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
水利部 農業部 林業局 氣象局 海洋局
關於印發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的通知

發改氣候〔2013〕22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住建廳(委、局),交通廳(局、委),水利(務)廳(局),農業廳(委、局),林業廳(局),氣象局,海洋廳(局):
  為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統籌開展全國適應氣候變化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林業局、氣象局、海洋局聯合製定了《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以下簡稱《戰略》)。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要根據《戰略》要求編制省級適應氣候變化方案,並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適應試點示範工程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先行先試,在方案中明確開展試點的相關工作安排,做好組織實施。


發 展 改 革 委  財 政 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     
水  利  部  農 業 部     
林  業  局  氣 象 局     
海  洋  局            
2013年11月18日   

 

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
(2013年11月)

目  錄

前  言
一、面臨形勢
  (一)影響和趨勢
  (二)工作現狀
  (三)薄弱環節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二)主要目標
三、重點任務
  (一)基礎設施
  (二)農業
  (三)水資源
  (四)海岸帶和相關海域
  (五)森林和其他生態系統
  (六)人體健康
  (七)旅遊業和其他産業
四、區域格局
  (一)城市化地區
  (二)農業發展地區
  (三)生態安全地區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體制機制
  (二)加強能力建設
  (三)加大財稅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四)強化技術支撐
  (五)開展國際合作
  (六)做好組織實施

