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客觀總結了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也深刻分析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一、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依然艱難曲折,需求動力減弱和成本推動共同作用,我國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大。一是國際經濟形勢依然錯綜複雜充滿變數。世界經濟低速增長的態勢仍將延續,主要經濟體總需求仍然疲弱,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各國都加強了對本國市場的保護,全球貿易面臨下行的巨大風險。二是國內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2012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速比去年回落3.9個百分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均值低於歷史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我國製造業整體上增速減緩。雖然近期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有所回升,但經濟企穩的基礎還不夠穩固,必須做長期應對困難的準備。三是三大需求動力減弱。繼續提高投資率已經沒有空間,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進口和出口的增速都有所回落。四是企業生産經營仍比較困難。企業效益持續下滑,生産經營困難加劇。企業綜合生産成本持續上升,傳統競爭優勢減弱,而企業轉型和創新發展又面臨技術、人才和機制等因素的制約。
二、結構調整任務十分艱巨
近幾年我國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在當前經濟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暴露出更多的問題,經濟結構調整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一是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問題突出。在工業領域,我國以傳統産業為主,新興産業並未發展起來,低水平重復建設和低價競爭比較嚴重,産能過剩問題突出,我國産能利用率低於國際通常水平約10個百分點。二是産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目前我國産業技術水平整體偏低,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尚不健全,缺少自主知識産權和名牌産品,新興産業帶動作用還不強。三是三次産業結構不合理。第一産業基礎不穩,第二産業核心競爭力不強,第三産業發展不快的問題仍然突出。特別是服務業發展長期滯後,結構不合理,生産性服務業水平不高,生活性服務業有效供給不足,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後,服務業國際競爭力不強。
三、農業基礎地位不夠牢固
一是現代農業建設任務艱巨。現代農業建設的資源環境約束將長期存在並日益增強,農業生産經營將進入一個明顯的成本上升時期,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緊缺日益成為突出矛盾,農業副業化、農民兼業化、農村老齡化、村莊空心化將日益明顯,農業的自然風險明顯加大。二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産品供給的任務更加艱巨。農産品供求關係一直處於緊平衡狀態,有些重要農産品自給率不斷下降,隨著人口總量增長、城鎮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農産品的工業及能源用途拓展,全社會對農産品數量、質量、品種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農産品需求將呈長期增長趨勢,基本保障農産品總量平衡、結構平衡和質量安全的壓力越來越大。三是農民增收的基礎很不牢固。農民家庭經營的生産成本在不斷上升,農民創業和擴大生産面臨資金、技術、人才短缺的困難,農民向非農産業轉移就業仍面臨較多障礙。四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滯後。投入的農村基礎設施存在著建設等級低、缺乏有效管理養護機制等問題。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保障的水平與城鎮仍存在較大差距。
四、財政收支矛盾比較突出
一是財政收入增速放緩。隨著經濟增長速度放緩,2012年以來財政收入增幅明顯回落。根據財政部數據,2012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12.8%,增幅較2011年的248%低12個百分點。二是政府剛性支出增加。2012年全國公共財政支出比上年增長15.1%。儘管財政收入增幅回落較大,但民生等重點支出仍然得到切實保障。在經歷了前幾年高速增長以後,我國財政收入增速未來幾年可能將有所放緩。但財政支出特別是民生領域支出增長的剛性較強,未來對結構調整、生態環保、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還要加大,因此今後幾年財政收支矛盾可能將比較突出。此外,我國部分地方政府債務較重。一些地方特別是市縣政府性債務較重,償債壓力較大,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五、民生領域面臨很多挑戰
教育領域存在一些熱點和難點問題。如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現象、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應試教育”傾向、隨遷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高考改革等問題,對這些問題社會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十分強烈。就業形勢更趨複雜。隨著經濟中速增長成為常態,就業總量壓力將繼續加大,結構性矛盾將更加突出,就業任務更加繁重。部分地區、企業用工需求與勞動力供給存在結構性失衡,企業“招工難”與勞動者“就業難”並存。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農業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失業人員再就業,以及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就業難度依然很大。收入分配領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主要是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規範,隱性收入、非法收入問題比較突出,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呈現居民收入佔比下降趨勢,宏觀收入分配格局有待優化。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城鄉社會保障發展還不平衡,廣大農村地區社會保障發展嚴重滯後,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蓋面比較窄;城鄉間、不同群體間社會保障待遇差距仍然較大,矛盾比較突出;人口老齡化加快,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大部分空賬運行,社會保障長期資金平衡和基金保值增值壓力加大;醫藥衛生事業面臨新的問題,總體發展水平與人民群眾健康需求及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適應的矛盾仍比較突出。衛生發展總體上仍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醫療資源尤其是優質資源仍嚴重短缺,城鄉和區域衛生發展不平衡,公共衛生、基層和農村醫療衛生薄弱,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亟待解決。
六、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
一是市場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發展的動力與活力仍不足;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和環保收費機制尚未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制體系和執行體系尚不完善。二是非公經濟發展的環境有待改善。一些地方對非公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重視程度不夠,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十分突出,企業稅費負擔依然偏重,“玻璃門”、“彈簧門”等阻礙著非公經濟準入政策的落實。三是財稅體制改革需要加快。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還不夠清晰,預算完整性和透明度有待提高,稅制結構不盡合理,民生和公共服務方面支出偏低。
七、政府改革和建設需要加強
我國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經過近年來的改革完善,取得了重要進展。但與當前不斷發展變化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適應的方面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是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政府在部分領域存在“缺位”和“越位”的行為,特別是公共産品和服務提供不足、社會管理比較薄弱。公共資源和社會資源向各級政府過度集中。二是政府效率需要提高。各級政府部門職能交叉、權責脫節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精簡機構、提高效能的任務還很艱巨。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事業單位改革推進緩慢,改革步伐相對滯後。三是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由於監督制約機制尚不完善,導致消極或腐敗現象,濫用權力、權錢交易、官商勾結等腐敗現象屢見不鮮,在一些領導幹部中發生的以權謀私、貪污賄賂等腐敗案件影響惡劣。此外,在依法行政、政府管理方式創新、行政效能、行政成本控制、政風建設等方面,也存在許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