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摘要)

1999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1999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已經2000年5月19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務會議通過,現予公佈。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  解振華     

2000年6月1日   



目  錄


水環境

海洋環境

大氣環境

聲環境

工業固體廢物

輻射環境

耕地/土地

森林/草地

生物多樣性

氣候變化與自然災害


1999年,中國政府加大了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力度,繼續採取拉動內需的積極財政政策,增加了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投入,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的方針,強化環境綜合整治,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和重點城市環境質量按功能達標工作取得較大進展,滇池和巢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完成階段任務,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全國環境污染惡化趨勢總體上開始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地區和城市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據環境監測結果統計分析,全國環境形勢仍然相當嚴峻,各項污染物排放總量很大,污染程度仍處於相當高的水平,一些地區的環境質量仍在惡化,相當多的城市水、氣、聲、土壤環境污染仍較嚴重,農村環境質量有所下降,生態惡化加劇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區生態破壞的程度還在加劇。


水 環 境


狀 況

中國主要河流有機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遼河、海河污染嚴重,淮河水質較差,黃河水質不容樂觀,松花江水質尚可,珠江、長江水質總體良好。主要湖泊富營養化嚴重。

主要水系

長江流域 幹流水質良好。31個水質監測斷面主要污染指標均達到Ⅱ至Ⅲ類水質。主要一級支流漢江達Ⅰ至Ⅱ類水質;嘉陵江達Ⅱ至Ⅲ類水質,湘江、資江、沅江和澧水4條河流達Ⅱ至Ⅳ類水質。

三峽庫區7個水質監測斷面中,5個斷面為Ⅱ類水質,2個斷面為Ⅲ類水質。

黃河流域 面臨著水資源短缺和水體污染的雙重壓力。1999年黃河累計斷流42天,比上年減少95天。114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Ⅰ至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18.4%,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63.1%。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類等。主要支流汾河、渭河、伊洛河、小清河污染嚴重。

珠江流域 水質總體良好。42個水質監測斷面中,幹流Ⅲ類、Ⅳ類水質斷面各佔50.0%,西江87.0%的斷面為Ⅱ類水質,北江各斷面為Ⅱ至Ⅲ類水質,東江90.0%的斷面為Ⅱ類水質,幹流廣州段污染相對較重。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等。

松花江流域 處於中等污染水平。幹流17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Ⅱ至Ⅲ類水質斷面佔17.6%,Ⅳ類佔70.6%。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

淮河流域 幹流基本以Ⅲ類水質為主,支流以Ⅳ類至劣Ⅴ類水質為主,河流省界斷面以Ⅴ類及劣Ⅴ類水質為主。1999年度因降雨量偏小,水質略差于上年。

淮河流域的79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達56.2%,符合Ⅳ類水質達43.8%,主要污染指標為非離子氨(氨氮)和高錳酸鹽指數。

海河流域 污染嚴重。171個水質監測斷面中,符合Ⅰ至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41.5%,Ⅳ類比例為8.8%,Ⅴ類及劣Ⅴ類比例為49.7%,主要污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非離子氨等。

遼河流域 污染嚴重。52個水質監測斷面中,劣Ⅴ類佔69.3%(幹流15個斷面中劣Ⅴ類比例高達86.7%),渾河瀋陽段、大遼河鐵嶺段和太子河鞍山段污染尤為突出。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石油類和氨氮。

浙閩片河流 浙閩片河流總體水質良好。水質達到或優於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的河段佔71.0%,其中,Ⅰ類水質為6.0%,Ⅱ類水質為24.0%,Ⅲ類水質為41.0%。在29.0%的污染河段中,Ⅳ類水質為16.0%,Ⅴ類水質為9.0%,劣Ⅴ類水質為4.0%。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金華江和衢江污染相對較重。

內陸河流 內陸片河流污染較輕,93.0%的評價河段水質達到或優於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其中,Ⅰ類水質的河段佔17.0%,Ⅱ類水質42.0%,Ⅲ類水質34.0%;7.0%的污染河段中,Ⅳ類水質的河段佔5.0%,Ⅴ類水質佔2.0%,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揮發酚等。

