮化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抓住了下一步農業和農村發展的“牛鼻子”,給農民吃了“定心丸”。 

 
 
 相關鏈結
· 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
· 政府工作報告解讀:2011年我國GDP增長目標為8%
·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穩定物價是宏觀調控首要任務
· 五大數據看走勢——解讀政府工作報告關鍵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