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博物館裏過大年”成為新年俗

2019-02-28 08:51 來源: 文物局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博物館裏過大年”成為新年俗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

問:今年春節期間,參觀博物館成為老百姓過年的新年俗、新風尚,您如何看這一現象?

答:“博物館裏過大年”成為老百姓歡度新春的重要選擇,這既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節日休閒理念和方式轉變,也體現出博物館日益走入百姓日常生活、成為公眾文化生活必需品的新常態。今年春節長假,在各級文物部門組織部署下,全國數千家博物館推出上萬場精彩活動。如北京多家博物館舉辦新春民俗文物展,營造首都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吉林110家博物館舉辦159項豬年文化題材展覽,開展各項活動1337場次;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博物院面向廣大青少年開展主題宣傳活動,策劃“薦福文化大廟會”,全省博物館春節參觀人數達1196萬人次;成都武侯祠博物館7天接待觀眾83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30%。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統計,遊客在春節期間參觀博物館的比例高達40.5%。

博物館火熱的背後,既體現了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産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也得益於博物館展覽教育水平和管理服務意識的不斷提升。舉一個例子,今年大年初一,由於觀眾自發熱情地在博物館門口排起長隊,已經安排閉館的成都博物館臨時決定開館,工作人員迅速集結到崗,重新開館並延時至晚上8點。當然,我們也注意到,春節期間一些博物館因為觀眾爆滿,有的保障服務措施沒有及時跟上,觀眾參觀體驗變差,文物部門和博物館還需要進一步總結經驗,不斷調整完善。我們歡迎更多的觀眾朋友到博物館裏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也支持鼓勵更多的博物館大膽探索實踐,不斷豐富節日文化內涵。

問:近年來博物館事業快速發展,“博物館熱”持續升溫,人民群眾也對博物館服務有新期待,對此您怎麼看?

答:博物館是為社會及社會發展服務的公共機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獨特地位和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博物館體系建設更加完備,全國博物館總數已達5136家,博物館免費開放深入推進,公共服務效能顯著提升。“博物館熱”,既是中國博物館人期盼已久的夢想,也是全社會文明進步的共同成果。

國家文物局和各級文物部門把“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博物館建設發展的方向,通過組織開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遴選推介、“5·18國際博物館日”宣傳,指導“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博物館及相關産品與技術博覽會”等活動,引導、鼓勵博物館推出更多文化精品。我國博物館積極回應社會需求和期待,努力優化和拓展服務新模式,如啟動網上預約,簡化入館程序,嘗試錯峰甚至夜間開放,由公眾“下訂單”決定博物館舉辦的部分展覽,通過流動展覽、數字化展覽擴大服務覆蓋範圍,積極參與文化扶貧、鄉村振興等惠民工程。全國博物館每年舉辦2萬多個展覽,從2015年起每年新增1億入館人次,2018年參觀人數超過10億人次,博物館觀眾結構日益多元,未成年人、低收入群體、農民工、村鎮居民參觀博物館熱情高漲。每年舉辦20余萬次教育活動,青少年利用博物館學習的長效機制逐步形成。全國博物館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得到全社會乃至國際博物館界的肯定和高度評價。博物館社會功能和價值得到體現,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已經成為人民嚮往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鼓勵博物館開展各種探索和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講好“中國故事”,提升服務效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對於在探索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苗頭和傾向,要冷靜思考和對待。在開放管理方面,觀眾超出博物館承載能力影響文物、觀眾安全的問題,各級文物部門要根據博物館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施策、加強管理和指導,要深刻汲取巴西國家博物館火災事故教訓,把文物安全作為一切工作的底線、紅線和生命線。在文化創意産品開發方面,要認識到這既是博物館積極創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更是博物館研究、收藏、保護、展覽、教育和文化傳播功能的延伸。博物館開展文化創意産品開發和舉辦大型活動,要堅持社會效益第一原則,圍繞博物館的基本職能,結合博物館的藏品資源,堅守博物館的邊界和底線,避免過度商業化、泛娛樂化傾向。

問:當前,博物館已經“火起來”了,社會關注度和影響力空前提升。在此背景下,博物館應當如何抓住機遇,順勢而上,真正實現由“火起來”向“活起來”的轉變?

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文物“活起來”,就要讓文物的價值內涵活起來,成為國與國相通、民與民相親的“通用語”;讓文物的思想文化活起來,成為世界認知中國、中國交往世界的“解碼器”;讓文物的多元之美活起來,成為文化再創造、藝術再發展的“營養源”;讓文物的精神品格活起來,成為構築中國精神,增強中國力量的“動力泵”。對於博物館來説,必須緊扣機構定位和功能,在提供高質量的文化供給上下功夫,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要強化保護職能。博物館首先是文化遺産的保存機構,保護是利用的基礎和前提,絕對不能弱化或淡化文物保護之責。尤其是遺址類、古建類博物館,本身是文保單位,在組織重大型活動或搭建臨時性設施設備時,應符合文物保護的相關規定和要求。要樹立安全風險防範意識,制定應急安全預案,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基礎上做好開放服務工作。

要夯實研究基礎。文物是連通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博物館要加強對文物所蘊含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價值的詮釋與解讀,以物證史、讓文物説話,通過文物來傳遞核心價值觀、弘揚正能量,通過創意來挖掘和展示文物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透過價值來回歸初心,將優秀傳統文化和美好生活時代相融相通,提升人民生活品質。

要優化服務供給。博物館是重要的文化傳播機構和社會教育機構,觀眾參觀博物館的目的,不單純是文化休閒娛樂,更重要的是獲取知識、了解歷史、實現自我增值。展覽和教育活動是博物館文化供給的主要方式,博物館應當積極探索用文物講好“中國故事”的有效方式,策劃讓老百姓願意看、看得懂的展覽項目,舉辦針對不同年齡、不同群體、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使更多的公眾在博物館獲得教益,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要拓展傳播渠道。依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加強博物館網上展覽、網絡課堂建設,擴大博物館文化供給的輻射範圍;加強媒體合作,推出更多像《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説話》《贏在博物館》《博物館之夜》等優秀博物館節目,增強博物館文化影響力,讓更多地公眾了解博物館、走進博物館。

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美好生活的號召,面對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面對公眾日益多樣化、個性化的文化需求,我們的博物館還任重而道遠。國家文物局正在研究制定關於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從立足職能定位、加強分類指導、優化教育保護職能、拓展利用途徑、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謀劃新時代博物館事業發展路徑,努力促進博物館實現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郭曉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