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全面深化金融改革
促進金融業持續健康安全發展

溫 家 寶

  這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主要任務是,總結近幾年來的金融工作,分析當前金融形勢,統一思想認識,明確今後時期金融業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路、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部署新形勢下的金融工作。
  一、進一步增強做好新形勢下金融工作的緊迫感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國民經濟持續平穩較快增長,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關於金融工作的方針政策和部署,積極推進金融改革開放和發展,金融業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促進作用。
  (一)金融業迅速發展壯大。五年來,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和服務體系不斷發展,銀行、證券、保險業規模大幅增加,資産質量明顯提高。截至2006年9月底,銀行業總資産達到42.1萬億元,比2001年底的20.8萬億元翻了一番多;不良貸款率比2001年底下降了18.1個百分點;大中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多數達到8%。證券業總資産達到1.1萬億元,比2001年底的7016億元增長54%,證券公司扭轉了連續四年整體虧損的局面。保險業總資産達到1.9萬億元,比2001年底的4611億元增長3.1倍。2006年底,國家外匯儲備達到10663億美元。這些説明,我國金融業整體實力和抗風險能力大為增強,金融業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
  (二)金融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整個銀行業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相繼完成股份制改革,並在境內外成功上市。這三家銀行初步建立了相對規範的公司治理架構,資本充足率提高,資産質量改善,盈利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增強。同時,國家注資獲得明顯收益,實現了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農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産權制度和內部機制改革穩步推進,歷史包袱初步化解,資産質量有所改善。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基礎性制度建設得到加強,特別是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證券公司綜合治理初顯成效,股票市場出現轉折性變化,市場功能進一步完善,市場信心增強。保險業改革成效明顯,國有保險公司開始走上健康發展軌道,盈利能力明顯提升。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順利實施,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匯率彈性逐步增強。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步伐加快。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為金融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和活力。
  (三)金融各項功能進一步發揮。金融在調節經濟運行、服務經濟社會方面的功能不斷增強。銀行、證券、保險業努力開發適應企業和居民需求的金融産品,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在國家宏觀調控中,堅持實行正確的貨幣政策,適時調整利率水平和存款準備金率,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窗口指導”和審慎監管,使金融機構在控制固定資産投資規模中起到“閘門”作用;同時,積極調整信貸結構,引導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總量平衡和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社會全面發展。
  (四)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穩步擴大。按照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放寬了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地域和業務範圍,來華設立機構、開展業務和投資參股的外資金融機構不斷增加。到2006年9月底,22個國家和地區的73家外資銀行在華設立283家營業性機構,27家境外戰略投資者參股20家中資銀行;13個國家和地區的30家金融機構在華設立30家合資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15個國家和地區的44家外資保險公司在華設立115個營業性機構。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不僅吸引了資金,更重要的是引進了國外先進的金融管理經驗和技術,促進了金融業改革發展。
  (五)金融監管和法制建設明顯加強。成立了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銀行監管框架,銀行、證券、保險業分業監管體制進一步健全。學習和借鑒國際通行的監管制度、標準和技術,結合我國實際,改進監管方式和手段,監管工作力度加大,監管的專業性和有效性明顯增強。國家修訂了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證券法和保險法等,制定了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反洗錢法等,金融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五年來,妥善處置了一批高風險金融企業,依法查處了一批違法違規金融企業和相關責任人,查處了多起非法集資、證券犯罪和洗錢案件。堅持開展整頓和規範金融市場秩序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歷史遺留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隱患。這些為金融業安全運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總起來説,五年來我國金融工作成績十分顯著,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我們要倍加珍惜,努力鞏固和發展已經取得的成果。事實充分證明,中央關於金融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各地區各部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金融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做出了重要貢獻。
