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令

2006 年 第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已經2006年11月17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第53次主席會議通過。現予公佈,自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

                       主 席  劉明康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條例》所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是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銀監會),所稱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是指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

第二章 設立與登記

  第三條 《條例》和本細則所稱審慎性條件,至少包括下列內容:
  (一)具有良好的行業聲譽和社會形象;
  (二)具有良好的持續經營業績,資産質量良好;
  (三)管理層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和管理能力;
  (四)具有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能夠有效控制關聯交易風險;
  (五)具有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和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統;
  (六)按照審慎會計原則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且會計師事務所對申請前3年的財務會計報告持無保留意見;
  (七)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
  (八)具備有效的資本約束與資本補充機制;
  (九)具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
  本條第(八)項、第(九)項適用於外商獨資銀行及其股東、中外合資銀行及其股東以及外國銀行。
  第四條 《條例》第十一條所稱主要股東,是指持有擬設中外合資銀行資本總額或者股份總額50%以上,或者不持有資本總額或者股份總額50%以上但與擬設中外合資銀行之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商業銀行:
  (一)持有擬設中外合資銀行半數以上的表決權;
  (二)有權控制擬設中外合資銀行的財務和經營政策;
  (三)有權任免擬設中外合資銀行董事會或者類似權力機構的多數成員;
  (四)在擬設中外合資銀行董事會或者類似權力機構有半數以上投票權。
  擬設中外合資銀行的主要股東應當將擬設中外合資銀行納入其並表範圍。
  第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為擬設外商獨資銀行、擬設中外合資銀行的股東:
  (一)公司治理結構與機制存在明顯缺陷;
  (二)股權關係複雜或者透明度低;
  (三)關聯企業眾多,關聯交易頻繁或者異常;
  (四)核心業務不突出或者經營範圍涉及行業過多;
  (五)其他對擬設銀行産生重大不利影響的情形。
  第六條 《條例》第十條至第十二條所稱提出設立申請前1年年末是指截至申請日的上一會計年度末;所稱資本充足率符合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規定是指資本充足率不低於8%。
  第七條 《條例》第十四條和本細則第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條所稱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包括申請人的基本情況、對擬設機構市場前景的分析、擬設機構未來業務發展規劃、擬設機構的組織管理結構、對擬設機構開業後3年的資産負債規模和盈利預測等。
  《條例》第二十條所稱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包括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擬設代表處的目的和計劃。
  第八條 《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所稱擬設機構的名稱、第二十條第(一)項所稱擬設代表處的名稱,應當包括中文名稱和外文名稱。
  外國銀行分行、代表處的中文名稱應當標明該外國銀行的國籍以及責任形式。
  第九條 《條例》和本細則所稱營業執照複印件、經營金融業務許可文件複印件、授權書、外國銀行對其在中國境內分行承擔稅務、債務的責任保證書,應當經所在國家或者地區認可的機構公證,並且經中國駐該國使館、領館認證。
  中國銀監會視情況需要,可以要求申請人報送的其他申請資料經所在國家或者地區認可的機構公證,並且經中國駐該國使館、領館認證。
  第十條 《條例》和本細則所稱年報應當經審計,並附申請人所在國家或者地區認可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意見書。以中文或者英文以外文字印製的年報應當附有中文或者英文譯本。
  第十一條 初次設立外資銀行的,應當報送所在國家或者地區金融體系情況和有關金融監管法規的摘要。
  初次設立代表處的,應當報送由在中國境內註冊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出具的與該外國銀行已經建立代理行關係的證明。
  第十二條 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增設分行,除應當具備《條例》第九條、第十二條規定的條件外,其在中國境內已設分行應當具備中國銀監會規定的審慎性條件。
  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增設代表處,除應當具備《條例》第九條規定的條件外,其在中國境內已設代表處應當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
  第十三條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設立分行,應當具備中國銀監會規定的審慎性條件。
  第十四條 《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七條、第二十條所稱所在地的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是指所在地銀監局;所稱及時報送是指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申請資料連同審核意見報送中國銀監會。
  《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七條、第二十條所稱申請資料,應當抄送擬設機構或者擬設代表處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條例》第十四條、第二十條所稱申請書,應當由擬設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出資各方的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聯合簽署,或者由擬設分行、代表處的外國銀行的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致中國銀監會主席。
  第十五條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設立分行,應當先申請籌建,並將下列申請資料報送其總行所在地銀監局(一式兩份),同時抄送擬設分行所在地銀監局:
  (一)申請人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內容包括擬設分行的名稱、所在地、營運資金、申請經營的業務種類等;
  (二)可行性研究報告;
  (三)申請人章程;
  (四)申請人年報;
  (五)申請人反洗錢制度;
  (六)申請人營業執照複印件;
  (七)董事會同意申請設立分行的決議;
  (八)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總行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申請資料連同審核意見報送中國銀監會。
  擬設分行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審核意見報送中國銀監會。
  第十六條 設立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申請人應當自接到批准籌建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到擬設機構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領取開業申請表,開始籌建工作。籌建期內申請人應當成立籌備組,負責籌建工作,並將籌備組負責人名單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籌建工作完成後,籌備組自行解散。籌建期為6個月。
  逾期未領取開業申請表的,自批准其籌建之日起1年內,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不受理該申請人在中國境內同一城市設立營業性機構的申請。
  第十七條 設立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申請人在籌建期內應當完成下列工作:
  (一)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並將公司治理結構説明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僅限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
  (二)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包括內部組織結構、授權授信、信貸資金管理、資金交易、會計核算、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控制制度和操作規程,並將內控制度和操作規程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三)配備符合業務發展需要的、適當數量的、且已接受政策法規及業務知識等相關培訓的業務人員,以滿足對主要業務風險有效監控、業務分級審批和復查、關鍵崗位分工和相互牽制等要求;