城市河段 流經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141個國控城市河段中,36.2%的城市河段為Ⅰ至Ⅲ類水質,63.8%的城市河段為Ⅳ至劣Ⅴ類水質。其中,47個環保重點城市(直轄市及省會城市、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重點旅遊城市)的典型水域中,19.2%的水域為Ⅱ類水質,14.9%為Ⅲ類水質,25.5%為Ⅳ類水質,10.6%為Ⅴ類水質,29.8%為劣Ⅴ類水質。華東地區和長江、黃河沿岸城市地表水因地表徑流較大而水質較好,海河、遼河等沿岸的城市地表水水質較差。

各城市典型水域仍以氨氮和有機污染為主,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等。

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輕順序為:遼河、海河、淮河、黃河、松花江、珠江和長江。與上年相比,海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比例下降約10個百分點;淮河因徑流量偏小導致有機污染加重;黃河干流水質略有好轉;珠江水質略變差;長江、松花江和遼河水質變化不大。

大型淡水湖泊

太湖流域 全湖處於中富營養狀態。101個水質監測點中,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65.4%,Ⅱ至Ⅳ類水質斷面比例僅為34.6%。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總氮和高錳酸鹽指數。

滇池流域 富營養化依然嚴重。13個水質監測點均屬劣Ⅴ類,氮、磷污染十分突出,從高錳酸鹽指數和生化需氧量兩項指標看,其水質分別達Ⅳ類和Ⅴ類。

巢湖流域 1999年底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後,營養狀態指數有所下降,但仍屬富營養狀態。湖體11個水質監測點中,7個屬Ⅴ類和劣Ⅴ類水質。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總氮。

其它大型淡水湖泊 洱海水質良好,博斯騰湖、鏡泊湖、松花湖、興凱湖水質尚可,洞庭湖、洪澤湖水質較差,白洋淀污染較重。

大型水庫

北京密雲、遼寧大伙房、天津于橋、湖北丹江口、合肥董鋪、青島嶗山、煙臺門樓、漢中石門和杭州新安江9座大型水庫中,于橋、董鋪和嶗山水庫為Ⅲ類水質,其它6座水庫為Ⅱ類水質,大型水庫水質總體良好。新安江、丹江口和密雲水庫處於貧營養狀態,其它6座水庫處於中營養狀態。

九座大型水庫相對污染程度由重至輕順序為:董鋪、于橋、嶗山、石門、門樓、大伙房、密雲、新安江、丹江口。與上年相比,大型水庫水質變化不大。

地下水

我國地下水資源分佈地區差異明顯,南方水資源豐富,北方水資源貧乏。部分地區過量開采地下水,水位連續下降,已引起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縫和海水入侵等環境地質問題,並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1999年由於降水量偏少,北京、山東、河南、內蒙古、安徽、廣東和廣西七個省(市、自治區)主要城市地下水水位以下降為主;吉林省、上海市、浙江省和四川省地下水水位以上升為主;陜西、甘肅、江蘇和西藏主要城市地下水水位有升有降。全國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局部地區的部分指標超標,主要污染指標有礦化度、總硬度、硝酸鹽、亞硝酸鹽、氨氮、鐵和錳、氯化物、硫酸鹽、氟化物、pH值等。地下水水質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趨勢。

廢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1999年,全國工業和城市生活廢水排放總量為401億噸,比上年增加6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197億噸,比上年減少4億噸;生活污水排放量204億噸,比上年增加10億噸;生活污水排放量首次超過工業廢水排放量。廢水中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1389萬噸,其中工業廢水中COD排放量692萬噸,生活廢水中COD排放量697萬噸。

1999年,我國工業廢水處理率(含縣及縣以上工業和重點鄉鎮工業污染源)為87.2%,與上年持平;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66.7%,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縣及縣以上工業廢水處理率和排放達標率為91.1%和72.1%,比上年分別提高了2.9和5.1個百分點。

措施與行動

《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開始實施 在新聞媒體公佈了上述兩流域重點污染源名單,加強輿論監督。其中海河流域1591家重點污染源中,811家已經完成了治理任務,待驗收149家,235家污染治理設施正在建設,未動工98家,停産298家;遼河流域707家重點污染源中,394家已經完成了治理任務,待驗收14家,92家污染治理設施正在建設,未動工126家,停産81家。

