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學習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主題主線,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深化改革開放,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穩中求進,開拓創新,紮實開局,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我們要深刻領會、正確把握這一總體要求,並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之中。
一是努力實現紮實開局。在黨的十八大召開後的第一年,在新一屆政府上任的第一年,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紮實開局至關重要。紮實開局至少應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經濟運行保持平穩,既不過分追求速度,也不任由速度過多下滑。換言之,在經濟增長速度上既不能衝動,也不能跌跤。
二是各項工作都要瞻前顧後、遠近結合,打好基礎、留有餘地。要樹立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眼光,結合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來考慮年度發展工作,結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來部署年度發展工作,結合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構想來謀劃年度發展工作。今年的工作要為未來幾年的發展奠定更好的基礎,清除更多的障礙,使發展之路更加寬廣、更加順暢。二是堅持以提高經濟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歸結起來,“有質量有效益的增長”內涵應當包括以下要點:(1)結構優化。從三次産業結構看,工業要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服務業要提高比重和水平,農業在産出比重降低的客觀演變進程中要鞏固和加強其基礎地位。從總需求結構看,要繼續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注重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在複雜嚴峻的國際經濟環境下努力穩定出口,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從城鄉結構看,要在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的同時,搞好新農村建設,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從區域結構看,要在保持中西部地區相對更快發展的同時,推動東部地區加快轉型升級,實現區域之間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特別是對那些特殊困難的老少邊窮地區要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與全國人民一道共同邁進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2)綠色低碳。綠色低碳發展既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今後的經濟增長要做到“上”“下”聯動,即質量效益要上去,能耗污染要下來。(3)就業增加。經濟增長應當在創造出更大價值的同時,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提高就業質量。(4)財政增收,企業增效,居民共享發展成果。沒有適當的財政收入增長,國家就缺乏宏觀調控和再分配調節的能力。沒有適當的企業效益,生産和投資活動就難以持續進行。當前更加應當強調的是,要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使經濟增長的過程不僅是創造國內生産總值的過程,更是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的過程。
三是堅持穩中求進。2013年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努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穩和進都有豐富的內涵和具體的要求。穩,一是經濟運行要總體平穩,努力實現7.5%左右的經濟增長,防止出現大起大落。二是物價總水平要穩,努力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的預期目標,特別是對關係居民基本生活的食品類價格要進行合理有效的調節。三是農業的基礎地位要穩,特別是糧食生産實現“九連增”的情況下,要毫不懈怠地抓好糧食等農業生産,努力使糧食産量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四是就業形勢要穩,既要防止出現大量下崗失業,也要避免一些地區和行業出現明顯的用工緊張,力爭全年新增就業900萬以上,使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略高於4%的較低水平。五是要保持社會穩定的大局,這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進發展的基本前提。進,就是要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上有新進展,在自主創新上有新突破,在改革開放上有新舉措,在改善民生上有新成效。我們要把穩和進作為既有區別又有聯絡的整體來把握,努力實現穩和進之間的良性互動,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四是堅持統籌兼顧、協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個涵蓋“五位一體”建設的整體,中國的發展必須走“新四化”同步的道路,我們要統籌兼顧、協同推進各項事業。(1)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新四化”相互之間是有機聯絡的,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當前的關鍵是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從各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各具特色,遵循規律,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格局,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城市地上和地下基礎設施,提高城市的管理和服務水平,防範和治理“城市病”,推動城鎮化集約緊湊、綠色低碳發展,使城鎮化成為擴大內需的巨大動力源泉,成為産業轉型升級、人民安居樂業的有效依託。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必須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努力實現農業持續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持續繁榮穩定。與此同時,要繼續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2)全面推進“五位一體”建設。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同時,要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這裡僅強調兩方面工作,一是繼續加強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進一步改變經濟與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狀況,二是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五是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要把握好幾個方面。首先,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從財政政策看,今年安排財政赤字1.2萬億元,比去年預算增加4000億元,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將從2012年的1.54%提高到2%左右,這充分體現了財政政策的積極性。繼續實行結構性減稅,重點是加快推進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擴大試點地區和行業範圍。要用好財政資金,優化支出結構,發揮最大的效益。同時,要繼續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防範和化解債務風險,積極推進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制度建設。從貨幣政策看,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量,努力在促進經濟增長、保持物價穩定和防範金融風險這三重目標之間實現平衡和優化組合。其次,搞好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産業政策上,主要是推動優勝劣汰、結構升級,鼓勵發展先進生産能力,淘汰落後生産能力,緩解産能過剩矛盾。價格政策上,主要是加強價格管理和監督,理順價格關係,促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公平競爭、結構優化,保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投資政策上,主要是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嚴格控制“兩高”和産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保持合理的投資增長,提高投資效益。土地政策上,主要是既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包括房地産市場調控對土地的合理需求,又要促進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第三,提高政策的預見性。要加強對國內外經濟走勢及其影響的預研、預測、預判,在此基礎上對經濟運行中的苗頭性問題進行必要的預調、微調。當前宏觀經濟主要指標均處於比較合理的範圍之內,下一步經濟運行的熱點問題、突出矛盾何在,要密切跟蹤、及時研判、妥善應對。
六是強化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兩大動力。改革的任務千頭萬緒,歸結起來看,今年應著力抓好三個方面。一是做好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今後一個時期改革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重大舉措,制定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二是落實好已經明確的兩大改革。這就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落實好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保障新機構順利運轉,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落實好國務院轉發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的若干意見,按照已經明確的分工,抓緊制定出臺具體的實施方案,逐步理順收入分配關係。三是在一些領域適時推出條件成熟的改革舉措。在財稅、金融、價格、醫藥衛生、國有經濟等領域,都應當不失時機地完善相關體制機制。當前對外開放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要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採取新舉措,創造新優勢,拓展新局面。要堅持穩定出口和擴大進口相結合,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相結合,提升沿海開放和擴大內陸、沿邊開放相結合,向發達國家開放和向發展中國家開放相結合。當前,要穩定和完善外貿政策,妥善應對貿易摩擦,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優化國內投資環境,穩定利用外資規模,引導外資更多投向符合結構調整方向的新興産業、服務業和中西部地區;支持企業對外投資,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
當前,我國的發展已經到了必須依靠創新驅動、增強創新動力的階段。要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確立企業作為科技創新主體的作用。今年國家要繼續擴大科技投入,並採取措施鼓勵國有、民營和大、中、小等各類企業增加研發支出,切實用好資金,提高科技成果産出和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的效率。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機制,完善支持科技發展的各項政策,加快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戰略性新興産業重大工程,強化基礎研究、前沿技術和社會公益技術研究,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撐和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