  (四)印製擬對外使用的重要業務憑證和單據,並將樣本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五)配備經有關部門認可的安全防範設施,並將有關證明複印件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六)應當聘請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合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內部控制系統、會計系統、計算機系統等進行開業前審計,並將審計報告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第十八條 申請人申請延長籌建期的,應當在籌建期屆滿1個月前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提出申請。申請書由擬設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籌備組負責人簽署。
  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應當自接到延長籌建期的完整申請資料之日起15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延長籌建期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同時逐級抄報中國銀監會。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申請人未在規定期限內申請延長籌建期的,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不受理其申請。
  第十九條 擬設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在籌建事項完成後,籌備組負責人應當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提出開業前驗收。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應當在10日內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應當發給驗收合格意見書。驗收不合格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申請人可以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10日後向擬設機構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提出復驗。
  第二十條 經驗收合格完成籌建工作的,申請人應當將驗收合格意見書、擬設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籌備組負責人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開業申請書連同《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的申請資料報送擬設機構所在地銀監局(一式兩份),同時抄送擬設機構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擬設機構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開業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申請資料、驗收合格意見書連同審核意見報送中國銀監會。
  第二十一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獲准開業後,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領取金融許可證。
  第二十二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6個月內開業。特殊情況下,經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批准可以延期開業。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申請延期開業的,應當在開業期限屆滿1個月前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提出延期開業申請。申請書由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的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或者外國銀行分行的行長(總經理)簽署。
  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應當自接到延期開業的完整申請資料之日起15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延期開業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同時逐級抄報中國銀監會。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未在規定期限內提出延期開業申請的,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不受理其延期開業申請。
  開業延期的最長期限為3個月。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開業期限屆滿而未能開業的,原開業批准自動失效。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應當向中國銀監會交回金融許可證。自原開業批准失效之日起1年內,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不受理該申請人在同一城市設立營業性機構的申請。
  第二十三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在開業前應當將開業日期書面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開業前應當在中國銀監會指定的全國性報紙和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指定的地方性報紙上公告。
  第二十四條 《條例》第十五條至第十九條以及本細則第十六條至第二十三條適用於外商獨資銀行分行以及中外合資銀行分行。
  第二十五條 外國銀行將其在中國境內的分行改制為由其總行單獨出資的外商獨資銀行,應當符合《條例》和本細則有關設立外商獨資銀行的條件,並且具備在中國境內長期持續經營以及對擬設外商獨資銀行實施有效管理的能力。
  第二十六條 外國銀行將其在中國境內的分行改制為由其總行單獨出資的外商獨資銀行,應當同時申請籌建外商獨資銀行以及將其在中國境內的所有外國銀行分行改制為外商獨資銀行分行,並將下列申請資料報送擬設外商獨資銀行總行所在地銀監局(一式兩份),同時抄送該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的所有分行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一)外國銀行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內容包括擬設外商獨資銀行及其分支機構的名稱、所在地、註冊資本或者營運資金、申請經營的業務種類等;
  (二)可行性研究報告以及機構改制計劃;
  (三)擬設外商獨資銀行的章程草案以及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律師事務所出具的對章程草案的法律意見書;
  (四)外國銀行董事會關於同意將原外國銀行分行改制為由其總行單獨出資的外商獨資銀行的決議;
  (五)外國銀行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同意由擬設外商獨資銀行承繼原外國銀行分行債權、債務及稅務的意見函,以及在中國境內長期持續經營並對擬設外商獨資銀行實施有效管理的承諾函;
  (六)提出申請前2年該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所有分行經審計的合併財務會計報告;
  (七)申請人所在國家或者地區金融監管當局對其改制的意見書;
  (八)申請人最近3年年報;
  (九)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擬設外商獨資銀行總行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申請資料連同審核意見報送中國銀監會。
  中國銀監會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6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改制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二十七條 外國銀行擬保留1家從事外匯批發業務的分行,應當在申請籌建外商獨資銀行的同時提出申請。
  原外國銀行分行應當確定分別由從事外匯批發業務的外國銀行分行以及外商獨資銀行分行承繼的債權、債務和稅務,並將編制好的資産、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清單連同由申請人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連同本細則第二十六條規定的申請資料一併報送擬設外商獨資銀行總行所在地銀監局(一式兩份),同時抄送原外國銀行分行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第二十八條 外國銀行將其在中國境內的分行改制為由其總行單獨出資的外商獨資銀行的,經中國銀監會批准,原外國銀行分行的營運資金經合併驗資可以轉為外商獨資銀行的註冊資本,也可以轉回其總行。
  第二十九條 外國銀行將其在中國境內的分行改制為由其總行單獨出資的外商獨資銀行的,經驗收合格完成籌建工作,應當將驗收合格意見書連同下列申請資料報送擬設外商獨資銀行總行所在地銀監局(一式兩份),同時抄送原外國銀行分行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一)擬設外商獨資銀行籌備組負責人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開業申請書,內容包括擬設外商獨資銀行及其分支機構的名稱、營業地址、註冊資本或者營運資金、申請經營的業務種類等;
  (二)擬轉入擬設外商獨資銀行的資産、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清單;
  (三)由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合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註冊資本驗資證明;
  (四)擬任外商獨資銀行的董事長、行長以及外商獨資銀行分行行長、同城支行行長的名單、簡歷、身份證明、學歷證明的複印件;
  (五)對外商獨資銀行分行行長、同城支行行長的授權書;
  (六)擬任人簽署的無不良記錄陳述書;
  (七)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擬設外商獨資銀行總行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開業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申請資料、驗收合格意見書連同審核意見報送中國銀監會。