滇池流域污染源達標排放 為確保“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舉辦成功,國務院《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中確定了1999年5月1日前所有重點污染源達標排放、滇池景觀明顯改善的治理階段目標。到當年4月底,全流域日排廢水100噸以上的144家重點污染源中,有142家完成治理任務,另2家被責令停産治理,實現了“規劃”的要求;滇池草海底泥疏浚一期工程已完成,疏挖面積2.88平方公里,共疏挖底泥424萬立方米;流域內已建成4座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為36.5萬噸/日。

巢湖流域污染源達標排放 到1999年底,全流域日排廢水量100噸以上的109家重點污染源中,治理達標的90家,破産、轉産、搬遷的18家,污染治理設施調試1家,達標率為99%。


海洋環境


1999年,我國近岸海域海水污染嚴重,近海環境狀況總體較差,海洋環境污染惡化的趨勢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狀 況

近岸海域水質

我國近岸海域東海污染最重,其次是渤海、南海、黃海水質相對較好。

據近海368個站位的監測結果,1999年中國近岸海域以劣四類和二類海水為主,分別佔31.5%和28.5%;一類海水佔14.7%,三類佔10.3%,四類佔15.0%。主要污染指標是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部分海域石油類和化學需氧量超標率較高,局部海域重金屬鉛超標。

四大海區中,劣四類海水測點比例最高的是東海海區,達53.0%;其次是南海海區,佔其測點數的34.7%;渤海佔18.6%;黃海佔18.2%。

沿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上海、浙江、廣東等省市近岸海域污染較重,海南、山東等省近岸海水水質相對較好。

赤潮

1999年,中國海域共記錄到15起赤潮,比1998年減少7起。15起赤潮中,以7月13至21日發生在遼東灣的夜光藻赤潮面積為最大,達6300平方公里,持續9天。赤潮生物仍以甲藻類為主。1999年的赤潮未造成人員中毒事件。

廢水和主要污染物接納量

1999年,中國近海接納工業廢水量為36.6億噸,比上年減少3.2億噸。其中渤海5.6億噸,黃海7.1億噸,東海14.8億噸,南海9.2億噸。

1999年,中國近海接納廢水中化學需氧量為111.1萬噸,佔工業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的16.1%,比上年減少29.3萬噸。其中渤海35萬噸,黃海18萬噸,東海32萬噸,南海26萬噸。

措施與行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年12月25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明確了海洋環境管理各有關部門的職責和權限,增加了“海洋環境監督管理”和“海洋生態保護”兩章,設立了“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對海洋環境的污染監督管理”、“海洋生態保護”和“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三章,增加了對重點海域實施排污總量控制制度和溢油應急計劃等內容,並充實了法律責任條款。

國務院批准的“渤海碧海行動計劃”啟動 1999年,渤海綜合整治項目啟動。由環渤海三省一市(河北省、遼寧省、山東省、天津市)為主體、環渤海經濟圈各省市參加的渤海綜合整治項目,是以渤海資源開發、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實現環渤海經濟區的社會經濟持續、健康、跨越式發展為總體目標,以污染控制、環境治理、資源環境修復、生態環境修復和災害預防控制為主要內容,重點開展河口濕地保護與生態修復、海灣污染防治、健康養殖、潮間帶生境修復和赤潮、溢油、海冰災害預警預防等工程建設。


大氣環境


1999年,中國的大氣環境污染仍然以煤煙型為主,主要污染物為總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硫。少數特大城市屬煤煙與汽車尾氣污染並重類型。

酸雨污染範圍大體未變,污染程度居高不下。

狀 況

城市空氣 統計的338個城市中,33.1%的城市滿足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66.9%的城市超過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其中超過三級標準的有137個城市,佔統計城市的40.5%。城市空氣環境質量總體上較1998年度略有好轉。

總懸浮顆粒物(TSP)是中國城市空氣中的主要污染物,60.0%的城市TSP濃度年均值超過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濃度年均值超過國家二級標準的城市佔統計城市的28.4%,氮氧化物污染較重的多為人口超過百萬的大城市。

47個環保重點城市中,16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13個城市空氣質量為三級;18個城市空氣質量超過三級標準。

與上年相比,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的城市由27.6%增加到33.1%,超過二級標準和三級標準的城市比例有所下降。城市空氣質量惡化的趨勢有所減緩,部分城市空氣質量有所改善,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較嚴重。

酸雨 中國酸雨分佈區域廣泛,成因複雜。酸雨出現的區域近年來基本穩定,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華南、西南及華東地區存在酸雨污染嚴重的區域,北方地區局部區域出現酸雨。酸雨區面積佔國土面積的30%。

