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企業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暫行條例

  (2003年5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8號公佈 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國有資産監督管理體制,進一步搞好國有企業,推動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發展和壯大國有經濟,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參股企業中的國有資産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金融機構中的國有資産的監督管理,不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企業國有資産,是指國家對企業各種形式的投資和投資所形成的權益,以及依法認定為國家所有的其他權益。
  第四條 企業國有資産屬於國家所有。國家實行由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享有所有者權益,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産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
  第五條 國務院代表國家對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大型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重要基礎設施和重要自然資源等領域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國務院確定、公佈。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對由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以外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其中,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公佈,並報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備案;其他由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國有參股企業,由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確定、公佈,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備案。
  國務院,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以下統稱所出資企業。
  第六條 國務院,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分別設立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根據授權,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依法對企業國有資産進行監督管理。
  企業國有資産較少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不單獨設立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嚴格執行國有資産管理法律、法規,堅持政府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産出資人職能分開,堅持政企分開,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不行使政府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政府其他機構、部門不履行企業國有資産出資人職責。
  第八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應當依照本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嚴格執行法律、行政法規。
  第九條 發生戰爭、嚴重自然災害或者其他重大、緊急情況時,國家可以依法統一調用、處置企業國有資産。
  第十條 所出資企業及其投資設立的企業,享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企業經營自主權。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應當支持企業依法自主經營,除履行出資人職責以外,不得干預企業的生産經營活動。
  第十一條 所出資企業應當努力提高經濟效益,對其經營管理的企業國有資産承擔保值增值責任。
  所出資企業應當接受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實施的監督管理,不得損害企業國有資産所有者和其他出資人的合法權益。

第二章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

  第十二條 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是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負責監督管理企業國有資産的直屬特設機構。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是代表本級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負責監督管理企業國有資産的直屬特設機構。
  上級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下級政府的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
  第十三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對所出資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維護所有者權益;
  (二)指導推進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改革和重組;
  (三)依照規定向所出資企業派出監事會;
  (四)依照法定程序對所出資企業的企業負責人進行任免、考核,並根據考核結果對其進行獎懲;
  (五)通過統計、稽核等方式對企業國有資産的保值增值情況進行監管;
  (六)履行出資人的其他職責和承辦本級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除前款規定職責外,可以制定企業國有資産監督管理的規章、制度。
  第十四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的主要義務是:
  (一)推進國有資産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推動國有經濟佈局和結構的調整;
  (二)保持和提高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領域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競爭力,提高國有經濟的整體素質;
  (三)探索有效的企業國有資産經營體制和方式,加強企業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工作,促進企業國有資産保值增值,防止企業國有資産流失;
  (四)指導和促進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進管理現代化;
  (五)尊重、維護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營自主權,依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企業依法經營管理,增強企業競爭力;
  (六)指導和協調解決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改革與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
  第十五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向本級政府報告企業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工作、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狀況和其他重大事項。

第三章 企業負責人管理

  第十六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企業負責人的選用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
  第十七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有關規定,任免或者建議任免所出資企業的企業負責人:
  (一)任免國有獨資企業的總經理、副總經理、總會計師及其他企業負責人;
  (二)任免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並向其提出總經理、副總經理、總會計師等的任免建議;
  (三)依照公司章程,提出向國有控股的公司派出的董事、監事人選,推薦國有控股的公司的董事長、副董事長和監事會主席人選,並向其提出總經理、副總經理、總會計師人選的建議;
  (四)依照公司章程,提出向國有參股的公司派出的董事、監事人選。
  國務院,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人民政府,對所出資企業的企業負責人的任免另有規定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建立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制度,與其任命的企業負責人簽訂業績合同,根據業績合同對企業負責人進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
  第十九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應當依照有關規定,確定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的企業負責人的薪酬;依據考核結果,決定其向所出資企業派出的企業負責人的獎懲。