  中國銀監會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開業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三十條 外國銀行擬在中國境內保留1家從事外匯批發業務的分行,應當在擬設外商獨資銀行申請開業的同時,將下列申請資料報送擬設外商獨資銀行總行所在地銀監局(一式兩份),同時抄送原外國銀行分行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一)外國銀行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內容包括擬保留分行的所在地、營運資金、申請經營的業務種類等;
  (二)可行性研究報告;
  (三)擬保留的從事外匯批發業務的外國銀行分行的資産、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清單;
  (四)由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合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驗資證明;
  (五)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擬設外商獨資銀行總行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申請資料連同審核意見報送中國銀監會。
  中國銀監會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保留1家從事外匯批發業務的外國銀行分行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三十一條 外國銀行將其在中國境內的分行改制為由其總行單獨出資的外商獨資銀行的,應當在擬設外商獨資銀行籌建期間、辦理註冊登記手續後,在中國銀監會指定的全國性報紙和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指定的地方性報紙上公告。
  第三十二條 外國銀行代表處獲得批准設立後,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註冊登記手續。
  外國銀行代表處應當在辦理註冊登記手續後,在中國銀監會指定的全國性報紙以及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指定的地方性報紙上公告。
  外國銀行代表處應當自中國銀監會批准設立之日起6個月內遷入固定的辦公場所,超出6個月後仍未開始辦公的,中國銀監會原批准決定失效。
  第三十三條 外國銀行代表處遷入固定辦公場所後,應當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報送下列資料:
  (一)代表處基本情況登記表;
  (二)工商登記證複印件;
  (三)內部管理制度,內容包括代表處的職責安排、內部分工以及內部報告制度等;
  (四)辦公場所的租賃合同或者産權證明複印件;
  (五)配備辦公設施以及租賃電信部門數據通訊線路的情況;
  (六)公章、公文紙樣本以及工作人員對外使用的名片樣本;
  (七)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第三十四條 《條例》第十七條第(六)項所稱其他資料,至少包括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和學歷證明的複印件及其簽署的無不良記錄陳述書。
  《條例》第十七條以及本條前款所稱主要負責人是指董事長、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
  第三十五條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變更註冊資本、變更股東或者調整股東持股比例,外國銀行變更在中國境內分行營運資金,應當將下列申請資料報送所在地銀監局(一式兩份),同時抄送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一)申請人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
  (二)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關於變更事項的董事會決議;
  (三)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出資各方關於變更事項的董事會決議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意見書,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轉讓方和擬受讓方是金融機構的,應當報送所在國家或者地區金融監管當局關於變更事項的意見書;
  (四)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相關股東簽署的轉讓協議或者合同;
  (五)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申請資料連同審核意見報送中國銀監會。
  中國銀監會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變更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三十六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獲准變更註冊資本或者營運資金、變更股東或者調整股東持股比例,應當自接到中國銀監會批准文件之日起30日內,聘請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合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驗資,並將驗資證明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第三十七條 外國銀行因合併、分立擬變更其在中國境內分支機構名稱的,可以向中國銀監會提出初步申請,並報送下列申請資料:
  (一)外國銀行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
  (二)外國銀行所在國家或者地區金融監管當局對其合併、分立的許可文件或者批准書。
  中國銀監會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後,以簽署信函的形式確認其申請。
  外國銀行應當在正式合併、分立等變更事項發生5日內,向中國銀監會及該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分支機構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報告,並於30日內將下列申請資料報送中國銀監會(一式兩份):
  (一)申請人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
  (二)填寫好的中國銀監會印發的申請表;
  (三)申請人章程;
  (四)申請人組織結構圖、董事會以及主要股東名單;
  (五)申請人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對其在中國境內分行承擔稅務、債務的責任保證書;
  (六)申請人合併財務報表;
  (七)申請人在中國境內分行行長(總經理)、首席代表的簡歷、身份證明和學歷證明的複印件;
  (八)申請人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或者授權簽字人簽署的對其在中國境內分行行長(總經理)、首席代表的授權書;
  (九)申請人營業執照複印件或者其他經營金融業務許可文件複印件以及所在國家或者地區金融監管當局對外國銀行變更事項的許可文件或者批准書;
  (十)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外國銀行在向中國銀監會遞交變更的初步申請和正式申請資料的同時,應當將申請資料抄送該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分支機構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中國銀監會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變更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三十八條 外國銀行因其他原因申請變更在中國境內分支機構名稱的,應當將下列申請資料報送中國銀監會(一式兩份),同時抄送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分支機構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一)申請人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
  (二)更名後營業執照複印件或者其他經營金融業務許可文件複印件以及外國銀行所在國家或者地區金融監管當局對其更名的批准書;
  (三)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中國銀監會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變更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三十九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合併、分立後的註冊資本或者營運資金、業務範圍由中國銀監會重新批准。
  第四十條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更名,應當向中國銀監會報送由其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一式兩份),同時抄送其總行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中國銀監會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變更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四十一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在同一城市內變更營業場所或者外國銀行代表處在同一城市內變更辦公地址,應當將下列申請資料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一)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的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外國銀行分行的行長(總經理)或者代表處首席代表簽署的致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的申請書;
  (二) 外資銀行擬遷入營業場所或者辦公地址的租賃或者購買合同意向書複印件;