前  言

  全球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巨大挑戰。應對氣候變化,不僅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要採取積極主動的適應行動,通過加強管理和調整人類活動,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減輕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的不利影響。
  根據最新科學研究報告,在1880年至2012年期間,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平均溫度上升了0.85℃,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冰川和積雪融化加劇,水資源分佈失衡,生態系統受到威脅。氣候變化還引起海平面上升,海岸帶遭受洪澇、風暴等自然災害影響更為嚴重,一些海島和沿海低窪地區甚至面臨被淹沒的風險。氣候變化對農、林、牧、漁等經濟活動和城鎮運行都會産生不利影響,加劇疾病傳播,威脅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溫度上升超過2.5℃時,全球所有區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響;溫度上升超過4℃時,則可能對全球生態系統帶來不可逆的損害,造成全球經濟重大損失,發展中國家所受損失將更為嚴重。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氣候條件複雜、生態環境整體脆弱,正處於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的歷史階段,氣候變化已對糧食安全、水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城鎮運行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財産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適應氣候變化任務十分繁重,但全社會適應氣候變化的意識和能力還普遍薄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制定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對適應氣候變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戰略在充分評估氣候變化當前和未來對我國影響的基礎上,明確國家適應氣候變化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提出適應目標、重點任務、區域格局和保障措施,為統籌協調開展適應工作提供指導。本戰略目標期到2020年,在具體實施中將根據形勢變化和工作需要適時調整修訂。
  一、面臨形勢
  (一)影響和趨勢
  我國氣候類型複雜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顯著,氣候波動劇烈。與全球氣候變化整體趨勢相對應,我國平均氣溫明顯上升。近100年來,年平均氣溫上升幅度略高於同期全球升溫平均值,近50年變暖尤其明顯。降水和水資源時空分佈更加不均,區域降水變化波動加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危害加劇。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平均每年因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0多億元,死亡2000多人。
  氣候變化已經和持續影響到我國許多地區的生存環境和發展條件。區域性洪澇和乾旱災害呈增多增強趨勢,北方乾旱更加頻繁,南方洪澇災害、颱風危害和季節性乾旱更趨嚴重,低溫冰雪和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行安全受到影響,農業生産的不穩定性和成本增加,水資源短缺日益嚴重,海平面不斷上升,風暴潮、巨浪、海岸侵蝕、土壤鹽漬化、鹹潮等對海岸帶和相關海域造成的損失更為明顯,森林、濕地和草原等生態系統發生退化,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多種疾病特別是災後傳染性疾病發生和傳播風險增大,對人體健康威脅加大。預計未來氣溫上升趨勢更加明顯,不利影響將進一步加劇,如不採取有效應對措施,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引起的災害損失將更為嚴重。
  (二)工作現狀
  我國政府重視適應氣候變化問題,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採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
  適應氣候變化相關政策法規不斷出臺。1994年頒布的《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首次提出適應氣候變化的概念,2007年制定實施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系統闡述了各項適應任務,2010年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在生産力佈局、基礎設施、重大項目規劃設計和建設中,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因素。提高農業、林業、水資源等重點領域和沿海、生態脆弱地區適應氣候變化水平”。農業、林業、水資源、海洋、衛生、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領域也制定實施了一系列與適應氣候變化相關的重大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規。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進展。“十一五”期間,新增水庫庫容381億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285億立方米,新建和加固堤防17080公里,完成專項規劃內6240座大中型及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與旱澇保收標準農田建設,凈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5000萬畝。
  相關領域適應工作有所進展。推廣應用農田節水技術4億畝以上,“十一五”期間全國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0。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面積8500萬畝以上,培育並推廣高産優質抗逆良種,推廣農業減災和病蟲害防治技術。開展造林綠化,全國完成造林面積2529萬公頃,森林面積達到1.95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20.36%,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3%,新增城市公園綠地面積15.8萬公頃,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4.47%,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62%。加強城鄉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保障居民飲用水安全。出臺自然災害衛生應急預案,基本建立了快速響應和防控框架。開展氣象災害風險區劃、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等系列工作,建立了較完善的人工增雨體系。開展生態移民,加強氣候敏感脆弱區域的扶貧開發。
  生態修復和保護力度得到加強。保護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十一五”期間,退耕還林工程完成造林542萬公頃,退牧還草工程累計實施圍欄建設3240萬公頃,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3%,新增濕地保護面積150萬公頃,恢復各類濕地8萬公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3萬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2萬多個。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開展紅樹林栽培移種、珊瑚礁保護、濱海濕地退養還灘等海洋生態恢復工作。
  監測預警體系建設逐步開展。開展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次生衍生災害的綜合觀測、監測預測及預警。開展全國沿海海平面變化影響調查和海平面觀測。
  (三)薄弱環節
  我國適應氣候變化工作儘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基礎能力仍待提高,工作中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
  適應工作保障體系尚未形成。適應氣候變化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各類規劃制定過程中對氣候變化因素的考慮普遍不足。應急管理體系亟需加強,各類災害綜合監測系統建設與適應需求之間還有較大差距,部分地區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不足。適應資金機制尚未建立,政府財政投入不足。科技支撐能力不足,國家、部門、産業和區域缺乏可操作性的適應技術清單,現有技術對於氣候變化因素的針對性不強。
  基礎設施建設不能滿足適應要求。基礎設施建設、運行、調度、養護和維修的技術標準尚未充分考慮氣候變化的影響,供電、供熱、供水、排水、燃氣、通信等城市生命線系統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保障能力不足。農業、林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部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老化失修,水利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對氣候變化的因素考慮不足,漁港建設明顯滯後,難以滿足漁港避風需要。
  敏感脆弱領域的適應能力有待提升。農業産業化、規模化和現代化程度不夠,種植制度和品種佈局不盡合理,農情監測診斷能力不足,現有技術和裝備防控能力不足以應對農業災害複雜化和擴大化趨勢。一些區域水資源戰略配置格局尚未形成,城鄉供水保障能力不高,大江大河綜合防洪減災體系尚不完善,主要易澇區排澇能力不足。森林火災與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系統、林火阻隔系統以及應急處置系統建設有待提升,濕地、荒漠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和抗禦災害能力有待加強。採礦、建築、交通、旅遊等行業部門防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能力不足。人體健康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監測、評估和預警系統尚未建立,現有傳染病防控體系不能滿足進一步遏制媒介傳播疾病的需求。
  生態系統保護措施亟待加強。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減少、草原退化、濕地萎縮等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區域生態安全風險加大。對沿海低窪地區和海島海礁淹沒及海岸帶侵蝕風險缺乏有效應對措施,濱海濕地面積減少、紅樹林浸淹死亡、珊瑚礁白化等生態問題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加強科技支撐,將適應氣候變化的要求納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統籌並強化氣候敏感脆弱領域、區域和人群的適應行動,全面提高全社會適應意識,提升適應能力,有效維護公共安全、産業安全、生態安全和人民生産生活安全。
  我國適應氣候變化工作應堅持以下原則:
  突出重點。在全面評估氣候變化影響和損害的基礎上,在戰略規劃制定和政策執行中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因素,重點針對脆弱領域、脆弱區域和脆弱人群開展適應行動。
  主動適應。堅持預防為主,加強監測預警,努力減少氣候變化引起的各類損失,並充分利用有利因素,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氣候資源,最大限度地趨利避害。
  合理適應。基於不同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技術條件以及環境容量,充分考慮適應成本,採取合理的適應措施,堅持提高適應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增強適應措施的針對性。
  協同配合。全面統籌全局和局部、區域和局地以及遠期和近期的適應工作,加強分類指導,加強部門之間、中央和地方之間的協調聯動,優先採取具有減緩和適應協同效益的措施。
  廣泛參與。提高全民適應氣候變化的意識,完善適應行動的社會參與機制。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層次的國際合作,加強南南合作。
  (二)主要目標
  適應能力顯著增強。主要氣候敏感脆弱領域、區域和人群的脆弱性明顯降低;社會公眾適應氣候變化的意識明顯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科學知識廣泛普及,適應氣候變化的培訓和能力建設有效開展;氣候變化基礎研究、觀測預測和影響評估水平明顯提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監測預警能力和防災減災能力得到加強。適應行動的資金得到有效保障,適應技術體系和技術標準初步建立並得到示範和推廣。
  重點任務全面落實。基礎設施相關標準初步修訂完成,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能力顯著增強。農業、林業適應氣候變化相關的指標任務得到實現,産業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顯著提高。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資源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體系基本建成,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海岸帶和相關海域的生態得到治理和修復。適應氣候變化的健康保護知識和技能基本普及。
  適應區域格局基本形成。根據適應氣候變化的要求,結合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在不同地區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和生態安全格局,使人民生産生活安全、農産品供給安全和生態安全得到切實保障。
  三、重點任務
  針對各領域氣候變化的影響和適應工作基礎,制定實施重點適應任務,選擇有條件的地區開展試點示範,探索和推廣有效的經驗做法,逐步引導和推動各項適應工作。
  (一)基礎設施
  加強風險管理。建立氣候變化風險評估與信息共享機制,制定災害風險管理措施和應對方案,開展應對方案的可行性論證,提高氣候變化風險管理水平。在項目申請報告或規劃內的“環境和生態影響分析”等篇章中,考慮將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作為單獨內容進行分析。
  修訂相關標準。根據氣候條件的變化修訂基礎設施設計建設、運行調度和養護維修的技術標準。對有關重大水利工程進行必要的安全復核,考慮地溫、水分和凍土變化完善鐵路路基等建設標準,根據氣溫、風力與冰雪災害的變化調整輸電線路、設施建造標準與電桿間距,根據海平面變化情況調整相關防護設施的設計標準。

 專欄1 上海城市基礎設施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防禦適應試點示範工程

  針對上海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損失加大、海平面上升等問題開展試點示範工程,以氣象、海洋災害防護標準修訂及配套設施建設為重點,推廣大城市加強基礎設施防禦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能力的經驗。
  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因素,開展城市防護標準修訂,重點修訂上海的城市防洪、排水、供電、供水、供氣和通信等基礎設施的氣象災害防護標準,對已有和在建基礎設施按照新標準進行改造。