  當前,我國金融改革發展面臨新的形勢。從國際上看,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資本流動規模不斷擴大,金融創新日新月異,金融對各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作用與影響明顯增強。同時,國際金融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外部金融動蕩對我國金融業衝擊的可能性加大。從國內看,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社會發展對金融的需求日益增加。2006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過渡期結束後,我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特別是取消了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客戶和地域限制,競爭更加激烈。在這種新的形勢下,我國金融業既有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我國金融業處在一個重要的轉折期,也處在一個重要的發展期,我們必須充分認識進一步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第一,進一步做好金融工作,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迫切需要。最近四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連續達到或略高於10%,比較平穩,又沒有出現通貨膨脹,這樣的局面是很不容易得來的。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防止經濟出現大的起落,是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這就要求解決好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特別是要合理控制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緩解外貿順差過大和資金流動性過剩的問題。至關重要的是,要堅持實行正確的貨幣政策,更加有效運用金融手段搞好宏觀調控,調整信貸結構,努力促進經濟總量平衡,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第二,進一步做好金融工作,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迫切需要。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方式粗放,是制約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性問題。必鬚髮揮金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引導生産要素合理流動,促進産業結構升級、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城鄉、區域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第三,進一步做好金融工作,是保障金融穩定和經濟安全的迫切需要。金融業直接關係國民經濟全局,涉及各行各業和老百姓切身利益。金融業又是高風險行業,金融風險突發性強、波及面廣、危害性大。金融領域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小的風險會釀成大的風險,局部性風險會釀成系統性風險,危及國家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嚴重影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我們要在今後一個較長時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必須切實做好金融工作,有效防範各種金融風險,特別要防止出現大的金融風險,確保金融穩定和經濟安全。
  第四,進一步做好金融工作,是適應金融業更加開放新形勢的迫切需要。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我國金融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和挑戰。越來越多的外資金融企業進入我國,它們在資本實力、經營管理、技術和人員素質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我國金融企業面臨著高端客戶和高端人才流失的危險,中小金融機構體系面臨很大的調整壓力。同時,在進一步開放條件下,國內外金融市場聯絡更加密切,跨境金融交易規模越來越大,跨境金融風險隱患更加突出,金融監管難度不斷加大。為了有效應對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壓力,我們必須切實加強金融工作。
  總之,我們一定要站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高度,堅持把金融工作擺在突出的重要位置,進一步增強做好各項金融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把金融改革發展推向新的階段。
  二、今後時期金融工作總體要求和需要把握好的幾個問題
  根據中央關於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綜合分析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各方面因素,今後時期金融工作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中央關於金融工作的方針和部署,堅持以金融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著力推進現代金融體系和制度建設,著力提升金融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著力提高金融運行效率和金融企業經營效益,著力加強金融調控和監管,著力維護金融穩定和安全,顯著增強我國金融業的綜合實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金融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任務是:進一步推動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滿足經濟社會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金融需求;進一步優化金融結構,完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和城鄉、地區金融佈局;進一步深化各類金融企業改革,加快轉換經營機制;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功能和調控機制,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實現科學發展;進一步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增強我國金融業發展能力和競爭能力;進一步健全金融法制和強化金融監管,促進金融安全高效穩健運行。