據106個城市的降水pH值監測結果統計,降水年均pH值範圍在4.3~7.47,降水年均pH值低於5.6的城市有43個,佔統計城市的40.6%。統計的59個南方城市中,41個城市降水年均pH值小于5.6,佔69.5%。其中酸雨頻率超過80%(含80%)的城市有懷化、景德鎮、遵義、宜賓和贛州。北方城市中,圖們、青島降水年均pH值仍然小于5.6。

廢氣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1999年,全國廢氣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1857萬噸,其中工業來源的排放量1460萬噸,生活來源的排放量397萬噸;煙塵排放總量1159萬噸,其中工業煙塵排放量953萬噸,生活煙塵排放量206萬噸;工業粉塵排放量1175萬噸。

措施與行動

北京市環境污染防治 按照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市環境污染防治目標和對策》,北京市以大氣污染防治為重點,全面開展環境整治。分三個階段採取68項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中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總懸浮顆粒物分別下降了30.9%、7.2%和20.0%,實現了控制大氣污染的階段目標。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北京市環境污染治理情況進行了檢查。

機動車污染控制取得進展 截止到1999年,已全部實現汽油無鉛化的地區有: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海南省、廣東省、遼寧省、福建省和江蘇省,其它省、區也有70個城市實現汽油無鉛化。全國無鉛汽油消耗量已佔全國車用汽油消耗量的70%以上。國家環保總局發佈了《車用汽油有害物質控制標準》和《機動車污染防治技術經濟政策》。國務院有關部門發佈《清潔汽車行動若干意見》。

煤炭行業“關井壓産” 按照《國務院關於關閉非法和佈局不合理煤礦有關問題的通知》,由國家經貿委、國家煤炭工業局、國家環保總局等6個部門組成的煤炭行業關井壓産工作領導小組,1999年共進行了6次聯合執法檢查。到1999年底,共取締和關閉3.12萬處非法和佈局不合理的煤礦,壓縮煤炭産量2.68億噸,其中減少高硫煤年産量2200多萬噸。

關停小火電機組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經貿委《關於關停小火電機組有關問題意見的通知》要求,到1999年底,共關停小火電機組290萬千瓦,其中“兩控區”內關停200萬千瓦。

清理整頓小水泥 到1999年底,全國已關閉淘汰小水泥生産能力2000萬噸。

關停小煉油 全國166家年煉油能力100萬噸以下煉油廠,已經關停70家。國務院有關部門于1999年6月下發《關於堅決取締土煉油場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地堅決取締土煉油。共取締土煉油場點5600多個。

鋼鐵冶金工業結構調整 關停小高爐250座,壓縮淘汰煉鐵能力400萬噸,煉鋼能力500萬噸,軋鋼能力1000萬噸。


聲 環 境


狀 況

1999年,開展道路交通噪聲監測的212個城市中,污染較重、中度污染、輕度污染和聲環境質量較好的城市比例分別為5.2%、8.5%、27.3%和59.0%。重點城市的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近10年來下降了2.7分貝(A)。

開展區域環境噪聲監測的159個城市中,污染較重、中度污染、輕度污染和聲環境質量較好的城市比例分別為8.2%、27.7%、25.2%和38.9%。

措施與行動

環境噪聲污染管理 1999年,國家環保總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高考期間噪聲管理的通知》。針對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社會生活噪聲污染問題,國家環保總局與公安部、國家工商局聯合發佈了《關於加強社會生活噪聲污染管理的通知》,並對各地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了執法檢查。


工業固體廢物


工業固體廢物的堆存佔用大量土地,並對空氣、地表水和地下水産生二次污染。削減工業固體廢物産生量是我國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重要內容之一。

狀 況

1999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産生量為7.8億噸,其中,縣及縣以上工業固體廢物産生量為6.5億噸,佔産生總量的83.3%;鄉鎮工業的産生量為1.3億噸。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為3881萬噸,其中,鄉鎮工業的排放量為2726萬噸,佔排放總量的70.2%。危險廢物産生量為1015.5萬噸,其中,縣及縣以上工業産生量為910.5萬噸,佔産生總量的89.7%。

措施與行動

治理白色污染 1999年,國務院有關部門對鐵路沿線和長江、太湖流域治理白色污染的情況進行了檢查。旅客列車、船舶固體廢物收集制度已經建立,鐵路沿線白色污染得到初步控制。