  完善災害應急系統。建立和完善保障重大基礎設施正常運行的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系統。向大中型水利工程提供暴雨、旱澇、風暴潮和海浪等預警,向通信及輸電系統提供高溫、冰雪、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預警,向城市生命線系統提供內澇、高溫、冰凍的動態信息和溫度劇變的預警,向交通運輸等部門提供大風、雷電、濃霧、暴雨、洪水、冰雪、風暴潮、海浪、海冰等災害的預警等。完善相應的災害應急響應體系。

專欄2 廣東城市災害應急系統建設適應試點示範工程

  針對廣東颱風、風暴潮等災害影響更為複雜、損害更為嚴重等問題開展試點示範工程,以加強城市災害的監測預警和風險管理、減輕災害影響為重點,推廣城市防禦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應急系統建設的經驗。
  開展颱風監測預警,完善衛星、雷達、海上浮標、沿岸海洋站、地面氣象站、應急機動觀測設施等組成的颱風監測系統,研發颱風數值預報和綜合預報技術系統,增強颱風預警預報能力,加強颱風信息的及時發佈。健全應急指揮和社會聯動的颱風響應機制,建立多部門協作應急防禦體系,編制城市防禦颱風預案,落實到學校、街道、社區等,向市民普及防禦颱風知識。

 

 專欄3 雲南農村災害應急系統建設適應試點示範工程

  針對雲南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發生風險增大、災害損失增加等問題開展試點示範工程,以農村監測預警體系、災害應急響應系統、防治災害信息化等系統建設為重點,推廣農村防禦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應急系統建設的經驗。
  完善災害監測、預報與預警體系,建設災害應急響應信息服務平臺,編制和修訂鄉鎮級、村級災害應急預案並組織演練。加強災害應急救援和搶險隊伍建設,建立應急設備與物資貯備制度,建設佈局合理的災害應急避難場所。建立災害風險評估體系,加強災害發生信息、動態管理數據庫、災害防治技術庫和專家庫等的建設。

  科學規劃城市生命線系統。科學規劃建設城市生命線系統和運行方式,根據適應需要提高建設標準。按照城市內澇及熱島效應狀況,調整完善地下管線佈局、走向以及埋藏深度。根據氣溫變化調整城市分區供暖、供水調度方案,提高地下管線的隔熱防潮標準等。

專欄4 河北城市水系統建設適應試點示範工程

  針對河北城市供水系統能力薄弱、地下水嚴重超採、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問題開展試點示範工程,以開展河湖水系連通和水源優化配置、引黃補淀、地下水回灌等工程措施為重點,推廣氣候變化條件下城市綜合配置水資源的經驗。
  開展環城水系綜合配置工程,調整改造城市水系,在城市周邊合理興建必要的蓄水河道、人工濕地、防洪生態工程及防風防沙綠色屏障等,優化調整人工河湖規模;開展城市集雨工程建設。開展地下水回灌工程,利用雨洪泄水等回灌補充地下水,利用現有石津渠和沙河灌區等灌溉渠道補充城市和生態環境用水,在總幹渠七里河、白馬河、滹沱河、沙河和濮陽河利用退水閘補充地下水。

  (二)農業
  加強監測預警和防災減災措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農情監測網絡,建立健全農業災害預警與防治體系。構建農業防災減災技術體系,編制專項預案。加強氣候變化誘發的動物疫病的監測、預警和防控,大力提升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與防控能力,加強病蟲害統防統治,推廣普及綠色防控與災後補救技術,增加農業備災物資儲備。
  提高種植業適應能力。繼續開展農田基本建設、土壤培肥改良、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旱作農業、抗旱保墑與保護性耕作等適應技術。到2020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率達到50%以上,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以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到1.1千克/立方米以上。

 專欄5 吉林糧食主産區黑土地保護治理適應試點示範工程

  針對吉林中西部黑土地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等威脅糧食生産的問題開展試點示範,以治理水土流失、恢復土壤肥力等綜合性措施為重點,推廣黑土地適應氣候變化的經驗。
  開展農田保育建設,增施有機肥、培肥土壤和恢復地力,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和有機肥加工廠,全面提升黑土地耕地質量。開展生態修復建設,加強坡耕地治理和生態防護林建設,科學配置工程、技術、生物措施,控制水土流失,恢復和重建植被,維護黑土地可持續耕種。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加快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全面推進節水型農業建設,提高黑土地耕種水平。

  利用氣候變暖增加的熱量資源,細化農業氣候區劃,適度調整種植北界、作物品種佈局和種植制度。在熟制過渡地區適度提高復種指數,使用生育期更長的品種。加強農作物育種能力建設,培育高光效、耐高溫和抗寒抗旱作物品種,建立抗逆品種基因庫與救災種子庫。 

 專欄6 黑龍江農業利用氣候變化有利因素適應試點示範工程

  針對黑龍江積溫增加、作物生長期延長等氣候變化有利影響開展試點示範,以調整種植結構和選育作物品種、推廣應用抗旱保墑技術等農業適應技術為重點,推廣農業生産利用氣候變化有利因素的經驗。
  開展種植結構調整與新品種選育,重新進行積溫帶劃分,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與品種佈局;選育耐乾旱、耐高溫的適應性作物新品種,拓寬品種資源;建立並完善新品種選育、引進、繁殖、推廣緊密銜接的現代種子産業體系。開展農業適應技術研發推廣,採取適應氣候變化的作物栽培集成技術,調整以適應抽穗期變動為核心的“生産技術規程”,開發綜合配套生産技術。積極推行農田抗旱保墑措施和具有保水、保土、培肥、增産綜合作用的保護性耕作技術,加大生物有機肥料投入。

  引導畜禽和水産養殖業合理髮展。按照草畜平衡的原則,實行劃區輪牧、季節性放牧與冬春舍飼。加大草場改良、飼草基地以及草地畜牧業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牧區合作,推行易地育肥模式。修訂畜舍與魚池建造標準,構建主要農區畜牧養殖適應技術體系。合理調整水産養殖品種、密度、飼養週期,合理佈局海洋捕撈業,加強水環境保護、魚病防控和泛塘預警。加強漁業基礎設施和裝備建設。 