  按照以上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做好新形勢下的金融工作,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重要關係。
  (一)正確處理擴大金融業規模和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的關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方面對金融的需求將越來越多,對金融服務質量和水平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金融業的規模必然會繼續擴大,金融結構也要相應優化,金融業的質量和水平更要提高。要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切實轉變金融發展觀念,優化金融組織結構、市場結構和佈局結構,建立起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金融體系。要堅決改變片面追求金融業發展規模和速度的現象,做到發展規模與結構、質量、效益的有機統一,實現金融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正確處理金融企業提高自身效益和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各類金融企業都必須把增加盈利、提高效益作為經營的主要目標,樹立正確的經營思想、發展戰略和運營模式。最重要的是,要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和目標任務,廣泛提供多層次、多方面的金融服務。既要為優勢産業、大型企業和發達地區提供金融服務,更要加大對弱勢産業、中小企業和欠發達地區的金融支持;既要追求近期效益,又要注重長遠效益。金融企業決不能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忽視市場風險,盲目支持産能過剩、投資過熱行業發展,甚至違法違規經營、追求一時暴利。只有把提高自身效益和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很好地結合起來,金融企業才能不斷開拓發展空間,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正確處理推進金融創新和加強金融監管的關係。創新是現代金融業發展的動力,是提升我國金融業服務水平和競爭力的關鍵。各類金融企業都要適應金融業務綜合化、金融活動國際化、金融交易電子化和金融産品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大力推進金融創新。要創新金融組織體系和發展模式,創新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金融工具和技術。必須強調,金融創新一定要從我國國情出發,根據需要和可能,積極穩步地推進。金融創新要與加強金融監管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四)正確處理金融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係。要堅持用改革和發展的辦法解決金融領域的矛盾和問題,通過深化金融改革,從根本上破除金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增強金融業發展的動力和活力。要堅定不移地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推進現代金融體系和金融制度建設。有些重大改革措施要經過試點,取得經驗後逐步推進。堅持把金融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經濟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保持金融穩定安全運行中推進金融改革發展,通過深化改革、提高發展水平,增強金融業的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實現金融持續健康安全發展。
  三、幾項重點工作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金融改革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繼續深化國有銀行改革,加快建設現代銀行制度
  銀行業是我國金融業的主體,國有銀行居於銀行業的主導地位。進一步搞好國有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意義重大。應當看到,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公司治理還不完善,內控機制仍不健全,基礎管理依然比較薄弱,分支機構和基層網點改革明顯滯後,金融服務水平不高,與現代銀行制度的要求和國際先進銀行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銀行體制的變化、機制的轉換、管理的改善、內控機制的健全,都不是一朝一夕,甚至不是三年五年能夠完成的。國有銀行改革還處在起步階段,任重而道遠。同時,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國有銀行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要充分認識到深化國有銀行改革的緊迫性、長期性和艱巨性,堅持不懈地把改革推向前進。總的改革目標是,加快形成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優質、效益良好、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強的現代化大銀行。
  要繼續深化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的改革,努力鞏固改革成果。深化改革的關鍵,是繼續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轉變經營機制,健全有效的制衡機制,強化基礎管理、內部控制和風險防範機制。要深化分支機構和基層改革,做到上下聯動,推進新體制、新機制在全行有效運行。這四家銀行已經上市,要按照國際監管標準規範行為,保持資産質量和盈利能力的穩定和提高,樹立我國銀行的良好形象。
