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蔡昉代表:警惕"中等收入陷阱" 合理調整收入分配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10日   來源:新華社

警惕“中等收入陷阱” 合理調整收入分配
——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新華社記者 雷敏)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首次作為獨立章節寫入“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意味著新一輪收入分配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財富增長較快,但是財富分配結構不夠合理,城鄉之間、行業之間、區域之間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産生收入差距的原因是什麼?當前收入差距擴大的現狀究竟怎樣?如何正確看待這一問題?未來我國將如何破解這一難題?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專訪了曾參與制定“十二五”規劃綱要研究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

    收入差距較大 準確量化存困難

    記者:當前城鄉之間、行業之間、區域之間收入分配差距的現狀究竟怎樣?能否得出差距仍將拉大的結論?

    蔡昉:按照有關統計口徑,從整體的收入差距來看,這些年我國的基尼系數不斷上升,從2002年以後就已經超過0.4的國際警戒線,有人認為現在已經接近0.5。但我認為,用一個具體量化的數據來形容收入差距,也不見得非常準確。因為現在的收入調查,並沒有包含農民工家庭,所以據此計算出來的基尼系數也就很難説有多準確。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當前我國的收入差距確實比較大。包括城市居民內部的收入差距,農村居民內部的收入差距,還包括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而且研究表明,城鄉收入差距在整體收入差距中的佔比最大,對基尼系數的貢獻達到40%至60%。

    這就給了我們一個思路,即解決收入分配差距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關鍵就在於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推進城鄉統籌。

    從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來看,雖然目前東中西部三類地區之間的差距仍然較大,但也要看到2003年後,省和省之間人均GDP的基尼系數是不斷縮小的,因為2003年以後,中西部地區的整體經濟增速是超過沿海地區的,如果把農民工的收入也計算進去的話,地區之間的人均收入差距可能會比現在小一些。

    總的來説,我國目前的收入差距比較大,但是並不能作出仍將不斷擴大的判斷。關鍵是要有針對性強、力度大的改善收入分配的政策。

    多重原因拉大收入差距 合理與不公正因素並存

    記者:産生這些收入差距的原因是什麼?

    蔡昉:原因比較多,一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從過去的計劃經濟逐漸過渡到了市場經濟。在計劃經濟年代,就業、工資是由國家定的,國家認為多大差距合理,是可以控制住的。但市場經濟的含義是,每個人面臨著不同的機會,遇到同樣的機會時,每個人的人力資本不盡相同,因而把握機會的能力也不相同,所以産生了收入差距。總體來看,教育回報率是不斷提高的,不同教育水平、不同素質的人的收入也有高有低。

    從行業差距來看,有些行業集中更多的高素質的人才,有些行業從業者受教育程度相對低一些,那這些行業之間的收入必然産生差距。這些都是合理的收入差距。

    但是,勞動者就業機會尚未實現均等,因此也産生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此外,也存在一些企業依靠特殊的壟斷地位獲得過高收入的問題。這類企業經營效益有保證,盈利較多,職工收入較高。而大量的中小企業,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利潤和資本回報率不高,在勞動力整體供過於求的背景下,選擇儘量壓低勞動力成本。這是導致行業收入差距拉大的不公正的因素。

    至於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在歷史上本就長期存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允許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的政策,也使得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要快於中西部。當然,中西部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到沿海地區,也是分享沿海經濟發展的途徑之一,但是,勞動力流動仍然遇到諸多制度障礙。

    所以,收入差距的形成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改革開放後發展有先後、個人能力有差異的原因,還有體制機制的原因,既不能據此就得出計劃經濟比市場經濟好的結論,也不能掉以輕心,缺乏緊迫感。

    警惕“中等收入陷阱” 消費新引擎帶動經濟增長

    記者:如何看待當前收入分配差距的危害性,以及解決這一問題的緊迫性?

    蔡昉: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這個問題。一是從經濟角度看,“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主線,把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轉為依靠消費拉動。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同時改善居民的社會保障水平。而且,由於中低收入者的邊際消費傾向比較高,所以要重點增加這部分群體的收入,滿足他們還未滿足的消費需求。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還要成為與其經濟水平相匹配的消費大國,這是今後十年,中國能否繼續保持高增長,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

    從社會角度看,一部分人生活陷入困難,會産生不滿情緒,形成不安定因素。中國一定要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因為從中等收入國家進入高收入國家不是必然的,這取決於在經濟層面,中國能否成功進行收入分配改革,把擴大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在社會層面,能不能增強社會和諧,保持政治社會穩定。

    政策方向已定 “十二五”收入分配改革將穩步推進

    記者:您認為未來5年,中國進行收入分配改革應在哪些方面著力?

    蔡昉:“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中已經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具體來講,在初次分配領域,首先要糾正以往只講效率、不講公平的做法。例如,針對行業收入差距中的不公正現象,就應該要求打破行業壟斷,引入競爭因素。沒有哪個行業“自然壟斷”到只能允許一家企業存在,應該讓若干家競爭性企業進入,這對打破壟斷行業高收入作用很大。總之,解決行業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首先要打破進入和退出的壁壘,創造企業充分競爭環境。同時,也要對那些具有壟斷地位企業的薪酬進行合理規範和調控。

    其次,從企業層面來講,勞動報酬的增長應與勞動生産率的提高保持同步。應建立和完善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引入科學機制,給職工表達訴求的渠道和平臺。

    另外,要消除阻礙農民工變為市民的戶籍、社保等障礙;保持就業的持續擴大,尤其著力解決大學畢業生技能與市場需求不匹配的問題,以及農民工等群體的就業問題。

    在再分配領域,要更加注重公平。政府現在已經制定了非常完備的政策措施,但關鍵要加大執行力度,確保落實。比如,低保是否真正補給了低收入者,比如義務教育階段每個人是否真正享受到了教育公平,再比如社會保障體系能否進一步完善,重點覆蓋農民工、城鎮靈活就業和無就業人員等等。

 
 
 相關鏈結
· 任啟興:擴大中等收入比重形成合理收入分配格局
· 提低 擴中 調高:"十二五"調整收入分配政策取向
· 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熱議“收入分配改革”
· 我國有關部門將加快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