  (三)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應當對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擬變更的營業場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應當發給驗收合格意見書。驗收不合格的,應當説明理由。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可以在接到驗收不合格通知書之日起10日後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申請復驗。
  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變更營業場所或者辦公地址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同時逐級抄報中國銀監會。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外資銀行在獲得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批准其變更營業場所或者辦公地址前,不得遷入新的營業場所或者辦公地址。
  第四十二條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章程所列內容發生變動,應當在其章程所列內容變動後1年內修改章程。申請修改章程,申請人應當將下列申請資料報送所在地銀監局(一式兩份),同時抄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一)申請人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
  (二)申請人股東會或者董事會決議;
  (三)申請人的原章程和新章程草案;
  (四)原章程和新章程草案變動對照表;
  (五)由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律師事務所出具的對新章程草案的法律意見書;
  (六)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申請資料連同審核意見報送中國銀監會。
  中國銀監會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修改章程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四十三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臨時停業3天以上6個月以下,應當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提出申請,並説明理由以及臨時停業期間安排。
  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應當自收到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臨時停業申請之日起1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臨時停業的決定。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經批准臨時停業的,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應當在營業場所外公告。
  第四十四條 經批准的臨時停業期限屆滿或者導致臨時停業的原因消除,臨時停業機構應當複業。原申請人應當在複業後5日內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報告。營業場所重新修建的,申請人應當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報送營業場所的租賃或者購買合同意向書的複印件、安全和消防合格證明的複印件方可複業。
  特殊情況需要延長臨時停業期限的,應當按照本細則第四十三條規定重新申請。
  第四十五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有《條例》第二十七條所列情形須變更金融許可證所載內容的,應當根據金融許可證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變更事宜。
  需要驗資的,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應當將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合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驗資證明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需要驗收的,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應當進行驗收。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持中國銀監會的批准文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換領營業執照。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有《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至第(三)項所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中國銀監會指定的全國性報紙以及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指定的地方性報紙上公告。公告應當自營業執照生效之日起30日內完成。
  第四十六條 外國銀行代表處發生更名、變更辦公場所等變更事項,應當在辦理變更工商登記手續後在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指定的地方性報紙上公告。

第三章 業務範圍

    第四十七條 《條例》第二十九條第(四)項、第三十一條第(四)項所稱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買賣股票以外的其他外幣有價證券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外匯投資業務:在中國境外發行的中國和外國政府債券、中國金融機構債券和中國非金融機構債券。
  第四十八條 《條例》第二十九條第(十二)項和第三十一條第(十一)項所稱資信調查和諮詢服務是指與銀行業務有關的資信調查和諮詢服務。
  第四十九條 外國銀行分行經營《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的外匯業務,營運資金應當不少於2億元人民幣或者等值的自由兌換貨幣。
  第五十條 外國銀行分行經營《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的外匯業務和人民幣業務,營運資金應當不少於3億元人民幣或者等值的自由兌換貨幣,其中人民幣營運資金應當不少於1億元人民幣。
  第五十一條 外國銀行分行改制的由其總行單獨出資的外商獨資銀行可以承繼原外國銀行分行已經獲准經營的全部業務。
  第五十二條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在獲准的業務範圍內授權其分支機構開展業務。
  外國銀行分行在獲准的業務範圍內授權其同城支行開展業務。
  第五十三條 《條例》第三十四條是指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初次申請經營人民幣業務應當具備的條件,其中第(一)項、第(二)項是指擬申請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開業3年以上,申請前2年連續盈利。開業3年是指自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獲准開業之日起至申請日止滿3年,申請前2年連續盈利是指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截至申請日的前2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顯示盈利。
  已經獲准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申請擴大人民幣業務服務對象範圍,應當具備中國銀監會規定的審慎性條件,並經中國銀監會審批。
  第五十四條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對中國境內公民的人民幣業務,除應當具備中國銀監會規定的審慎性條件外,還應當具備符合業務特點以及業務發展需要的營業網點。
  第五十五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申請經營人民幣業務或者擴大人民幣業務服務對象範圍,應當將下列申請資料報送所在地銀監局(一式兩份),同時抄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一) 申請人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
  (二) 可行性研究報告;
  (三) 擬經營業務的內部控制制度及操作規程;
  (四) 截至申請日的前2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資産負債表及損益表;
  (五)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申請資料連同審核意見報送中國銀監會。
  中國銀監會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經營人民幣業務或者擴大人民幣業務服務對象範圍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五十六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應當自接到中國銀監會批准其經營人民幣業務或者擴大人民幣業務服務對象範圍之日起4個月內完成下列籌備工作:
  (一)配備符合業務發展需要的、適當數量的業務人員;
  (二)印製擬對外使用的重要業務憑證和單據,並將樣本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三) 配備經有關部門認可的安全防範設施,並將有關證明的複印件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四) 建立健全人民幣業務的內部控制制度和操作規程,並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五)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需要增加註冊資本或者營運資金的,應當聘請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合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驗資,並將驗資證明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未能在4個月內完成籌備工作的,中國銀監會原批准決定自動失效。
