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公民>> 服務資訊
 
《2008-2009年度中國百姓創業致富調查報告》發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20日   來源:央視國際

    2009年8月19日,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與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聯合發佈《2008-2009年度中國百姓創業致富調查報告》。此份報告調查過程涉及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北和西南六大區域的30個省、市、自治區,最終獲取有效問卷3306份,調查採取分群隨機抽樣,利用結構式問卷、面對面訪談的方式進行,對象包括正在或者曾經創辦過企業的人,調查結果反應出了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百姓創業致富的新特徵。

    誰在領跑創業?

    200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使就業問題成為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關鍵問題,失業率增加,農民工大量返鄉,大學生就業難度加大。調查報告在此背景下,對百姓創業主體做了多角度分析,描繪出了百姓創業致富領跑者的清晰輪廓。

    男性為主、女性創業比例在提升

    2006-2007年,我國創業者的男女比例為74.24%和25.76%。但2008-2009年度,男性創業者的比例下降到72.96%,而女性創業者上升至27.04%。進一步對比之前的相關數據,可得出不同年代,創業者主體還是男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女性創業者的比例在逐年提高。

    年輕、高學歷創業者逐漸增多

    在創業年齡的選擇上,26-35歲仍然是最佳時期,報告中49.73%的調查者在此年齡段創業;其次是36-45歲和18歲-25歲兩個年齡段,分別佔樣本總量的25.72%和18.39%,創業群體的年輕化趨勢越發明顯。

    與2007-2008年的調查報告相比,創業者主體並未發生顯著性變化,但其中高學歷的創業者有增多的趨勢。此次報告顯示,本科生創業比例和研究生創業比例分別佔樣本群體的20.46%和4.33%,而2007-2008年度的數據為16.67%和3.25%,兩項指標均呈現上升趨勢。

    企業僱員創業領先

    企業僱員是創業者的主體,為樣本總量的38.84%,農民以24.65%居次席。同上年度相比,農民和無職業者所佔比重在減小,學生參與創業的人數略有增加。

    個人消費服務業:現階段創業者的優選行業

    報告顯示,在2000-2009年這一時期,個人消費服務業創業的人數有較大增加,佔樣本總量的17.71%,成為現階段我國創業者的優選行業。同時,公共服務業的發展趨勢較為明顯。在創業行業中的比例,從1990-2000年間的1.65%上升至2000-2009年間的4.23%,增長較為迅速。總體看來,對比于種植、養殖及加工行業,服務業的發展趨勢較為明顯。

    在資金投入上,公共服務業進入門檻是最低的,創業資金投入在1萬元以下的企業比重遠高於其他行業産業。基礎服務業和個人消費服務業初期投資大部分在5-10萬之間,而工業加工業(30萬元)以及農産品加工業(10萬元)的資金進入門檻最高,創業初期投資在1萬元以下的企業極少。

    大學生:優秀的創業群體

    大學生創業者的創業動機更多涉及到個人的工作經驗以及成就感的追求,分別佔據樣本總量的21.19%和15.37%。而生存問題的影響較小,僅為樣本總量的9.10%。絕大多數大學生創業者都是基於對個人能力的考慮進行創業。客戶資源、工作經驗和人脈關係是首要考慮因素;在資源積累方面:經驗、渠道和技術也成為他們賴以依存的關鍵優勢。

    對比于其它類型的創業者,大學生群體的創業年齡更多地集中在了18-35歲期間;他們主要通過合夥集資的方式,創辦私營和股份制企業;他們主要活躍在基礎服務業(通信、信息)和生産服務業(物流、電子商務、金融、仲介諮詢)上,而在農業上的比重明顯偏低。

    大學生群體創業的成功率相對較高,失敗的原因主要是資金和市場競爭因素,其次是經營管理不善和産品、技術落後,而排位偏後的原因“項目選擇錯誤”的比例(3.54%)明顯低於樣本總體比例(15.85%)。

    金融危機誰主沉浮?