  中國農業銀行多年來在服務農村、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要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銀行改革。總的原則是:堅持面向“三農”、整體改制、商業運作、擇機上市。要借鑒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的改革經驗,在對農業銀行進行全面外部審計、清産核資的基礎上,穩步推進不良資産處置、國家注資等財務重組和設立股份公司的工作。農業銀行改革既要抓緊,又不能趕進度,各項工作都要做紮實,要搞好總體設計,穩步有序地推進。
  要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家政策性銀行成立以來,在支持國家重點建設、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政策性銀行現在面臨的市場環境、任務和經營條件,都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許多原有政策性業務實際上已逐步成為商業性業務。不加快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就不能更好地發揮政策性金融的作用,還會産生和積累較大的風險。三家政策性銀行情況各不相同,要堅持分類指導、“一行一策”的改革原則。首先推進國家開發銀行改革,按照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的要求,全面推行商業化運作,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主要從事中長期業務。要按照國際標準和監管要求,全面摸清開發銀行的資産質量和風險狀況;建立規範的公司治理結構,成立董事會和監事會;依法嚴格履行銀企合作協議,維護開發銀行債權債務的連續性,防範各類風險。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也要深化內部改革,為進行全面改革創造條件。從我國國情和現實情況看,體現國家戰略、支持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還需要有政策性金融業務和政策性銀行。但是,必須逐步改革政策性金融的運作機制和方式。今後,對政策性金融業務要實行公開透明的招標制,由財政給予必要的貼息等風險補償;各家銀行都要按照市場競爭原則承擔政策性金融業務,通過優質服務和良好的管理提高競爭能力。
  在深化國有銀行改革、建設現代大型銀行過程中,要始終注意以下三點:第一,堅持國家對國有大型銀行的絕對控股,保持國家對金融命脈的控制力,實現國有金融資本保值增值。第二,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國有銀行在建立現代銀行制度上,要規範、嚴格、徹底、創新。第三,堅持發揮自身優勢,找準戰略定位,集中力量發展有堅實基礎、有競爭能力、有市場需求的核心業務,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務品牌,增強國際競爭力。
  在深化大型國有銀行改革的同時,要不失時機地推進其他商業銀行和金融資産管理公司的改革,加快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建設。
  (二)加快農村金融改革,完善農村金融體系
  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切實把推進農村金融改革發展作為金融工作的重點,不斷滿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金融的需求。近年來,在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和發展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包括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步伐,調整郵政儲蓄轉存款政策,啟動郵政儲蓄改革,推進農村小額貸款業務發展,探索農村小額信貸組織試點,發展農産品期貨和農業保險。但總的看,農村金融仍是整個金融體系中最薄弱的環節。突出表現為:農村金融體系結構與運作機制存在嚴重缺陷,機構網點少,産品和服務單一,支農功能不強,農村資金外流嚴重,“三農”貸款難問題突出。要充分認識加快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務必在解決“三農”金融服務不足方面,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和進展。總的要求是,加快建立健全適應“三農”特點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包括構建分工合理、投資多元、功能完善、服務高效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較為發達的農村金融市場體系和業務品種比較豐富的農村金融産品體系,顯著增強為“三農”服務的功能。要著力抓好五個環節:
  一是健全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充分發揮商業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組織的作用。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要成為農村金融體系的骨幹和支柱。中國農業銀行要通過深化改革,穩定和發展在農村地區的網點和業務,進一步強化為“三農”服務的市場定位和責任,充分利用在縣域的資金、網絡和專業等方面的優勢,更好地為“三農”和縣域經濟服務。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要深化內部改革,完善功能定位和運作機制,適當擴大政策性業務範圍,改進支農服務。農村信用社要繼續深化改革,不斷完善産權制度、組織形式和內控機制,進一步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增強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為“三農”服務功能,鼓勵和促進郵政儲蓄資金回流農村。同時,要制定相應政策,鼓勵和引導其他金融組織為“三農”和縣域經濟服務。
  二是推進農村金融組織創新。要切實解決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等問題。適度調整和放寬農村地區金融機構準入政策,降低準入門檻。鼓勵和支持發展適合農村需求特點的多種所有制金融組織。大力培育多種形式的小額信貸組織。引導農戶發展資金互助組織。積極探索貧困地區農村金融服務的有效途徑。規範和引導民間借貸。在推進農村金融組織創新的同時,切實加強和改進監管工作,防止出現新的金融風險隱患。