  第五十七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在籌備工作完成後,應當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提出驗收,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應當在10日內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應當發給驗收合格意見書。驗收不合格的,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可以自接到通知書10日後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提出復驗。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持驗收合格意見書到中國銀監會領取批准書。
  第五十八條 外商獨資銀行分行、中外合資銀行分行在其總行業務範圍內經授權經營人民幣業務。在開展業務前,應當按照本細則第五十六條的規定進行籌備並將總行對其經營人民幣業務的授權書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籌備工作完成後,外商獨資銀行分行、中外合資銀行分行應當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提出驗收。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應當自收到驗收資料後10日內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應當發給驗收合格意見書。驗收不合格的,外商獨資銀行分行、中外合資銀行分行可以自接到通知書10日後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提出復驗。
  外商獨資銀行分行、中外合資銀行分行憑驗收合格意見書到中國銀監會領取經營人民幣業務的確認函,並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營業執照變更事宜。
  第五十九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經營人民幣業務或者擴大人民幣業務服務對象範圍,應當在中國銀監會指定的全國性報紙和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指定的地方性報紙上公告。
  第六十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經營《條例》第二十九條第(十三)項或者第三十一條第(十二)項業務,應當向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總行或者外國銀行管理行所在地銀監局報送下列申請資料(一式兩份),同時抄送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一)申請人授權簽字人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
  (二)擬經營業務的詳細介紹以及內部控制制度和操作規程;
  (三)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申請資料連同審核意見報送中國銀監會。
  中國銀監會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六十一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經營業務範圍內的新産品,應當在經營業務後5日內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書面報告,內容包括新産品介紹、風險特點、內部控制制度和操作規程等。
  第六十二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從事人民幣同業借款業務。

第四章 任職資格管理

  第六十三條 《條例》和本細則所稱高級管理人員是指需經中國銀監會或者所在地銀監局核準任職資格的外資銀行管理人員。
  第六十四條 擔任外資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首席代表的人員應當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並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熟悉並遵守中國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
  (二)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品行和聲譽,有良好的守法合規記錄,無不良記錄。
  (三)具備大學本科以上(包括大學本科)學歷,且具有與擔任職務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工作經驗和組織管理能力;不具備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應當相應增加6年以上從事金融或者8年以上相關經濟工作經歷(其中從事金融工作4年以上)。
  (四)具有履職所需的獨立性。
  第六十五條 外資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首席代表在中國銀監會或者所在地銀監局核準其任職資格前不得履職。
  第六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外資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首席代表:
  (一)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犯罪記錄的;
  (二)擔任或者曾任因違法經營而被接管、撤銷、合併、宣告破産或者吊銷營業執照的機構的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的,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三)指使、參與所任職機構阻撓、對抗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或者案件查處的;
  (四)違反職業道德、操守或者工作嚴重失職給所任職的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
  (五)本人或者其配偶負有數額較大的債務且到期未償還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定的不得擔任金融機構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首席代表的;
  (七)中國銀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
  第六十七條 中國銀監會負責核準或者取消外資銀行下列人員的任職資格:
  (一)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的董事長、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外商獨資銀行分行、中外合資銀行分行的行長(總經理);
  (二)外國銀行分行的行長(總經理);
  (三)外國銀行代表處的首席代表。
  第六十八條 中國銀監會授權外資銀行所在地銀監局核準更換外商獨資銀行分行的行長、中外合資銀行分行的行長、外國銀行分行的行長(總經理)、代表處首席代表的任職資格。
  第六十九條 銀監局負責核準或者取消本轄區外資銀行下列人員的任職資格:
  (一)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的董事、副董事長、董事會秘書、副行長(副總經理)、行長助理、首席運營官、首席風險控制官、首席財務官(財務總監、財務負責人)、首席技術官、內審負責人和合規負責人;
  (二)外商獨資銀行分行、中外合資銀行分行的副行長(副總經理)和合規負責人,外國銀行分行的副行長(副總經理)和合規負責人;
  (三)支行行長;
  (四)其他對經營管理具有決策權或者對風險控制起重要作用的人員。
  第七十條 擔任下列職務的外資銀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首席代表應當分別具備下列條件:
  (一)擔任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董事長,應當具有8年以上金融工作或者12年以上相關經濟工作經歷(其中從事金融工作5年以上);
  (二)擔任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副董事長,應當具有5年以上金融工作或者10年以上相關經濟工作經歷(其中從事金融工作3年以上);
  (三)擔任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應當具有8年以上金融工作或者12年以上相關經濟工作經歷(其中從事金融工作4年以上);
  (四)擔任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董事會秘書、副行長(副總經理)、行長助理、首席運營官、首席風險控制官、首席財務官(財務總監、財務負責人)、首席技術官,外商獨資銀行分行、中外合資銀行分行、外國銀行分行行長(總經理),應當具有5年以上金融工作或者10年以上相關經濟工作經歷(其中從事金融工作3年以上);
  (五)擔任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董事,應當具有5年以上與經濟、金融、法律、財務有關的工作經歷,能夠運用財務報表和統計報表判斷銀行的經營、管理和風險狀況,理解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公司章程、董事會職責以及董事的權利和義務;
  (六)擔任外商獨資銀行分行、中外合資銀行分行、外國銀行分行副行長(副總經理),支行行長,應當具有4年以上金融工作或者6年以上相關經濟工作經歷(其中從事金融工作2年以上);
  (七)擔任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內審負責人和合規負責人,應當具有4年以上金融工作經歷;
  (八)擔任外商獨資銀行分行、中外合資銀行分行、外國銀行分行合規負責人,應當具有3年以上金融工作經歷;
  (九)擔任外國銀行代表處首席代表,應當具有3年以上金融工作或者6年以上相關經濟工作經歷(其中從事金融工作1年以上)。
  第七十一條 外資銀行申請核準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首席代表任職資格,應當將下列申請資料報送擬任職機構所在地銀監局(一式兩份),同時抄送擬任職機構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一)申請人授權簽字人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的申請書,其中,由中國銀監會核準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由銀監局核準的,致有關銀監局局長,申請書中應當説明擬任人擬任的職務、職責、權限,及該職務在本機構組織結構中的位置;
  (二)申請人授權簽字人簽署的對擬任人的授權書及該簽字人的授權書;
  (三)擬任人身份證明、學歷證明的複印件;