加強廢物進口環境管理 國務院有關部門對進口第七類廢物(廢電機、廢電線電纜、廢五金電器)進行了整頓,將定點企業由原來的670家減為465家,對一些違規企業進行了處理,規範了進口第七類廢物的管理。國家提出了對進口廢船拆解産生的四類污染物—廢油、廢石棉、生活垃圾及廢電石渣的污染防治措施。

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穩步增長 1999年,全國工業(含縣及縣以上工業和重點鄉鎮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為45.6%,其中縣及縣以上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為51.7%,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


輻射環境


我國整體環境未受到放射性污染,輻射環境質量仍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

狀 況

各地陸地的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處在當地天然輻射本底水平,環境介質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保持在天然本底漲落範圍內。我國整體環境未受到放射性污染,輻射環境質量仍保持在原有水平。

在輻射污染源周圍地區,環境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氣溶膠或沉降物總β放射性比活度、水和動、植物樣品的放射性核素濃度均在天然本底漲落範圍內。浙江秦山核電廠和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周圍地區監測結果表明,輻射水平未見變化,自來水總α、總β放射性均低於國家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措施與行動

加強核安全與輻射環境監督管理 1999年,國家計劃安排的115項核安全與輻射環境監督管理項目(其中重點工作項目17項),除個別項目調整到2000年外,已經全部完成。

核設施安全檢查 1999年,國家環保總局派出30多個檢查組,對運行、建造、退役核設施和低中放射性廢物處置場進行了監督檢查。

日本及韓國核事故影響監測 日本及韓國核事故期間,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環保局立即開展應急監測。監測結果表明,中國未受到污染。

田灣核電廠環境管理 1999年,國家環保總局批准了田灣核電廠安全分析報告書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


耕地/土地


中國土地總面積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積為0.777公頃,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面積為0.106公頃,是世界人均數的43%。我國耕地總體質量不高,全國大於25度的陡坡耕地近600萬公頃,有水源保證和灌溉設施的耕地只佔40%,中低産田佔耕地面積的79%。

狀 況

1999年,全國耕地面積減少84.2萬公頃,其中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20.5萬公頃,佔當年耕地減少面積的24.4%;生態退耕面積39.5萬公頃,佔46.9%;農業結構調整佔用耕地10.7萬公頃,佔12.7%;災毀耕地13.5萬公頃,佔16.0%。

1999年,全國開發、整理、復墾增加耕地40.5萬公頃,增減相抵,凈減43.7萬公頃。與1998年耕地凈減少26.1萬公頃相比,1999年耕地凈減數增加17.5萬公頃,主要原因是生態退耕面積大幅度增加。

措施與行動

《1997-2010年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實施 《1997-2010年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于1999年4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實施。按規定需經國務院審批的112個省、市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已有59個經國務院批准實施。

落實土地“佔一補一”政策 為落實“佔一補一”政策,積極開展土地整理,新增耕地較多,補充耕地是建設佔用耕地的2倍。1999年實現佔補平衡的省(區、市)由1998年的17個上升為24個。

土地市場逐步形成 1999年,全國累計出讓土地30萬公頃左右,收取土地出讓金約4000億元。土地資産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等交易活動活躍。

土地證書年檢 1999年,在全國31個省(區、市)開展了土地證書年檢。全國共頒發土地證書230多萬個,保護了土地使用者合法權益。

法制建設更趨完善 1999年,國務院批准頒發了《建設用地審查辦法》、《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辦法》、《建設用地審查報批管理辦法》、《閒置土地處置辦法》、《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繳使用管理辦法》等土地管理行政法規。


森林/草地


狀 況

森林資源 據全國第四次(1989~1993年)森林資源清查結果,全國林業用地面積為2.6億公頃,森林面積1.3億公頃。

中國人均佔有森林面積0.11公頃,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第119位;中國人均森林蓄積量為8.6立方米,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2.0%,是人均佔有森林蓄積量較低的國家之一;森林覆蓋率13.9%,明顯低於世界森林覆蓋率26.0%的水平。全國林木年均凈生長量3.99億立方米,年實際消耗量3.44億立方米,人均木材消耗量0.12立方米。