  三是積極發展農業保險。農業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大,單個農戶和企業承受能力低。大力發展農業保險,是提高我國農業抗風險能力的重要環節。要完善多種形式的農村保險體系,加快對部分糧棉主産區的主要農産品品種實行農業保險試點並逐步推廣,開發適合農業、農村和農民需要的保險産品與服務,逐步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和農業再保險體系。
  四是推進農村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要適應農村金融服務點多面廣的特點,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業務準入條件和範圍,鼓勵開發新的金融産品和服務,增強農村貸款利率的靈活性。在發展農戶小額貸款方面要有所突破並加快推進,創新小額貸款方式,擴大小額貸款服務,努力滿足農戶和農村微小企業的貸款需求。完善和推廣農戶聯保貸款。鋻於農村金融需求缺乏有效抵押物、擔保機制不健全,因此,要著力開發農村商業信用貸款。要積極發展農産品期貨市場,開發農産品期貨新品種,降低農業生産經營的風險。
  五是加大對農村金融的政策支持。農村金融發展要靠金融機構的自身努力,同時也必須加大支持力度,關鍵是加大財稅政策、貨幣政策、市場準入政策的支持。對已出臺的各項支持政策,要繼續落實和完善。各有關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要從不斷滿足農村金融需求出發,制定支持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具體措施,尤其要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農村金融發展的支持。
  總之,要通過從多方面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對農村的金融服務,努力解決“三農”融資難的問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和保險市場,構建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
  發展資本市場,不僅有利於企業拓展融資渠道,促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還有利於分散銀行體系的風險。2006年以來,股票市場改革取得顯著成效,但當前股市穩定運行的基礎仍不牢固,還有不少問題需要抓緊解決。在股市形勢好的時候,更要保持冷靜頭腦,認真總結經驗,看清存在的問題。建立一個成熟的、現代的資本市場,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任務。要繼續深入貫徹《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以解決體制性、機制性問題為重點,加強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將近年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制度化、法制化,並適應資本市場發展新形勢的要求,不斷加強體制機制建設。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基礎,要著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改善上市公司整體結構,健全上市公司自我約束機制,嚴格信息披露制度,加大透明度,增強投資者信心。要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在穩步發展股票市場的同時,加快發展債券市場。債券市場是我國資本市場中的一個薄弱環節,有很大發展潛力,要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大力發展公司債券,完善債券管理體制、市場化發行機制和發債主體的自我約束機制,加快形成集中監管、互通互聯的債券市場。積極穩妥地發展商品期貨市場和金融期貨市場。要繼續加強資本市場監管,健全證券類金融企業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和風險防範機制,建立和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嚴厲打擊非法發行股票和非法經營證券業務等違法違規活動,切實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資本市場持續健康安全發展。
  保險業是現代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進一步推進保險業改革發展,更好地發揮其經濟“助推器”和社會“穩定器”的作用。繼續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完善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為著力點,深化保險企業改革。以農業保險、責任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為重點,大力推進服務創新,積極發展群眾有需要、經營有效益、風險有管控的新産品新業務。我國有13億多人口,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對於建立健全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構建社會和諧安全網,具有重要意義。要大力提高保險服務水平,加強誠信建設,規範承保和理賠服務。在保險業加快發展中,尤其要切實增強防範風險的意識和能力。保險業風險具有潛在性、長期性和複雜性的特點,要採取有力措施,全面摸清和掌控風險底數。保險企業要嚴格按規定提取準備金並達到償付能力要求,保險資金運用要實行全面風險管理,確保資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只有切實做好風險防範工作,才能促進保險業自身健康發展,保障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
  (四)充分發揮金融的服務和調控功能,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社會全面發展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經濟穩定發展需要金融支持和調控;經濟穩定發展也會給金融改革發展提供基礎和條件。一旦經濟出現大的波動,不僅經濟社會問題會暴露,而且金融領域存在的問題也會暴露,認清這一點非常重要。因此,各類金融行業都要增強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自覺性。要著眼于持續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充分發揮金融引導資源配置、調節經濟運行和實施宏觀調控的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優質的金融服務。
