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3月6日電(記者周蕊、朱薇)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社保基金預算納入預算管理。“我的保命錢更安全了!”群眾對此一片叫好。那麼,下一步,作為擁有世界最大的社會保障網的中國,如何讓社保基金運行得更規範、社保何時能進入“全國漫遊”時間、養老金“雙軌制”如何並軌?代表委員對此發表了看法。
納入政府預算 社保基金運行進入法制化軌道
將社保基金預算納入預算管理是一項重要的改革舉措。此前,十八大報告中也明確要求,“擴大社會保障基金籌資渠道,建立社會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制度,確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與基本養老保險的社會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基金不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是中央政府集中的社會保障資金,主要來源包括財政預算撥款、國有股減持收入、彩票公益金收入和投資收益,用於彌補今後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社會保障需要。目前社保基金總規模為1萬億元。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社保基金會副理事長沈小南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透露,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成立12年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儘量保證收益,通過配置不同資産類別分散風險,年均收益率超過8.3%,成功“跑贏”CPI。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功成教授解讀指出,社會保險基金是攸關基本民生的公共基金,將其納入政府全口徑預算並接受國家立法機關監督,不光是要維護這一公共基金的安全,同時也是落實政府責任的重要體現。
“政府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主導者,也是社會保險基金的責任分擔者和信用擔保人。”鄭功成認為,將社會保險基金納入政府預算口徑之後,可以肯定這一基金的運行信息將更加透明,運行過程會更加規範,制度也會更穩健、更安全,因此,將社保基金納入預算口徑,是優化社保制度監管的重要步驟,也是這一制度步入規範化、法制化軌道的重要標誌。
“卡隨人走” 社保“全國漫遊”有待改革攻堅
截至2012年,我國織就了世界最大的社會保障網:全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人數達到4.84億人,2012年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比5年前增長86%。社保網絡已經織就,養老金、醫保如何實現“全國漫遊”成了老百姓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
“不交保險,違反國家規定,那可不能這麼幹,可是這交了保險,回老家了這錢咋辦?”從四川來滬打工的尹萍有這樣的疑惑。由於養老和醫保“全國漫遊”尚未實現,醫保參保人員在異地往往面臨著“看病難、墊支多、報銷繁”,養老保險“轉不了”,更是讓不少流動就業人口無奈選擇“外出打工參保,辭工回家退保”。
2012年底公開徵求意見的《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中明確規定,參保人員無論是從新農保或城居保轉入職保,還是從職保轉入新農保或城居保,都將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隨同轉移,打通了新農保、城居保與職保的銜接轉換通道。
近年來,在不少地區,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跟人走”已經進行了可喜的探索。湖南省社會保險管理服務局此前承諾,在2012年內實現養老保險“跟人走”,可在全國無障礙轉移。在泛珠地區,異地就醫即時結算也有了探索,3省6市醫保機構簽訂了異地就醫合作框架協議,啟動建設區域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平臺。
全國人大代表、農民工代表劉鐘俊表示,如何讓養老、醫保實現“卡隨人走,全國漫遊”是農民工群體普遍關心的問題,“希望能早日構建和完善社會保障全國聯網機制,全面實現養老和醫保的異地轉移接續,解決2億多農民工兄弟的‘後顧之憂’。”
不同體制養老金相差49倍 “雙軌制”問題正進行頂層設計
中國社科院近日發佈《2012社會保障綠皮書》中顯示,目前我國以養老、醫療為代表的社會保險,分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企業職工、城鎮居民、農村居民等多種制度,不同養老保險制度的養老金待遇差別較大,在福建廈門的被訪者中,同一月份領取的養老金最低僅為200元,最高為10000元,相差49倍。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4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養老金雙軌制等一系列問題正在進行綜合研究和頂層設計。
“實際上,已經有一些問題在和大家討論了,比如前些時間拿出的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這都是我們整體方案的一個組成部分。”胡曉義説,“其他方案會陸續拿出來,充分讓社會各界發表意見。”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律師協會會長韓德雲認為,養老金髮放屬於二次分配範疇,必須以公平性優先。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應全面考慮、統籌協調,平衡好不同群體成員內部與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關係。養老金“雙軌制”並軌是大勢所趨,增強社保在實踐操作中的公平性與效率性,才能保障民眾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