專欄7 內蒙古典型草原畜牧業發展適應試點示範工程 

  針對內蒙古典型草原受氣候暖幹化影響産生的退化和沙化等問題開展試點示範工程,以退化草原的修復與保護為重點,採取政策、經濟、工程等措施,綜合治理退化草原,推廣氣候變化條件下基於草畜平衡的草原畜牧業發展經驗。
  結合實施退牧還草工程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開展退化草地生態恢復建設,加強草地資源與環境監測、水資源利用與管理,採取耐旱牧草與適應性牲畜品種推廣等措施,推進草地畜牧業適度規模經營與合作牧場制度建設。開展牧區基礎設施與民生建設,加強牧場飲水點、飼草料庫、高效節水灌溉飼草料基地、牧戶太陽能、風能利用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監測預警信息服務等系統建設。

  加強農業發展保障力度。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集約化經營水平。擴大農業災害保險試點與險種範圍,探索適合國情的農業災害保險制度。加強農民適應技術培訓,到2020年農村勞動力實用適應技術培訓普及率達到70%。
  (三)水資源
  加強水資源保護與水土流失治理。加強水功能區管理和水源地保護,合理確定主要江河、湖泊生態用水標準,保證合理的生態流量和水位。加強水環境監測與水生態保護。在全面規劃的基礎上,將預防、保護、監督、治理和修復相結合,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優化配置工程、生物和農業等措施,構建科學完善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十二五”期間,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500萬公頃。 

 專欄8 江西鄱陽湖水資源保護適應試點示範工程

  針對江西鄱陽湖流域旱澇災害頻發、生態功能退化等問題開展試點示範工程,以合理規劃、配置和保護水資源為重點,改善鄱陽湖的生態環境,推廣提高流域適應氣候變化綜合能力的經驗。
  開展水利建設,加快推進峽江、浯溪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實施“五河”重點河段治理工程,新建白梅、四方井、井山等水庫,加快推進鄱陽湖區蓄滯洪區建設。開展流域綜合生態保護與恢復,綜合整治城市沿河環境與湖泊生態環境,鞏固退田還湖、還澤、還灘成果,完善引水設施體系,實施水位和水文週期調節,恢復流域植被;建立自然濕地恢復區,加強庫區、小型湖泊、山塘、港汊、農田、溪流的自然生態保護。在濱湖控制開發帶建設防護林,在“五河”沿岸建設綠化帶,推進農田林網工程,重點加強“五河”及一、二級支流源頭保護區的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以及森林公園建設。

  構建水資源配置格局。加大節水型社會建設力度,因地制宜修建各種蓄水、引水和提水工程,完善骨幹水源工程和灌溉工程,加快南水北調東線、中線一期工程建設和西線工程前期論證。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規劃管理、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制度,強化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限制缺水地區城市無序擴展和高耗水産業發展。合理開發利用雨洪、海水、苦鹹水、再生水和礦井水等非常規水資源。
  健全防汛抗旱體系。加快江河干支流控制性樞紐建設,加強重要江河堤防建設和河道整治。調整城鎮發展和産業佈局,科學設置併合理運用蓄滯洪區,嚴禁盲目圍墾、設障侵佔河灘及行洪通道,加強洪水風險管理。健全各級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完善應急機制,加強災害監測、預測、預報和預警。 

 專欄9 新疆融雪型洪水災害綜合防治適應試點示範工程

  針對新疆融雪型洪水發生頻次增多、洪峰流量增大等問題開展試點示範,以融雪型洪水防治體系建設、監測預警和工程性防治措施為重點,在氣候條件相似地區推廣新疆增強防汛能力的經驗。
  開展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加強融雪型洪水監測網絡建設,開展氣象水文監測填空加密工程與洪水災害臨近預報系統工程的建設,加強重點區域中小尺度精細化氣象水文協同預報能力建設。開展針對性水利工程建設,因地制宜建設大中型水庫,在重要河流上建設山區控制性水利工程;加強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河道護岸及堤防工程、排洪渠工程和溝道疏浚工程等的建設。開展綜合防禦體系建設,在融雪型洪水災害的監測預防、預報預警、災後應急等方面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編制災害風險區劃圖,制定綜合防治規劃;對處於災害危險區,生存條件惡劣、地勢低窪與治理困難地方的居民實施永久搬遷。

  (四)海岸帶和相關海域
  合理規劃涉海開發活動。建設覆蓋海岸帶地區及海島的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系統,開展海洋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工作。新編或修編各類涉海規劃時,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因素,引導各類沿海開發活動有序開展。
  加強沿海生態修復和植被保護。選劃建設海洋保護區,實施典型海島、海岸帶及近海生態系統修復工程。保護現有海岸森林,加強海岸綠化和海島植被修復,加大沿海防護林營造力度。
  加強海洋災害監測預警。依託現有海洋環境保障項目,完善覆蓋全國海岸帶和相關海域的海平面變化和海洋災害監測系統,重點加強風暴潮、海浪、海冰、赤潮、鹹潮、海岸帶侵蝕等海洋災害的立體化監測和預報預警能力,強化應急響應服務能力。

 專欄10 海南生態修復與海洋災害應急適應試點示範工程

  針對海南海岸帶侵蝕、海洋災害頻發、海岸生態系統脆弱等問題開展試點示範工程,以海洋生態修復、災害防禦工程建設和沿岸土地治理為重點,推廣海岸帶和島嶼適應氣候變化的經驗。
  組織海岸帶脆弱性評估,開展海島生態修復,保護和修復海口東寨港等紅樹林、三亞蜈支洲等珊瑚礁、陵水黎安港等海草床生態系統。開展防禦風暴潮設施系統建設,完善海洋災害觀測系統;健全海島防風、防浪、防潮工程,加強避風港、漁港、錨地、防波堤、海堤、護岸等設施建設;開展城區防潮防洪排澇,建設一批對海島地區發展具有全局性、基礎性、關鍵性的防災減災工程。加強沿岸土地治理和海岸帶土地侵蝕與鹽漬化整治,阻擋海水入侵,防治海岸帶土壤質量下降。