第四章 企業重大事項管理

  第二十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負責指導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審核批准其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的重組、股份制改造方案和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公司的章程。
  第二十一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法定程序決定其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的分立、合併、破産、解散、增減資本、發行公司債券等重大事項。其中,重要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分立、合併、破産、解散的,應當由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審核後,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法定程序審核、決定國防科技工業領域其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的有關重大事項時,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依照公司法的規定,派出股東代表、董事,參加國有控股的公司、國有參股的公司的股東會、董事會。
  國有控股的公司、國有參股的公司的股東會、董事會決定公司的分立、合併、破産、解散、增減資本、發行公司債券、任免企業負責人等重大事項時,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派出的股東代表、董事,應當按照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的指示發表意見、行使表決權。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派出的股東代表、董事,應當將其履行職責的有關情況及時向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報告。
  第二十三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其所出資企業的國有股權轉讓。其中,轉讓全部國有股權或者轉讓部分國有股權致使國家不再擁有控股地位的,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四條 所出資企業投資設立的重要子企業的重大事項,需由所出資企業報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另行制定,報國務院批准。
  第二十五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協調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的兼併破産工作,並配合有關部門做好企業下崗職工安置等工作。
  第二十六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擬訂所出資企業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指導意見,調控所出資企業工資分配的總體水平。
  第二十七條 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經國務院批准,可以作為國務院規定的投資公司、控股公司,享有公司法第十二條規定的權利;可以作為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享有公司法第二十條規定的權利。(2011年1月8日刪除)
  第二十八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可以對所出資企業中具備條件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進行國有資産授權經營。
  被授權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對其全資、控股、參股企業中國家投資形成的國有資産依法進行經營、管理和監督。
  第二十九條 被授權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應當建立和完善規範的現代企業制度,並承擔企業國有資産的保值增值責任。

第五章 企業國有資産管理

  第三十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負責企業國有資産的産權界定、産權登記、資産評估監管、清産核資、資産統計、綜合評價等基礎管理工作。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協調其所出資企業之間的企業國有資産産權糾紛。
  第三十一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建立企業國有資産産權交易監督管理制度,加強企業國有資産産權交易的監督管理,促進企業國有資産的合理流動,防止企業國有資産流失。
  第三十二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對其所出資企業的企業國有資産收益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對其所出資企業的重大投融資規劃、發展戰略和規劃,依照國家發展規劃和産業政策履行出資人職責。
  第三十三條 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的重大資産處置,需由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的,依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企業國有資産監督

  第三十四條 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代表國務院向其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派出監事會。監事會的組成、職權、行為規範等,依照《國有企業監事會暫行條例》的規定執行。
  地方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代表本級人民政府向其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派出監事會,參照《國有企業監事會暫行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五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所出資企業財務進行監督,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産保值增值指標體系,維護國有資産出資人的權益。
  第三十六條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應當加強內部監督和風險控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財務、審計、企業法律顧問和職工民主監督等制度。
  第三十七條 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應當按照規定定期向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報告財務狀況、生産經營狀況和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狀況。

第七章 法 律 責 任

  第三十八條 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不按規定任免或者建議任免所出資企業的企業負責人,或者違法干預所出資企業的生産經營活動,侵犯其合法權益,造成企業國有資産損失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九條 所出資企業中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未按照規定向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報告財務狀況、生産經營狀況和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狀況的,予以警告;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紀律處分。
  第四十條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企業負責人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造成企業國有資産損失的,應負賠償責任,並對其依法給予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 對企業國有資産損失負有責任受到撤職以上紀律處分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企業負責人,5年內不得擔任任何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企業負責人;造成企業國有資産重大損失或者被判處刑罰的,終身不得擔任任何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企業負責人。

第八章 附  則

  第四十二條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參股企業的組織形式、組織機構、權利和義務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三條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參股企業中中國共産黨基層組織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依照《中國共産黨章程》和有關規定執行。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國有參股企業中工會組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四條 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第四十五條 本條例施行前制定的有關企業國有資産監督管理的行政法規與本條例不一致的,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六條 政企尚未分開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加快改革,實現政企分開。政企分開後的企業,由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依法對企業國有資産進行監督管理。
  第四十七條 本條例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