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機構調整傳遞鮮明信號:職能轉變是最大核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1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劉錚、衛敏麗)在廣泛關注之中,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七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10日正式亮相。從中,人們不僅讀出了鐵路、食品安全等領域機構調整的突出亮點,更看到了政府職能轉變這一核心要義。

    此輪機構改革,積極回應社會的強烈關切,讓人們看到了勇於革新的堅定決心,也傳遞出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更加重視社會和諧的積極信號。特別是不再保留鐵道部,組建國家鐵路局、中國鐵路總公司,這意味著,這一長期政企合一的機構終於實現分開。而整合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成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則讓百姓看到了吃得更安全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透過此輪機構調整變動,政府職能轉變的目的清晰呈現。機構數量的減少、大部制的推行,並非簡單追求機構的合併和數量的減少,目的在於簡政放權、明確責權,改變一些機構存在的職能越位、錯位、缺位問題,解決一些機構的推諉扯皮、不作為、亂作為、陷於部門利益等弊端。

    對於老百姓而言,機構數量的多少,以及名稱、級別、職責分工的變化並不是最重要的。用一位來自基層全國人大代表的話來説,最重要的是政府辦事是不是“痛快”了,服務態度是不是變好了,這關係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

    減少行政審批,把政府從微觀經濟具體事務中解脫出來,把更多的精力用於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強化市場監管,是企業和老百姓共同的呼喚,也是防腐之策。這次提出的減少和下放投資審批事項、改革工商登記制度,將為企業的設立和生産經營創造更加寬鬆、便捷的條件,激發創業,激活經濟。

    當前我國經濟面臨轉型,社會發生深刻變化,社會事業和社會管理的“短板”亟待補齊。人們注意到,這次提出的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為的就是讓人民群眾依法通過社會組織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參與社會事務管理,有利於更好發揮主人翁精神,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方案出臺,有亮點,有深意,但必須清醒地看到,實現政府職能轉變目標任重道遠,必須充分認識到其複雜性、艱巨性,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迎難而上,才能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相關鏈結
· 國務院新組建部門將嚴格控制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
· 圖表:改革後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