  2007年經濟工作的基本著眼點和主要任務,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防止出現大的起落。要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要實現這些任務,必須全面發揮金融的服務和調控功能,特別要合理控制貨幣信貸規模,繼續發揮好金融在控制投資規模中的“閘門”作用,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要加大對經濟結構調整的支持力度,加大對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和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大力推進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
  要努力解決地區金融發展不平衡問題。這些年來,隨著我國金融改革步伐加快,金融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增強,資金更多地流向發達地區和效益好的産業;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金融服務相對不足,金融網點少,貸款增幅相對較低。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金融發展佈局不合理,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結合得不夠好,政策性導向力度不夠,提供適合不同地區、不同産業、不同類型企業的金融服務明顯不足。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地區金融發展不平衡、金融服務模式單一化的問題,採取綜合性措施,推進地區金融協調發展,鼓勵各類金融企業到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設立機構和網點,提供因地制宜的金融産品和增加特色服務。同時,這些地區也要積極創造和改善信用環境,支持金融機構健康發展和創新,降低金融風險。
  金融調控是國家宏觀調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場主體和利益主體日益多元化,金融調控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做好新形勢下的金融調控工作,對於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認真總結近些年國家運用金融手段進行宏觀調控的經驗,進一步提高金融調控的預見性、科學性和有效性。要加強對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的分析研究,完善貨幣政策操作體系,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和審慎監管手段,合理調控貨幣信貸總量,優化信貸結構。要充分發揮金融手段在促進經濟總量平衡和優化經濟結構中的重要作用,正確引導固定資産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産業政策、金融監管政策等的協調配合,增強宏觀調控的有效性。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存在國際收支不平衡加劇、外匯儲備增長過快、資金流動性過剩的問題,這是由國內外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必須清醒地看到,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將是今後較長時期需要面對的問題。最近,中央決定採取三個方面措施:第一,堅持主動性、漸進性和可控性原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逐步增強匯率彈性。完善匯率機制要綜合考慮我國宏觀經濟狀況、經濟社會承受能力和企業適應能力,保證經濟不出現大的波動。第二,加強對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保證外匯安全性、流動性,提高盈利性。第三,按照依法合規、有償使用、提高效益、有效監管的原則,積極探索和拓展外匯儲備使用渠道和方式。同時,要進一步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大力培育外匯市場,進一步放寬境內企業、個人使用和持有外匯的限制,加大對企業“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還要採取綜合性措施,擴大國內需求,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努力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五)積極穩妥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高開放質量和水平
  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過渡期結束為標誌,我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要繼續積極穩妥地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有利於引進國外先進金融管理經驗、技術和人才,加快金融創新步伐,提高我國金融體系運行效率和競爭力。同時,要高度重視做好在開放條件下的金融風險防範工作,切實維護國家金融穩定和安全。
  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必須堅持以我為主、循序漸進、安全可控、競爭合作、互利共贏的方針,努力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要著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抓緊制定金融業對外開放總體規劃。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借鑒國外經驗,把握好金融業進一步開放的時機、力度和節奏。制定和完善對外資金融企業市場準入和監管的法律法規。完善審慎監管,促進中外資金融企業公平競爭。二是著力優化金融業對外開放結構。支持外資金融企業在東北和中西部地區設立機構、開展金融服務;積極引進有助於擴大消費、為中小企業和“三農”等提供特色服務的外資金融企業。適應我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新形勢,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三是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拓寬境外機構在境內進行債券融資的渠道。支持有條件的國內金融企業走出去,拓寬對外投資渠道。同時,要積極參加區域和國際金融合作。繼續推進內地與香港、澳門金融合作,進一步發展內地與香港兩個金融體系的互助、互補和互動關係,鞏固併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要創造條件,擴大對台灣地區的金融交流,務實解決在兩岸交流中所涉及的金融問題。
  (六)提高金融監管能力,保障金融穩定和安全