  (四)擬任人簡歷和未來履職計劃的詳細説明;
  (五)由擬任人簽署的無不良記錄陳述書以及任職後將守法盡責的承諾書;
  (六)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章程規定應當召開股東會或者董事會會議的,還應當報送相應的會議決議;
  (七)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第七十二條 《條例》和本細則所稱擬任人的簡歷、身份證明和學歷證明的複印件應當經授權簽字人簽字。
  第七十三條 擬任人在中國境內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擔任過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首席代表的,中國銀監會或者所在地銀監局在核準其任職資格前,可以根據需要徵求擬任人原任職機構所在地銀監局的意見。
  擬任人原任職機構所在地銀監局應當及時提供反饋意見。
  第七十四條 外資銀行遞交任職資格申請資料後,中國銀監會以及所在地銀監局可以約見擬任人進行任職前談話。
  第七十五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外國銀行代表處首席代表離崗連續1個月以上的,應當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書面報告,並指定專人代行其職;無特殊情況離崗連續3個月以上的,應當更換人選。
  第七十六條 外資銀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首席代表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可以視情節輕重,取消其一定期限直至終身的任職資格:
  (一)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拒絕、干擾、阻撓或者嚴重影響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依法監管的;
  (三)因內部管理與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執行監督不力,造成所任職機構重大財産損失,或者導致重大金融犯罪案件發生的;
  (四)因嚴重違法違規經營、內控制度不健全或者長期經營管理不善,造成所任職機構被接管、兼併或者被宣告破産的;
  (五)因長期經營管理不善,造成所任職機構嚴重虧損的;
  (六)對已任職的外資銀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首席代表,中國銀監會如發現其任職前有違法、違規或者其他不宜擔任所任職務的;
  (七)中國銀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十七條 擬任人任職資格需報中國銀監會核準的,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申請資料連同審核意見報送中國銀監會。中國銀監會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30日內,作出核準或者不核準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核準的,應當説明理由。
  擬任人任職資格需報所在地銀監局核準的,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30日內作出核準或者不核準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核準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七十八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應當建立與其中國業務發展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和業務操作規程,並於每年3月末前將內部控制制度和業務操作規程的修訂內容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第七十九條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應當設置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合規管理部門和內部審計部門。
  外國銀行分行應當指定專門部門或者人員負責合規工作。
  第八十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結束內部審計後,應當及時將內審報告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可以採取適當方式與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的內審人員溝通。
  第八十一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應當建立貸款風險分類制度,並將貸款風險分類標準與中國銀監會規定的分類標準的對應關係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第八十二條 《條例》第四十條所稱資産負債比例管理的規定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有關資産負債比例的計算方法執行銀行業監管報表指標體系的規定,按照本外幣合計的並表口徑考核。
  第八十三條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應當建立關聯交易管理制度,關聯交易必須符合商業原則,交易條件不得優於與非關聯方進行交易的條件。
  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按照商業銀行關聯交易有關管理辦法的規定對關聯方及關聯交易進行認定。
  第八十四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應當制定與業務外包相關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包括業務外包的決策程序、對外包方的評價和管理、控制銀行信息保密性和安全性的措施和應急計劃等。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簽署業務外包協議前應當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報告業務外包協議的主要風險及相應的風險規避措施等。
  第八十五條 《條例》第四十四條所稱外國銀行分行的生息資産包括外匯生息資産和人民幣生息資産。
  外國銀行分行外匯營運資金的30%應當以6個月以上(含6個月)的外幣定期存款作為外匯生息資産;人民幣營運資金的30%應當以人民幣國債或者6個月以上(含6個月)的人民幣定期存款作為人民幣生息資産。
  外國銀行分行以定期存款形式存在的生息資産應當存放在中國境內經營穩健、具有一定實力的3家或者3家以下中資商業銀行。外國銀行分行不得對以人民幣國債形式存在的生息資産進行質押回購,或者採取其他影響生息資産支配權的處理方式。
  外國銀行分行應當分別於每年6月末和12月末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報告生息資産的存在情況,包括定期存款的存放銀行、金額、期限和利率,持有人民幣國債的金額、形式和到期日等內容。
  外國銀行分行變更生息資産存在形式、定期存款存放銀行應當經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批准。未經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批准,外國銀行分行不得動用生息資産。
  第八十六條 《條例》第四十五條所稱營運資金加準備金等項之和是指營運資金、未分配利潤和貸款損失一般準備之和,所稱風險資産是指按照有關加權風險資産的規定計算的表內、表外加權風險資産。
  《條例》第四十五條所規定的比例,按照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分行單家計算,按季末餘額考核。
  第八十七條 外國銀行分行的流動性資産包括現金、黃金、在中國人民銀行存款、存放同業、1個月內到期的拆放同業、1個月內到期的借出同業、境外聯行往來及附屬機構往來的資産方凈額、1個月內到期的應收利息及其他應收款、1個月內到期的貸款、1個月內到期的債券投資、在國內外二級市場上可隨時變現的其他債券投資、其他1個月內可變現的資産。上述各項資産中應當扣除預計不可收回的部分。生息資産不計入流動性資産。
  外國銀行分行的流動性負債包括活期存款、1個月內到期的定期存款、同業存放、1個月內到期的同業拆入、1個月內到期的借入同業、境外聯行往來及附屬機構往來的負債方凈額、1個月內到期的應付利息及其他應付款、其他1個月內到期的負債。凍結存款不計入流動性負債。
  外國銀行分行應當每日按人民幣、外幣分別計算並保持《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流動性比例,按照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分行單家考核。
  第八十八條 《條例》第四十七條所稱境內本外幣資産餘額、境內本外幣負債餘額按照以下方法計算:
  境內本外幣資産餘額=本外幣資産總額-境外聯行往來(資産)-境外附屬機構往來(資産)-境外貸款-存放境外同業-拆放境外同業-買入境外返售資産-境外投資-其他境外資産。
  下列投資不列入境外投資:購買在中國境外發行的中國政府債券、中國金融機構的債券和中國非金融機構的債券。
  境內本外幣負債餘額=本外幣負債總額-境外聯行往來(負債)-境外附屬機構往來(負債)-境外存款-境外同業存放-境外同業拆入-賣出境外回購款項-其他境外負債。
  《條例》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按照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分行合併考核。
  第八十九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不得虛列、多列、少列資産、負債和所有者權益。
  第九十條 在中國境內設立2家及2家以上外國銀行分行的,應當由外國銀行總行或者經授權的地區總部指定其中1家分行作為管理行,統籌負責中國境內業務的管理以及中國境內所有分行的合併財務信息和綜合信息的報送工作。
  外國銀行或者經授權的地區總部應當指定管理行行長負責中國境內業務的管理工作,並指定合規負責人負責中國境內業務的合規工作。
  第九十一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應當按照中國銀監會的規定,每季度末將跨境大額資金流動和資産轉移情況報送其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第九十二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由總行或者聯行轉入信貸資産應當經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批准。
  第九十三條 外國銀行分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該分行或者管理行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報告:
  (一) 外國銀行分行未分配利潤與本年度純損益之和為負數,且該負數絕對值與貸款損失準備尚未提足部分之和超過營運資金30%的,應當每季度末報告;
  (二) 外國銀行分行對所有大客戶的授信餘額超過其營運資金8倍的,應當每季度末報告,大客戶是指授信餘額超過外國銀行分行營運資金10%的客戶,該指標按照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分行季末餘額合併計算;
  (三)外國銀行分行境外聯行及附屬機構往來的資産方餘額超過境外聯行及附屬機構往來的負債方餘額與營運資金之和的,應當每月末報告,該指標按照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分行合併計算;
  (四)中國銀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四條 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對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採取的特別監管措施包括以下內容:
  (一)約見有關負責人進行警誡談話;
  (二)責令限期就有關問題報送書面報告;
  (三)對資金流出境外採取限制性措施;
  (四)責令暫停部分業務或者暫停受理經營新業務的申請;
  (五)責令出具保證書;
  (六)對有關風險監管指標提出特別要求;
  (七)要求保持一定比例的經中國銀監會認可的資産;
  (八)責令限期補充資本金或者營運資金;
  (九)責令限期撤換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
  (十)暫停受理增設機構的申請;
  (十一)對利潤分配和利潤匯出境外採取限制性措施;
  (十二)派駐特別監管人員,對日常經營管理進行監督指導;
  (十三)提高有關監管報表的報送頻度;
  (十四)中國銀監會採取的其他特別監管措施。
  第九十五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應當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及時報告下列重大事項:
  (一)財務狀況和經營活動出現重大問題;
  (二)經營策略的重大調整;
  (三)除不可抗力原因外,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在法定節假日以外的日期暫停營業2日以內,應當提前7日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書面報告;
  (四)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的重要董事會決議;
  (五)外國銀行分行的總行、外商獨資銀行或者中外合資銀行股東的章程、註冊資本和註冊地址的變更;
  (六)外國銀行分行的總行、外商獨資銀行或者中外合資銀行股東的合併、分立等重組事項以及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的變更;
  (七)外國銀行分行的總行、外商獨資銀行或者中外合資銀行股東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活動出現重大問題;
  (八)外國銀行分行的總行、外商獨資銀行或者中外合資銀行股東發生重大案件;
  (九)外國銀行分行的總行、外商獨資銀行或者中外合資銀行外方股東所在國家或者地區以及其他海外分支機構所在國家或者地區金融監管當局對其實施的重大監管措施;
  (十)外國銀行分行的總行、外商獨資銀行或者中外合資銀行外方股東所在國家或者地區金融監管法規和金融監管體系的重大變化;
  (十一)中國銀監會要求報告的其他事項。
  第九十六條 外國銀行代表處應當及時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報告其所代表的外國銀行發生的下列重大事項:
  (一)章程、註冊資本或者註冊地址變更;
  (二)外國銀行的合併、分立等重組事項以及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變更;
  (三)財務狀況或者經營活動出現重大問題;
  (四)發生重大案件;
  (五)所在國家或者地區金融監管當局對其實施的重大監管措施;
  (六)其他對外國銀行經營産生重大影響的事項。
  第九十七條 非外資銀行在中國境內機構正式員工,在該機構連續工作超過20日或者在90日內累計工作超過30日的,外資銀行應當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報告。
  第九十八條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和在中國境內設立2家及2家以上分行的外國銀行,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後聘請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合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對該機構在中國境內所有營業性機構進行並表或者合併審計,並在會計年度結束後4個月內將審計報告和管理建議書報送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總行或者管理行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外國銀行分行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後聘請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合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並在會計年度結束後4個月內將審計報告和管理建議書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第九十九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聘請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合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年度或者其他項目審計1個月前,應當將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參加審計的註冊會計師的基本資料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第一百條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的年度審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資本充足情況、資産質量、公司治理情況、內部控制情況、盈利情況、流動性和市場風險管理情況等。
  外國銀行分行的年度審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財務報告、風險管理、營運控制、合規經營情況和資産質量等。
  第一百零一條 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在必要時可以指定會計師事務所對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風險狀況、內部控制制度及執行情況等進行審計。
  第一百零二條 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可以要求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更換專業技能和獨立性達不到監管要求的會計師事務所。
  第一百零三條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應當在會計年度結束後6個月內向其總行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報送外商獨資銀行及其股東、中外合資銀行及其股東的年報。
  外國銀行分行及外國銀行代表處應當在其總行會計年度結束後6個月內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報送其總行的年報。
  第一百零四條 外國銀行代表處應當於每年2月末前按照中國銀監會規定的格式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報送上年度工作報告和本年度工作計劃。
  第一百零五條 外國銀行代表處應當具備獨立的辦公場所、辦公設施和專職工作人員。
  第一百零六條 外國銀行代表處應當配備合理數量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的職務應當符合代表處工作職責。
  第一百零七條 外國銀行代表處應當建立會計賬簿,真實反映財務收支情況,其成本以及費用開支應當符合代表處工作職責。
  外國銀行代表處不得使用其他企業、組織或者個人的賬戶。
  第一百零八條 外國銀行代表處不得在其電腦系統中使用與代表處工作職責不符的業務處理系統。
  第一百零九條 本細則要求報送的資料,除年報外,凡用外文書寫的,應當附有中文譯本。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的內部控制制度、業務操作規程、業務憑證樣本應當附有中文譯本;其他業務檔案和管理檔案相關文件如監管人員認為有必要的,也應當附有中文譯本。特殊情況下,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可以要求有關中文譯本經外國銀行分行的總行、外商獨資銀行或者中外合資銀行的外方股東所在國家或者地區認可的機構公證,並且經中國駐該國使館、領館認證。

第六章 終止與清算

  第一百一十條 《條例》第五十八條所稱自行終止包括下列情形:
  (一)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的;
  (二)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股東會或者董事會決定解散的;
  (三)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因合併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
  (四)外國銀行、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關閉在中國境內分行的。
  第一百一十一條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申請自行解散的,應當將下列申請資料報送所在地銀監局(一式兩份),同時抄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一) 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
  (二) 股東會或者董事會決議;
  (三) 股東各方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同意該機構自行解散的確認函;
  (四) 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申請資料連同審核意見報送中國銀監會。