  (五)森林和其他生態系統
  完善林業發展規劃。完善覆蓋全國主要生態區的林業觀測站網,加強氣候變化對林業影響的監測評估。完善林業建設工程規劃,加強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以及“三北”、長江、沿海等防護林體系、京津風沙源治理等林業重點工程建設。
  加強森林經營管理。根據氣溫、降水變化合理調整與配置造林樹種和林種,優化林分結構,選擇優良鄉土樹種,構建適應性強的人工林系統。全面開展森林撫育經營,提升森林整體質量,構建健康穩定、抗逆性強的森林生態系統。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3%,森林蓄積量達到150億立方米以上。
  有效控制森林災害。提高森林火災防控能力,減少火災發生次數,控制火災影響範圍,降低火災造成的損失。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工作和測報點建設,提高森林有害生物監測防控力度,防控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到2020年,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以下。

 專欄11 四川森林保護和經營適應試點示範工程

  針對四川造林難度加大、森林質量不高、林業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損失加劇等問題開展試點示範,以森林撫育經營、森林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防控體系建設為重點,推廣氣候變化條件下森林經營和控制森林災害的經驗。
  開展造林和森林撫育經營,選擇鄉土樹種,營造混交林;加強森林撫育和低效林改造,調整林分結構,促進形成異齡、復層、混交林分,提高森林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化和抵抗災害的能力。開展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建設林業有害生物和森林火災遙感監測、數據採集與傳輸、預警信息處理與發佈等基礎信息平臺;建立森林火險預警系統,改進林火監測系統,加強林業有害生物和森林火險等級的實時監測、預報、預警等應急信息管理。開展應急防控體系建設,加強林業有害生物和森林防火綜合防控設施等建設;強化省、市、縣三級森林災害應急指揮系統建設。

  促進草原生態良性循環。恢復和提高草原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防風固沙能力,提高草原火災防控能力,加大草原蟲鼠害監控和防治力度,控制天然草原的毒害草危害,有效保護草地資源。繼續推進草原保護建設工程,提高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到2020年,“三化”草原治理率達到55.6%。
  加強生態保護和治理。完善自然保護區網絡、基礎設施和管理機構,加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大力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加強對重點生態功能區濕地、荒漠等生態系統的保護,人工促進退化生態系統的功能恢復。適時開展生態移民,減輕脆弱地區環境壓力。到2020年,自然濕地有效保護率達到60%以上,沙化土地治理面積達到可治理面積的50%以上,95%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90%以上極小野生植物種類得到有效保護,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取得較大成效。 

 專欄12 寧夏生態移民適應試點示範工程

  針對寧夏生態環境脆弱、乾旱面積大、水土流失嚴重、土地人口承載力低、貧困人口生計困難等問題開展試點示範工程,以開展生態移民、減輕人口壓力為重點,推廣生態脆弱地區適應氣候變化和保護生態系統的經驗。
  開展遷入區綠色家園建設,鼓勵並支持移民發展設施農業、節水種植、高效養殖和特色産業;組織安排勞務輸出技能和種植養殖技能培訓,使特色農牧業收入和勞務收入成為移民的主體收入;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林、庭院經濟、生態循環農業等,打造特色生態安置區。開展遷出區生態建設,在六盤山地區營造水源涵養林,實行喬灌草植被合理配置,綜合運用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整治坡耕地水土流失;優化種植結構,推廣保護性耕作;針對不同沙漠化土地類型,堅持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人工治理與自然修復相結合以防治土地沙化。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加大退化草場補播改良力度。

 

 專欄13 廣西石漠化防治適應試點示範工程

  針對廣西岩溶地貌分佈廣泛、石漠化嚴重、土地承載力低、生態環境脆弱等特點開展試點示範工程,以石漠化生態治理和生産生活改善為重點,總結推廣石漠化地區適應氣候變化的經驗。
  開展生態環境治理建設,積極採取生物、工程等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實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以及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治理工程,降低石漠化地區開發強度;在典型石漠化地區構建基於天-地-空的生態環境立體監測體系,開展氣候變化對石漠化地區的影響評估,遏制石漠化擴展趨勢,恢復岩溶地區生態環境。開展生産生活改善工程,因地制宜發展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和複合農林牧立體農業;堅持小流域綜合治理,改善蓄水池、排灌溝渠等農田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實施坡改梯、培肥沃土等工程,提高耕地質量;在綜合條件特別惡劣的地區實行易地搬遷,與城鎮化、工業化建設相結合拓寬石漠化地區適應氣候變化的途徑。

  (六)人體健康
  完善衛生防疫體系建設。加強疾病防控體系、健康教育體系和衛生監督執法體系建設,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修訂居室環境調控標準和工作環境保護標準,普及公眾適應氣候變化健康保護知識和極端事件應急防護技能。加強飲用水衛生監測和安全保障服務。

 專欄14 重慶人體健康防控體系建設適應試點示範工程

  針對重慶熱浪頻發和媒介傳播疾病上升等問題開展試點示範工程,以媒介傳播疾病防控、高溫熱浪預防應急響應和人體健康監測預警為重點,推廣氣候變化條件下保護人體健康的經驗。
  開展三峽庫區媒介傳播疾病防控體系建設,完善三峽庫區衛生設施配置,特別是在病原微生物、理化、消殺、毒理實驗室和現場檢測儀器設備配置方面;加強媒介傳播疾病的監測、預警和防控。開展高溫熱浪預防和應急響應系統建設,針對夏季高溫熱浪頻發,修訂職業勞動防護標準;完善相關疾病的救治設施,重點加強化工、冶金、建築等氣候敏感産業的醫療救治能力建設;加強熱浪和極端氣候條件下健康教育和風險溝通體系建設,建立健康保護知識和技能健康教育資源庫。開展人體健康監測預警,建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人體健康監測預警網絡,實時進行監測評估;編制和修訂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衛生應急預案,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庫。