    2008年9月來,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對我國百姓創業的環境也産生了影響,創業者感受到了經濟寒冬給企業帶來的陣陣寒意。金融危機到底對中國的百姓創業活動帶來了哪些衝擊?創業者應該怎麼面對挑戰與機遇,在危機中尋找轉機,確立生存之道?報告對上述問題做了一一回答。

    金融危機的衝擊波

    調查涉及的3306樣本中,大部分創業者認為金融危機對自身企業存在影響,佔樣本總量的62.54%。而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企業中,外部環境受到影響比較大的為股份制企業和私營企業;從行業所屬看個人消費服務業所佔比重最大(18.42%),農業受影響程度極小。與大部分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企業並存,也有極少數創業者認為金融危機對於自身企業沒有影響,這一比例僅為樣本總數的13.65%。調查結果顯示,那些資金規模在20萬以下、員工不足20人的企業所受衝擊相對較小。

    企業外部環境風雲突變

    金融危機加劇以來,企業外部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國內國際經濟環境均出現變局,對企業的發展造成影響。在風雲突變的外部環境下,産品需求下降、利潤減少、融資越發睏難、很多出口業務的終止使企業被迫轉內銷。

    不同企業受到的衝擊存在差異性。對於不同性質的企業,股份制企業外部環境變化最大;對於不同行業的企業,基礎服務業外部環境變化最大,加工業其次,農業受影響程度極少。

    危機下的挑戰與機遇

    金融危機讓近半數以上的企業出口減少,但企業出口減少的降幅最多不超過30%。大部分企業的利潤率受到直接影響,利潤下降幅度多在20%以下,極少數的企業利潤下降率超過50%以上。為減少金融危機帶來的傷害,不少企業通過裁員減薪等方法來減少成本,但研究發現,受金融危機影響的國內企業裁員規模多在50人以下。其中,約40%的企業在危機來臨時並沒有進行裁員,而70%以上的企業即便裁員也不超過10人,裁員較多的企業,所佔比例極少。

    但歷次危機都是産業重組的起點,危機總是會帶來資産重組、並購的機會。商品價格下降,有利於緩解國內通脹壓力;加大技術引進力度,可促進産業結構調整。研究發現在金融危機帶來的機遇方面,創業者最為認可的是對企業流程的改進與組織、企業管理的改善方面。

    危機下的生存能力

    金融危機引起的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使企業的生存能力經受了一次考驗。本次調查將影響企業生存能力的因素分為五個方面:環境因素、資源因素、組織因素、戰略因素以及企業家個人因素。結果表明,創業者認為它們對企業的生存影響都是正面的,而數據對比顯示,資源因素的影響最大,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相比于無形資源(包括聲譽、組織、技術等),創業者認為有形資源(包括原料、設備、場地等)更加能夠影響企業的生存能力。而戰略因素對企業的生存能力影響最弱。

    企業家個人因素在不同性質的企業中體現出的差異性最為明顯,也是提高企業生存能力的關鍵因素。對於企業家的作用方面,調查將其分為17個方面,結果顯示創業者對企業家的作用持正面評價。而他們最為重視的企業家能力是制定“正確的公司戰略”,其次是企業家應該擁有“很強的團隊合作能力”。相對而言,創業者認為最不重要的能力是企業家能夠“找到合適的投資人”。

    危機中的變局

    金融危機對企業的震蕩還在,但創業者對於未來市場的恢復抱以比較樂觀的態度,絕大多數創業者認為自身企業能在未來兩年內恢復到正常水平,這一比例佔樣本總量的70.16%。參與調查的創業者同時表示,金融危機也為企業帶來了機遇,最主要的體現在有助於改進企業流程和組織、改善管理方面。而且創業者普遍期待通過內部節約成本、擴大市場規模、改善企業管理以及提高産品質量;外部靠政府採取有利的幫扶措施,改善融資環境、政策支持以及稅收優惠等,共同促進,渡過難關。

    作為國內唯一的百姓創業致富調查報告,連續四年的發佈,不僅填補了百姓創業研究領域的空白,也迎合了“以創業帶動就業”,“鼓勵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的形勢。同時,報告展現的第一手數據與專業分析,也將會對政府和相關研究機構的工作、百姓創業實踐發揮啟迪與指導作用。

 
 
 相關鏈結
· 2008年全民閱讀活動情況調查報告公佈
· 人民銀行發佈2009年二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報告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