  中國銀監會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自行解散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一百一十二條 外國銀行、外商獨資銀行或者中外合資銀行申請關閉在中國境內分行,應當將下列申請資料報送該分行所在地銀監局(一式兩份),同時抄送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總行所在地銀監局以及該分行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一)申請人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
  (二)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的董事會決議;
  (三)外國銀行所在國家或者地區金融監管當局對其申請的意見書;
  (四)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該分行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申請資料連同審核意見報送中國銀監會。
  中國銀監會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關閉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一百一十三條 自中國銀監會批准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自行解散或者外國銀行、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關閉在中國境內分行的決定生效之日起,被批准自行解散、關閉的機構應當立即停止經營活動,交回金融許可證,並在15日內成立清算組。
  第一百一十四條 清算組成員包括行長(總經理)、會計主管、中國註冊會計師以及中國銀監會指定的其他人員。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清算組還應當包括股東代表和董事長。清算組成員應當報經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同意。
  第一百一十五條 清算組應當書面通知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稅務機關、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等有關部門。
  第一百一十六條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自行解散或者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和外國銀行關閉其在中國境內分行涉及的其他清算事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一百一十七條 被解散或者關閉的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負責監督解散與清算過程,並將重大事項和清算結果逐級報至中國銀監會。
  第一百一十八條 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30日內聘請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合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自聘請之日起60日內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報送審計報告。
  第一百一十九條 解散或者關閉清算過程中涉及外匯審批或者核準事項的,應當經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局批准。
  第一百二十條 清算組在清償債務過程中,應當在支付清算費用、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後,優先支付個人儲蓄存款的本金和利息。
  第一百二十一條 清算組應當在每月10號前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報送有關債務清償、資産處置、貸款清收、銷戶等情況的報告。
  第一百二十二條 被清算機構全部債務清償完畢後,清算組申請提取生息資産,應當向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報送下列申請資料,由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進行審批:
  (一) 由清算組組長簽署的申請書;
  (二) 關於清算情況的報告;
  (三) 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第一百二十三條 清算工作結束後,清算組應當製作清算報告,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確認,並報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登出工商登記,在中國銀監會指定的全國性報紙和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指定的地方性報紙上公告。清算組應當將公告內容在公告日3日前書面報至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第一百二十四條 清算後的會計檔案及業務資料依照有關規定處理。
  第一百二十五條 自外國銀行分行清算結束之日起2年內,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不受理該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同一城市設立營業性機構的申請。
  第一百二十六條 外國銀行申請關閉在中國境內的分行並提出在同一城市設立代表處的,應當將下列申請資料報送所在地銀監局(一式兩份),同時抄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一) 申請人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
  (二) 外國銀行授權簽字人簽署的對擬任首席代表的授權書;
  (三) 擬任首席代表簡歷;
  (四) 擬任首席代表的身份證明和學歷證明的複印件;
  (五) 由擬任首席代表簽署的無不良記錄陳述書;
  (六) 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申請資料連同審核意見報中國銀監會。
  中國銀監會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關閉分行並在同一城市設立代表處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一百二十七條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有違法違規經營、經營管理不善等情形,不予撤銷將嚴重危害金融秩序、損害社會公眾利益的,由中國銀監會按照《金融機構撤銷條例》的規定撤銷。
  中國銀監會責令關閉外國銀行分行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一百二十八條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因解散而清算,清算組在清理財産、編制資産負債表和財産清單後,發現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財産不足清償債務的,經中國銀監會同意,應當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破産。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經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産後,清算組應當將清算事務移交給人民法院。
  第一百二十九條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根據《條例》第五十九條的規定申請複業的,應當將下列申請資料報送所在地銀監局(一式兩份),同時抄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一)申請人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
  (二) 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的董事會決議;
  (三) 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申請資料連同審核意見報送中國銀監會。
  中國銀監會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複業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一百三十條 外國銀行將其在中國境內的分行改制為由其總行單獨出資的外商獨資銀行的,原外國銀行分行應當在外商獨資銀行開業後交回金融許可證,並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登出登記。
  第一百三十一條 外國銀行申請關閉在中國境內代表處的,應當將下列申請資料報送所在地銀監局(一式兩份),同時抄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一)外國銀行董事長或者行長(首席執行官、總經理)簽署的致中國銀監會主席的申請書;
  (二)中國銀監會要求的其他資料。
  所在地銀監局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20日內將申請資料連同審核意見報送中國銀監會。
  中國銀監會應當自收到完整的申請資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關閉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決定不批准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一百三十二條 經批准關閉的代表處應當在依法辦理登出登記手續後15日內,在中國銀監會指定的全國性報紙及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指定的地方性報紙上公告,並將公告內容報送所在地中國銀監會派出機構。

第七章 附  則

  第一百三十三條 外資銀行違反本細則的,中國銀監會按照《條例》和其他有關規定對其進行處罰。
  第一百三十四條 本細則自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自本細則施行之日起,中國銀監會2004年7月26日公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同時廢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