  開展監測評估和公共信息服務。開展氣候變化對敏感脆弱人群健康的影響評估,建立和完善人體健康相關的天氣監測預警網絡和公共信息服務系統,重點加強對極端天氣敏感脆弱人群的專項信息服務。
  加強應急系統建設。加強衛生應急準備,制定和完善應對高溫中暑、低溫雨雪冰凍、霧霾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衛生應急預案,完善相關工作機制。
  (七)旅遊業和其他産業
  維護産業安全。加強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條件下的勞動保護,及時發佈氣象預警信息,強化旅遊、採礦、建築、交通等産業的安全事故防控,制定應急預案,建立應急救援機制,提升服務設施的抗風險能力。
  合理開發和保護旅遊資源。綜合評估氣候、水文、土地、生物等自然稟賦狀況開發旅遊資源,調整旅遊設施建設與項目設計,利用和整合伴隨氣候變化而新出現的氣象景觀、植物景觀、地貌景觀等開發新的旅遊資源。採取必要的保護性措施,防止水、熱、雨、雪等氣候條件變化造成旅遊資源進一步惡化,加強對受氣候變化威脅的風景名勝資源以及瀕危文化和自然遺産的保護。
  利用有利條件推動旅遊産業發展。把握氣候變化條件下新的旅遊市場需求特徵,加快推動特色民俗、文化表演、時尚休閒、展覽展會、美食購物等受氣候條件影響較小業態的創新性發展,增強冰雪旅遊、濱海旅遊等自然依託型業態的應對能力。利用氣候變暖延長適遊時間的機遇,充實旅遊産品和項目,豐富旅遊內容。
  四、區域格局
  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有關國土空間開發的內容,統籌考慮不同區域人民生産生活受到氣候變化的不同影響,具體提出各有側重的適應任務,將全國重點區域格局劃分為城市化、農業發展和生態安全三類適應區。
  (一)城市化地區
  城市化地區是指人口密度較高,已形成一定規模城市群的主要人口集聚區。按照不同氣候和區位條件劃分為東部城市化地區、中部城市化地區和西部城市化地區。重點任務是在推進城鎮化進程的同時提升城市基礎設施適應能力,改善人居環境,保障人民生産生活安全。
  1.東部城市化地區
  合理規劃和完善城市河網水系,改善城市建築佈局,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改造原有排水系統,增強城市排澇能力,構建和完善城市排水防澇和集群區域防洪減災工程佈局;減少不透水地面面積,逐步擴大城市綠地和水體面積,結合城市濕地公園,充分截蓄雨洪,明確排水出路,減輕城市內澇。
  加強沿海城市化地區應對海平面上升的措施,提高城市基礎設施的防護標準,加高加固海堤工程;採取河流水庫調節下泄水量、以淡壓鹹和生態保護建設等措施應對河口海水倒灌和鹹潮上溯;完善海港、漁港規劃佈局,加強防災型海港和漁港建設。
  加強對颱風、風暴潮、局地強對流等災害性、轉折性重大天氣氣候事件的監測預警能力,做到實時監測、準確預報、及時預警、廣泛發佈;重點加強對城市生命線系統、交通運輸及海岸帶重要設施的安全保障。
  根據資源承載力和環境容量,充分考慮氣候變化的影響,科學編制城市規劃,疏解中心城市人口壓力,使城市群與周圍腹地的資源環境實現優化配置;逐步調整産業結構,發展節水型經濟,建設節水型城市。
  2.中部城市化地區
  要求工業生産和城市建設量水而行,建設一批防洪抗旱骨幹調蓄工程,加強原有排水系統改造及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增強城市排水防澇能力。加強應對氣象災害能力建設。
  建立並完善城市健康保障體系,加強對血吸蟲等媒介傳播疾病的防控;加強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質監控;合理規劃城市群建設,預留適當比例的城市綠地及水體,保護並恢復城市周邊濕地;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高城市的人口承載能力。
  3.西部城市化地區
  限制缺水城市的無序擴張和高耗水産業發展,保護併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採用透水鋪裝,建設下沉式集雨綠地,補充地下水,促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合理考慮城市建設和人口佈局,宜建則建、宜遷則遷;加強西北地區城市周邊防風固沙生態屏障建設。建立健全西南地區城市氣象、地質災害的應急防範機制;構建綜合監測網,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建立及時高效的城市地質、氣象災害預警系統。
  (二)農業發展地區
  農業發展地區指人口密度相對較小、尚未形成大規模的城市群,同時具備較好農業生産條件的主要農産品主産區。按不同氣候和區位條件劃分為東北平原區、黃淮海平原區、長江流域區、汾渭平原區、河套地區、甘肅新疆區和華南區。重點任務是保障農産品安全供給和人民安居樂業。
  1.東北平原區
  充分利用熱量資源增加的有利條件,在統籌協調農業生産與濕地保護的基礎上適度發展水稻種植;建設優質玉米、大豆種植帶,著力提高單産;適度提早播種和改用生育期更長的品種,調整種植結構和品種佈局;大力推廣農田節水技術;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減少水土流失;保護土壤肥力,促進黑土地的可持續利用。
  加強流域水資源管理,在有條件的地區修建必要的水資源配置工程;控制在城市和水稻産區的地下水超採,推廣普及節水灌溉栽培技術;加強農作物病蟲草害統防統治。加大農村土地整治力度,綜合考慮田、水、路、林、村優化佈局;加強濕地保護,完成三江平原、東部地區土地整理等重大工程,促進農村環境改善。
  2.黃淮海平原區
  加快灌區節水改造,完善田間灌排體系,因地制宜推廣管灌、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充分利用雨洪、中水、微鹹水等非傳統水資源;提高農村居民生活節水意識,加大農村飲用水工程建設力度;控制地下水資源的過度開採;利用雨季回補地下水。
  調整種植結構,擴大耐旱節水作物品種,北部適當擴大小麥、玉米兩茬復種;針對小麥冬旱和春季霜凍加劇,加強保墑防凍管理;充分利用冬春變暖,擴大節水型保護地生産。大力推進重大病蟲草鼠害的統防統治;優化農區土地利用,分區整治鹽漬化土地;統籌提高農地利用效率,改善農民居住條件。
  3.長江流域區
  加強長江中上游水土保持與中游退田還湖力度,推進干支流骨幹水庫與堤防工程建設,加強蓄滯洪區的建設管理,減輕洪澇災害損失。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因地制宜調整種植制度,提高抗禦季節性乾旱與冬春濕害的能力。修訂養殖設施建設標準,加強防暑降溫設施改造,推廣健康養殖模式,強化動物疫病防控,加強水産養殖業的水環境保護。加快推進農村房屋改造和洪水災害高風險區移民工作;加強血吸蟲等疫病的防控工作。
