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及解讀>> 對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議
 
如何積極穩妥地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29日 10時15分   來源:國研室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滿足人民群眾公益服務需求的任務更加艱巨。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國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一些事業單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機制不活;公益服務供給總量不足,供給方式單一,資源配置不合理,質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務的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監督管理薄弱。這些問題影響了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通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加以解決。

    2011年下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事業單位改革要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的要求,以促進公益事業發展為目的,以科學分類為基礎,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核心,總體設計、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先行試點、穩步推進,進一步增強事業單位活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和經濟社會發展對公益服務的需求。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確、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基本服務優先、供給水平適度、佈局結構合理、服務公平公正的中國特色公益服務體系。今後五年的階段性目標是,在清理規範基礎上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産經營活動事業單位的改革基本完成,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會保險、財稅政策和機構編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顯進展,管辦分離、完善治理結構等改革取得較大突破,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的制度環境進一步優化,為實現改革的總體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按照事業單位改革《指導意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重點抓好以下六項工作:

    第一,科學劃分事業單位類別。這是改革的基礎和切入點。要在清理規範基礎上,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的、從事生産經營活動的、從事公益服務的三大類別。同時,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的不同,細分從事公益服務的單位,把主要承擔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把主要承擔一般性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

    第二,推進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要嚴格認定標準和範圍,承擔行政職能的認定依據為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政策規定。要區分情況實施改革,結合探索實行大部門體制,能轉職能的不轉機構,確需轉機構的調整為內設機構,必須單獨設置的按照精簡效能原則設置。要確保“兩個不突破”,即不突破現有各級政府機構限額、不突破現有人員編制總額,防止出現新的膨脹。

    第三,推進從事生産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要推進轉企改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深化改革,轉換機制,逐步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同時要完善過渡政策,在五年過渡期內國家給予適當保留原有稅收等優惠政策,原有正常事業費繼續撥付。做好離退休人員的待遇和醫療保障等方面的接續,確保待遇水平平穩銜接。

    第四,推進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改革。這是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改革的長期任務,也是改革總體目標的主體內容。一要改革管理體制。要轉變政府職能,創新行政主管部門對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減少微觀管理和直接管理,強化制定政策法規、行業規劃、標準規範和監督指導等職責,進一步落實事業單位法人自主權。要探索管辦分離,對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把不宜由政府行使的職責分離出去,把必須由政府履行的職能保留下來並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解決目前政府部門直接舉辦和管理事業單位,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等問題。要逐步取消事業單位行政級別。二要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要落實事業單位法人自主權,提高運行效率,確保公益屬性。對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要探索建立理事會、董事會、管委會等多種形式的治理結構。作為一種新的運行模式,要在先行試點基礎上逐步推進。三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以轉換用人機制和搞活用人制度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為重點,建立權責清晰、分類科學、機制靈活、監管有力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四要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要以完善工資分配激勵約束機制為核心,結合規範事業單位津貼補貼實施績效工資,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學校、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工作。五要推進社會保險制度改革。要完善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政策,逐步建立起獨立於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險體系。要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建立職業年金制度,保持待遇水平平穩銜接。統籌考慮企業、事業單位、機關離退休人員養老待遇水平。六要加強對事業單位的監督。建立健全事業單位績效考評、信息披露、社會公示和聽證等各項制度,加強審計和輿論監督,進一步實現監督主體多元化、監督方式多樣化、監督內容更全面,確保事業單位不偏離公益目標。七要全面加強事業單位黨的建設。

    第五,大力發展民辦公益事業,構建公益服務新格局。按照構建提供主體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樣化的公益服務新格局的要求,充分發揮好政府、社會和市場三個角色的作用。一要強化政府“保基本”的責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優先發展關係基本需求的公益服務,加快發展農村、欠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公益事業,切實保障廣大農民和城市低收入群體就醫、上學等公益服務需求。二要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有利於擴大公益服務供給總量,也有利於促進事業單位改革創新。要完善相關政策,推進公平準入,對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的,在設立條件、資質認定、職業資格與職稱評定、稅收政策和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同事業單位公平對待。三要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為社會資本投資創造良好環境,推動相關産業加快發展,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第六,完善支持公益事業發展的財政政策。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財政體系,著力構建財政支持公益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形成多渠道籌措資金髮展公益事業的投入機制。要改革和完善財政支持方式,按照國家政策和以事定費的原則,對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實行不同的財政支持辦法。要推進預算管理、政府採購和國有資産管理等相關改革,確保財政資金和國有資産使用規範、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