草地資源 中國是草地資源大國,擁有各類天然草地3.9億公頃,約佔國土面積的40%,但人均草地面積僅0.33公頃,約為世界人均草地面積的1/2。

我國大部分草地已經或正在退化,其中,中度退化程度以上(包括沙化、鹼化)的草地達1.3億公頃。

病蟲害與火災 1999年,發生森林火災6847起,受災的森林面積達4.369萬公頃,森林火災起數和受災面積比1998年分別增加53.7%、59.3%。發生草原火災432起,其中重大火災6起,特大火災4起,草原過火面積達19萬公頃。

1999年,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762.6萬公頃,其中,蟲害發生面積590.9萬公頃,病害發生面積103.2萬公頃,鼠害發生面積68.5萬公頃。松毛蟲發生面積146萬公頃,楊樹蛀幹害蟲發生面積48.7萬公頃,危害性很大的松材蟲發生面積7.6萬公頃。草地鼠蟲害發生面積4327萬公頃,成災面積2733萬公頃。草地鼠蟲害防治面積567萬公頃,其中生物防治面積236萬公頃。

土地沙化 全國共有沙化土地168.9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17.6%。主要分佈于北緯35°至50°之間,形成一條西起塔裏木盆地,東至松嫩平原西部,東西長4500公里,南北寬約600公里的風沙帶。

措施與行動

植樹造林 1999年,全國完成造林面積480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405萬公頃,飛播造林面積75萬公頃,新增封山育林面積571萬公頃。參加全民義務植樹的人數達5.8億人次,義務植樹24億株。

重點林業生態工程 全國十大重點林業生態工程(“三北”防護林、長江中上遊防護林、沿海防護林、平原綠化、太行山綠化、防沙治沙、黃河中游、淮河太湖流域、珠江流域和遼河流域防護林等)總計完成造林面積244萬公頃,佔全國造林面積的50.8%,其中,“三北”防護林工程完成造林126萬公頃,長江中上遊防護林工程完成造林30萬公頃,沿海防護林工程完成造林7萬公頃,太行山綠化工程完成造林32萬公頃,防沙治沙工程完成造林19.7萬公頃。

長江上遊、黃河上中游造林綠化工程,是改善長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工程實施的範圍主要包括長江上遊地區(三峽庫區以上)和黃河上中游地區(小浪底庫區以上)的13個省(區、市),涉及772個縣。長江上遊、黃河上中游的天然林保護工程採取“退耕還林(草)、封山育林、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等綜合性措施,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為2000~2005年,二期工程為2006~2010年。

國有林區天然林保護工程 自1998年以來,在東北、內蒙古、新疆、海南等地區的重點國有林區實施的天然林保護工程,取得了成效:一是大幅度調減木材産量,由1997年的1853萬立方米調減到1999年的1541萬立方米,下調了16.8%;二是加快了森林植被恢復,完成生態公益林建設123.2萬公頃,森林撫育107.7萬公頃;三是強化了森林資源管理,基本控制了森林的超限額採伐和亂砍濫伐。

沙化土地治理 截止到1999年底,累計完成治沙面積1.2億畝,增加林、草植被1億多畝。


生物多樣性


中國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生物物種是否豐富,生態系統類型是否齊全,遺傳物質的野生親緣種類多少,將直接影響到人類的生存、繁衍、發展。在全球範圍內生物多樣性正受到威脅,生物多樣性保護刻不容緩。

狀 況

物種 中國有高等植物30000種,佔世界10%,居第三位。其中裸子植物250種。中國有脊椎動物6347種,佔世界14%,其中鳥類1244種,魚類3862種,均居世界前列。屬於中國特有的高等植物17300種,脊椎動物667種。

濕地 中國濕地面積6300萬公頃,約佔國土面積的2.7%,佔世界濕地面積的10%以上,列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濕地2600多萬公頃,包括沼澤1100萬公頃,湖泊1200萬公頃,灘塗和鹽沼地210萬公頃。

自然保護區 截止1999年底,全國已建立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1146個,總面積8815.2萬公頃(其中陸地面積8450.9萬公頃,海域面積364.3萬公頃),約佔陸地國土面積的8.8%。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55個,面積5751.5萬公頃。

長白山、鼎湖山、臥龍、武夷山、梵凈山、錫林郭勒、博格達峰、神農架、鹽城、西雙版納、天目山、茂蘭、九寨溝、豐林、南麂列島等15個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扎龍、向海、鄂陽湖、東洞庭湖、東寨港、青海湖及香港米浦等7個自然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九寨溝、武夷山、張家界、廬山等4個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産或自然與文化遺産。