  4.汾渭平原區
  加強灌區節水設施配套建設,維修完善水利工程;統籌工業、農業和生活用水管理,推廣農田節水灌溉和栽培技術,積極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
  適度擴大小麥、玉米兩茬平作,提高復種指數;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治;缺水地區減少小麥麵積,擴大耐旱作物種植;提高農村防災減災能力。
  5.河套地區
  完善灌區水利工程和灌溉調度;調整種植結構,壓縮水稻和小麥等耗水作物,擴大耐旱節水作物種植;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充分利用秋季其他農區需水不多的時機,及時引水灌溉增加底墑。
  加強冬末氣溫預報,適度提早小麥播種期以避開潮塌,適當提早玉米、向日葵播種期和改用生育期更長的品種;充分利用冬季變暖的光熱條件適度擴大冬春保護地生産;加強早春淩汛預警,及時破冰泄洪。
  6.甘肅新疆區
  充分利用有利的光熱條件,在穩定糧食生産基礎上發展棉花、瓜果等特色農業;加強流域水資源綜合管理,統籌協調上、中、下游用水矛盾,控制上、中游的過度墾荒規模,超采地區適度關井壓田,退耕還林還草;大力推廣膜下滴灌、地膜覆蓋、壟膜溝灌等農田節水技術;修建攔蓄工程,減輕融雪性洪水災害,增加可利用水資源。
  甘肅東部推廣集雨補灌與農田節水技術,擴大種植雜交穀子、馬鈴薯等耐旱高産作物以及特色林果。加強農林有害生物防控;保護與恢復森林植被;採取綜合措施防沙治沙,加強邊境地區野生動物疫源疫病聯防聯控;加快“安民富民興牧工程”建設力度,改善貧困人口生活狀況。
  7.華南區
  充分利用華南氣候優勢,在穩定糧食生産的基礎上擴大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果樹和冬季蔬菜生産;根據冬季變暖和氣候波動狀況,合理確定熱帶、亞熱帶作物種植北界;加強華南中北部的作物寒害防禦;開展遷飛性、流行性病蟲害的監控。
  鼓勵山區發展立體農業,農、林、牧、漁業合理梯度佈局;加強沿海颱風與山區暴雨山洪災害的預警和防範。宣傳普及登革熱等媒介傳播疾病防控知識,提高農村基層醫療機構防治能力。
  (三)生態安全地區
  生態安全地區是指人類活動較少,開發相對有限,但對國家或區域生態安全具有重大意義的典型生態區域。按不同氣候和區位條件劃分為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黃土高原-川滇生態屏障區、南方丘陵山區、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重點任務是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1.東北森林帶
  加強高溫、乾旱、大風、雷電等林火致災因素和寒潮低溫天氣的監測預警,充分利用航空航天遙感、雷電監測等高科技手段,及時提供監測預警信息,排除火災、凍害隱患。
  增強森林火災、凍害防控力度;選用耐火樹種營造防火隔離帶,提高森林防火道路網密度,完善森林防火設施設備。選用耐旱樹種,培育人工混交林,節約生態用水量,提高造林成活率。
  加強森林撫育經營,調整森林結構,提高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適應性和抗逆性。建立森林和濕地退化評估機制,嚴格控制商業採伐和濕地開墾。
  2.北方防沙帶
  控制生態脆弱地區的人口規模,制止濫開墾、濫放牧、濫樵採,對暫不具備治理條件的連片沙化土地逐步實行封禁保護;統籌流域水資源配置,保障下游生態用水。保護沙區現有植被,加快沙化土地和退耕地植被恢復,營造防沙林,綜合治理退化草原,綜合運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治理沙化土地。
  3.黃土高原-川滇生態屏障區
  加強對水土流失、植被狀況、濕地面積變化、森林火災、山地災害的監測。加強黃土高原丘陵地區和秦巴山區水土流失治理,重點實施25°以上陡坡退耕還林(草)和林分改造。
  加強黃土高原區和秦巴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加大坡改梯和淤地壩工程建設力度,推廣集雨補灌、保墑耕作等土壤增濕措施。川滇高原山地實行草原封育禁牧;若爾蓋草原濕地和甘南黃河水源補給區採取嚴格的濕地面積管控措施,適度發展生態旅遊。
  4.南方丘陵山區
  加強封山育林和撫育經營。強化山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綜合開展防治工程,加快山區避險設施建設。結合生態扶貧工程,加大崩崗、岩溶區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綜合治理力度,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對生態破壞嚴重、不宜居住的地區實行生態移民。
  加強西南地區乾旱監測預警,適時採取人工增雨等手段降低森林火險,減少火災發生隱患。利用有利地形興建攔蓄工程,減輕汛期洪水與季節性乾旱的威脅。
  5.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
  加強高原區草原載畜能力評估,嚴格控制畜牧業範圍和規模;阿爾金草原實施封禁管護;藏西北羌塘地區以修復草原草甸為重點,以草定畜,促進草原植被恢復。強化冰川監測,建立冰川-濕地-荒漠綜合管理系統。加大高原植被、濕地和特有物種保護力度;加強天然林保護,開展退耕還林和沙化土地綜合治理。充分利用氣候變暖有利條件,發展高原河谷農業。
  五、保障措施
  本戰略為適應氣候變化領域各項政策及其制度安排提供指導。各有關地方和部門要根據本戰略調整完善現行政策和制度安排,建立健全保障適應行動的體制機制、資金政策、技術支撐和國際合作體系。
  (一)完善體制機制
  1.健全適應氣候變化的法律體系,加快建立相配套的法規和政策體系。研究制定適應能力評價綜合指標體系,健全必要的管理體系和監督考核機制。
  2.把適應氣候變化的各項任務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作為各級政府制定中長期發展戰略和規劃的重要內容,並制定各級適應氣候變化方案。
  3.建立健全適應工作組織協調機制,統籌氣候變化適應工作,鼓勵相鄰區域、同一流域或氣候條件相近的區域建立交流協調機制,在防汛抗旱、防災減災、扶貧開發、科技教育、醫療衛生、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重大工程建設等議事協調機構中增加適應氣候變化工作內容,成立多學科、多領域的適應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
