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袁妙枝:讓為生態建設做出犧牲農民早日脫貧致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3月0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羅沙、曹國廠、齊雷傑)“壩上地區是北京的第一道生態屏障,那裏的百姓為了保衛首都的環境做出了巨大犧牲,他們不應該一直貧困下去。”6日,來自河北的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袁妙枝看著窗外北京湛藍的天空,談起壩上地區生態建設和群眾的犧牲精神,不禁對記者發出感慨。

    57歲的袁妙枝已經過了退休的年齡,樸實的衣著,一頭利索的短髮,塑造出一名樸實的基層工作者形象。作為一個70年代的女大學生,她從最普通,也是最枯燥、最艱苦的林業助理做起,把大半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了首都北部那一片片綠色之中。從1976年至今,她一直在農村和農民生活工作在一起。她目前的職務是張家口市張北縣張北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站長。

    作為距離北京最近的主要沙源地,張家口壩上地區地處內蒙古高原南緣,距北京最近距離不足250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以上,多風乾旱,年均降水不足350毫米,七級以上大風日數多年平均63天,無霜期不足百天。同時,這裡也是“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重點區域,每年人工造林面積達20多萬畝。

    “壩上地區基礎差、底子薄、經濟欠發達,同時普遍嚴重缺水,這裡的人們同時肩負著經濟發展和首都生態護衛的雙重使命,實在太不容易了。”袁妙枝動情地説。

    歷年兩會,袁妙枝帶來的都是關於林業生態建設和三農問題的建議。今年她向記者展示了兩份建議,一份建議提高人工造林補助標準,另一份建議在壩上地區實施連片扶貧開發。

    “在貧瘠卻堅持造林的壩上地區,目前造林成活率開始降低,成本卻不斷上升。低投入、低標準的造林年復一年,成效卻一般,建議提高人工造林補助標準,確保林木成活率。”袁妙枝説。

    “造林地條件和降水量都較好的環首都人工造林區,造林投資在每畝500到600元以上,遠高於壩上地區。”袁妙枝建議,適當提高壩上地區人工造林投資標準,以提高當地人工造林工程質量及林木成活率,實現“量與質”雙豐收。

    對於家鄉的扶貧工作,袁妙枝認為,各自為政的扶貧開發模式制約了扶貧開發的整體步伐,影響了扶貧開發的效果,而壩上區域的張北縣在多年的扶貧開發實踐中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謀劃並實施以先進地區為中心的區域連片扶貧開發戰略,在壩上乃至全國範圍內都是可以推廣的做法。

    “把張北縣建設成壩上區域性中心城市和經濟發展示範區的構想,推進壩上區域連片扶貧開發,帶動整個地區脫貧致富,這是我現在最大的心願。”袁妙枝説。

 
 
 相關鏈結
· 重慶將籌集300億元資金用於低收入群眾脫貧致富
· 回良玉:匯聚強大合力加快連片特困地區脫貧致富
· 貴州:發展職業技術教育 打造脫貧致富“直通車”
· 袁純清:抓好農民增收這件大事 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 陜西省創新扶貧機制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
· 黑龍江:十年間190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