措施與行動

制訂生物多樣性保護計劃 1999年,國家環保總局組織編制了《中國生物安全國家框架》,發佈了《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報告》;國家林業局組織編制了《全國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建設規劃》、《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全國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體系建設規劃》。農業部編制了《國家重點保護家畜、禽品種名錄》。


氣候變化與自然災害


1999年,中國氣候繼1998年度異常之後再度出現異常。其主要特點可概括為:降水北少南多,大部地區冬春連旱,夏季南澇北旱,秋季旱漬並存,氣候持續偏暖,連續第13年出現暖冬。

狀 況

降水分佈 1999年,中國降水分佈呈現北少南多的極不均勻狀態,江西、安徽、浙江、廣西、廣東、雲南等省區的部分地區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較常年偏多25%;與此相反,河北平原及山西、遼寧等省的部分地區僅200~300毫米,較常年偏少50%左右。夏季,北方地區降水出現了建國以來的最小值,江淮、黃淮、華北等地的大部地區夏旱嚴重;長江流域大部地區降水過程頻繁,自1998年大洪水之後,1999年又是一個多雨年。

氣溫分佈 1999年,全球仍處於暖期,中國年平均氣溫普遍較常年偏高。大部分地區年度平均氣溫偏高l℃,但偏高的幅度已較1998年有所下降。1998~1999年冬季是近50年來最暖的冬天,也是繼1986年以來的第13個暖冬。夏季黃河以北大部地區季平均氣溫偏高1~2℃,華北中北部地區偏高2~3℃,並出現階段性持續高溫天氣。黃河以南大部地區平均氣溫接近常年或偏低,其中長江中下游地區高溫日數顯著偏少,出現明顯的“涼夏”天氣。

氣象災害 1999年,全國災情屬一般偏重年份,以旱災較為突出。從農業生産角度來看,年內熱量條件較為充足,但階段性變化明顯,部分地區遭受了高溫或低溫霜凍危害,全國大部分地區光水欠足,氣候條件屬一般偏差年景。

熱帶風暴 1999年,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面生成的熱帶風暴17個(常年為28個),其中僅有5個在中國登陸,登陸地點均集中在福建龍海至廣東珠海之間的數百公里沿海地區。

暴雨洪澇 1999年入汛後,中國長江中下游、太湖流域一帶大到暴雨頻繁,長江流域夏季降水量僅次於1954年和1998年,居1949年以來第三位,太湖流域發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長江中下游出現僅次於1998年的歷史第二高水位。

夏季高溫 1999年,中國華北等地分別於6月24日至7月2日和7月23日至7月30日出現兩段持續性晴熱高溫天氣。在第一階段高溫期,日最高氣溫大於35℃的連續日數一般在6至7天,多者達9天,為1949年以來所罕見。在第二個階段高溫期,日最高氣溫一般有35~39℃,部分地區達40~42℃,其中北京7月24日最高氣溫達到42.2℃,是1949年以來京城夏季高溫的極值,也是近一百多年來夏季高溫的次高值。

地震災害 1999年,中國境內共發生5級以上(含5級)地震72次,其中發生在台灣省域48次,台灣海峽1次,黃海1次,大陸地區22次。發生6級以上(含6級)地震15次,其中大陸地區1次,其餘14次皆發生在台灣省域。台灣省域本年度地震活動頻繁,大陸地區地震活動總體水平較1998年有所下降。

1999年,中國大陸地區有15次地震成災事件,共造成51.1萬人受災,其中3人死亡,23人重傷,114人輕傷;27764平方米房屋毀壞,141151平方米嚴重破壞,777022平方米中等破壞,2810855平方米輕微破壞;地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4.59億元。

地質災害 1999年,全國共發生較大規模突發性地質災害320起,造成823人死亡。

措施與行動

加強災害性天氣的預測預報 為防範災害性天氣對工農業和國民經濟的影響,各級氣象部門加強災害性天氣的預測預報工作,在太湖流域特大洪水期間做到準確預報,保證了流域內各級政府及時防範,將災害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注:本公報中涉及的全國性數據,除行政區劃、國土面積、森林資源、地震數據外,均未包括台灣省、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