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及解讀>> 對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議
 
如何完善和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29日 09時51分   來源:國研室

    社會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調節社會分配的一項基本制度。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基本形成,社會保障事業取得顯著成就,但要真正實現社會保障全民覆蓋,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任務還很艱巨。為此,《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了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總方針、總原則和重點任務,總的方針是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總的原則是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重點任務是做好如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

    在完善企業社會保險制度的同時,積極穩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實行單位與個人繳費、統賬結合的基本制度,建立基本養老金待遇與繳費長短、多少緊密聯絡的激勵機制,實行適合機關事業單位特點的補充養老保險辦法,實現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各項社會保險制度的有效銜接,實現新老制度的平穩過渡。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把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整合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把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整合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城鄉居民在這兩項基本制度上的平等和管理資源上的共享。堅持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以更好地發揮社會統籌的調節互濟作用,逐步做實個人賬戶以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進一步統一規範養老保險制度,實現養老保險關係在全國範圍順暢轉移接續,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員和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

    二、建立社會保障待遇確定機制和調整機制

    研究確定社會保障待遇水平的科學方法,實現社會保障待遇的正常調整,使保障水平持續、有序、合理增長。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堅持和健全“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機制。在全面實施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基礎上,穩步提高基礎養老金待遇水平,並向高齡老人傾斜。逐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推進居民醫保、新農合門診醫療費用統籌,逐步將門診常見病、多發病納入保障範圍。在提高整體水平的同時,處理好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障待遇關係。

    三、確保社會保障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這是一項十分緊迫而艱巨的任務。社會保險基金關係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是參保人員的養命錢和保命錢。既要確保各項待遇當期支付和基金安全,切實加強基金監督,又要加快建立社會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制度,拓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渠道,探索新的基金投資運營方式,努力實現保值增值。擴大和開闢新的社會保障資金籌資渠道,建立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進一步充實已經建立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以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實現社會保障基金的長期平衡。

    四、完善社會救助體系

    繼續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實現醫療救助城鄉統籌。增加城市和農村低保補助金,提高優撫對象補助標準。加快發展以養老服務為主的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事業,推動高齡老人津貼制度全覆蓋,探索建立老年護理保險制度,推進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相互銜接和共同發展。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完善孤兒保障制度,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五、提高社會保障服務管理水平

    進一步理順社會保障行政管理體制,建立與統籌層次相適應的社會保險經辦管理體制,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種管理資源。加強基層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建設和信息化建設,規範和優化社會保障管理服務,推進標準化建設,實行精確管理,全面推行社會保障卡,努力為城鄉所有參保人員“記錄一生,保障一生,服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