  (二)加強能力建設
  1.開展重點領域氣候變化風險分析,建設多災種綜合監測、預報、預警工程,健全氣候觀測系統和預警系統;建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預警指數與等級標準,實現各類預警信息的共享,為風險決策提供依據;重點做好大中城市、重要江河流域、重大基礎設施、地質災害易發區、海洋災害高風險區的監測預警工作。
  2.加強災害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建立氣象災害及其次生、衍生災害應急處置機制,加強災害防禦協作聯動;制定氣候敏感脆弱領域和區域適應氣候變化應急方案;加強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能力建設,提高對乾旱、冰雹等災害的作業水平;加強專業救援隊伍和專家隊伍建設,發展壯大志願者隊伍;提高全社會預防與規避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次生衍生災害的能力。
  3.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信息化水平,深入推廣信息技術在適應重點領域中的應用,推進跨部門適應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提升政府適應氣候變化的公共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4.加大科普教育和公眾宣傳,在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中納入適應氣候變化的內容,提升公眾適應意識和能力;廣泛開展適應知識的宣傳普及,舉辦針對各級政府、行業企業、諮詢機構、科研院所等的氣候變化培訓班和研修班,提高對適應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環境。
  (三)加大財稅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1.發揮公共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保證國家適應行動有可靠的資金來源;加大財政在適應能力建設、重大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增加財政投入,保障重點領域和區域適應任務的完成;劃分適應氣候變化的事權範圍,確定中央與地方的財政支出責任;通過現有政策和資金渠道,適當減輕經濟落後地區在適應行動上的財政支出負擔;落實並完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適應行動。
  2.推動氣候金融市場建設,鼓勵開發氣候相關服務産品。探索通過市場機構發行巨災債券等創新性融資手段,完善財政金融體制改革,發揮金融市場在提供適應資金中的積極作用。建立健全風險分擔機制,支持農業、林業等領域開發保險産品和開展相關保險業務,開展和促進“氣象指數保險”産品的試點和推廣工作。搭建國際適應資金承接平臺,提高國際合作資金的使用與管理能力。
  (四)強化技術支撐
  1.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統籌現有資源和科技佈局,加強適應氣候變化領域相關研究機構建設,系統開展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基礎研究,加強氣候變化監測、預測預估、影響與風險評估以及適應技術的開發。
  2.鼓勵適應技術研發與推廣,積極示範推廣簡單易行、可操作性強的高效適應技術,選擇典型區域開展適應技術集成示範。
  3.加強行業與區域科研能力建設,建立基礎數據庫,構建跨學科、跨行業、跨區域的適應技術協作網絡;編制國家、行業和區域適應技術清單並定期發佈,逐步構建適應技術體系,發佈適應行動指南和工具手冊。
  (五)開展國際合作
  1.加強適應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積極引導和參與全球性、區域性合作和國際規則設計,構建信息交流和國際合作平臺,開展典型案例研究,與各方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樣化的合作。引導和支持國內外企業和民間機構間的適應合作,鼓勵中方人員到國際適應氣候變化相關機構中任職。
  2.繼續要求發達國家切實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的義務,向發展中國家提供開展適應行動所需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積極參與公約內外資金機制及其他國際組織的項目合作,充分利用各種國際資金開展適應行動。
  3.通過國際技術開發和轉讓機制,推動關鍵適應技術的研發,在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鼓勵自主創新,促進我國適應技術的進步。
  4.綜合運用能力建設、聯合研發、扶貧開發等方式,與其他發展中國家深入開展適應技術和經驗交流,在農業生産、荒漠化治理、水資源綜合管理、氣象與海洋災害監測預警預報、有害生物監測與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護、海岸帶保護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廣泛開展“南南合作”。
  (六)做好組織實施
  發展改革部門牽頭負責本戰略實施的組織協調,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協調配合,依據本戰略編制部門分工方案,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國務院有關部門要依據部門分工方案落實相關工作,編制本部門、本領域的適應氣候變化方案,嚴格貫徹執行。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發展改革部門要根據本戰略確定的原則和任務,編制省級適應氣候變化方案並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監督檢查方案的實施情況,保證方案的有效落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