  隨著金融業快速發展,金融改革繼續深化,金融領域開放不斷擴大,金融運行日益複雜,金融監管任務越來越重。必須始終把依法加強金融監管作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是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和安全運行的重要保證。
  要以全面提高監管能力為重點,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不斷完善金融監管體制機制。實行銀行、證券、保險分業監管體制,總體上符合我國當前金融發展的狀況和要求。同時,要適應金融改革、創新、發展、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建立健全協調機制,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工作的協調配合。分業監管與協調配合的體制,還要實行一段時間。這是因為:一方面,目前我國金融體制機制不完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不健全,企業風險控制意識和能力不強,金融監管水平不高;另一方面,隨著金融業的發展,各類金融市場交叉和融合程度提高,金融創新步伐加快,綜合經營試點穩步推進。因此,既要繼續實行分業監管體制,又要加強監管協調配合。二是堅持全面監管與重點監管相結合。銀行、證券、保險監管部門都要根據本行業特點,加強對金融企業全方位全過程監管,同時要做好重點領域和重點環節監管。三是強化金融監管手段。要積極採取先進的監控和檢查技術手段,對重大金融活動和交易行為實行嚴密監測,提高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的效率。四是進一步加強金融法制建設,不斷完善金融法律法規。依法監管,加大對金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完善金融監管部門對金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審查制度和失職責任追究制度。五是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設立功能完善、權責統一、運作有效的存款保險機構,增強金融企業、存款人的風險意識,防範道德風險,保護存款人合法權益。存款保險制度要覆蓋所有存款類金融企業。加快建立金融機構風險救助和市場退出機制,及時處置風險。六是健全金融應急機制和預案。要針對金融風險容易集中爆發的情況和特點,研究建立有效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的應急機制。要健全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對短期資本流動特別是投機資本的有效監控。要貫徹今年開始實施的反洗錢法,切實加大反洗錢工作力度,加強對異常資金流動情況的監控,遏制洗錢犯罪及相關犯罪,有效打擊洗錢活動。要加強與境外金融監管機構和國際金融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共同防範跨境金融風險。七是繼續深入整頓規範金融秩序。堅決遏制逃廢銀行債務的違法違規行為,嚴禁非法金融活動,取締非法集資、地下錢莊、地下保單和非法外匯交易,依法打擊各種金融詐騙違法犯罪行為。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把各類金融活動納入制度化、法治化的軌道。
  四、加強和改進黨和政府對金融工作的領導
  在新的形勢下,金融業改革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做好金融工作,關鍵是要加強和改進對金融工作的領導。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都要進一步提高對金融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對當前金融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統一到中央關於金融工作的決策和部署上來。要從組織領導、協調機制、政策支持、工作部署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加強和改進對金融工作的領導,最重要的是,必須樹立現代金融觀念,自覺按照經濟規律、金融規律、市場規律辦事,主要靠法治、靠監管、靠人才。要切實做到政企分開、政銀分開,充分尊重和保障金融企業的經營自主權,任何地方和部門都不得隨意干預金融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要做到依法治理金融,依法維護金融秩序。要高度重視加強金融監管,充實監管力量,支持監管工作。要大力實施金融人才發展戰略,深化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培養金融人才特別是金融高級管理人才,積極培養、引進和留住各類金融專業人才、監管人才和複合型人才,併為他們創造條件,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要切實加強金融隊伍建設,著力提高從業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進一步加強金融系統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特別要加強金融系統各級領導幹部作風建設。要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進一步加強金融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和廉政文化建設,嚴厲懲治權錢交易、內外勾結、商業賄賂等各種腐敗和犯罪行為,堅決反對揮霍浪費、追求奢華的不良風氣,發揚勤儉辦事、厲行節約的優良作風。
  做好新形勢下的金融工作,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金融管理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要加強溝通與配合,切實履行金融管理和監管職責。金融管理部門還要加強同各地區、各部門的聯絡,各地區、各部門也要積極支持金融部門的工作。要在全社會加強金融法律法規政策和金融基本知識的學習、宣傳和教育,形成有利於金融業改革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
  我國金融改革發展面臨的任務相當繁重,做好金融工作的有利條件也很多。我們相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中央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齊心協力,開拓進取,一定能夠不斷開創金融工作的新局面,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
  注:本文是溫家寶總理在2007年1月19日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發表時有刪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