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陜西省代省長袁純清做政府工作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07日   來源:新華網陜西頻道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全省安排財政資金30.3億元,全面落實了退耕還林、糧食直補等惠農補貼政策。積極促進勞動力轉移,勞務輸出432萬人。安排促進就業再就業資金4.2億元,將進城務工農民、新徵地農民、高校畢業生、城鎮退役士兵納入支持範圍,提高職業培訓和創業培訓補貼標準,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困難,城鎮新增就業26.5萬人。社保基金穩步增長,覆蓋面繼續擴大,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均增加160.5元,達到808.5元,失業保險標準得到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8元,增長近千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60元,第一次實現了年增加兩百元的目標,均是改革開放以來增加最多的一年。

    構建和諧社會成績明顯。省上對市縣新增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22億元,總量達到52.7億元,增長72.4%,極大地緩解了財政困難市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安排財政資金12.6億元,提高了五保戶、在鄉復員退伍軍人、老黨員等生活補助和省屬企業離休人員醫療補助。安排8億元用於城市低保,81萬人得到救助。調整最低工資標準,人均月增長35元。在全國率先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7.3萬人從中受益。40萬人解決了溫飽問題,60萬人實現了脫貧,為殘疾人辦的10件實事全面落實。新增經濟適用房320萬平方米,加大廉租房建設力度,一大批中低收入家庭改善了居住條件。藥品、食品、衛生監管等工作全面加強,一些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問題正在得到解決。精神文明建設深入推進,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新成效。安全生産嚴峻形勢有所好轉,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工作機制初步建立,信訪工作力度加大,一批突出問題得到妥善處理。國家安全工作得到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取得新成果,“平安陜西”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國防建設、軍民共建和雙擁工作取得新進展。

    司法行政、國土資源、工商行政、質量技術監督、審計、統計、稅務、鹽務、民族、宗教、對臺、僑務、人防、地震、氣象、測繪、檔案、文史、慈善、地方誌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更是廣大幹部群眾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奮戰在全省各條展現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駐陜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和各位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加快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自覺服從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圍繞做大做強度優勢産業,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繼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進一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保持了經濟快速平穩增長的良好勢頭;堅持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從基礎設施入手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支持關中率先發展,推進陜北跨越發展,扶持陜南突破發展,三大區域初步呈現出各展特色、競相發展的新格局;堅持以人為本,更加關注民生,大幅度增加財力物力,切實解決基礎教育、城鄉醫療、飲水安全、社會保障等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使更多樂觀人民群眾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進一步促進了穩定和諧發展的局面;堅持任與自然和諧相處,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重點地區、重點行業環境保護和節能降耗力度,取得了經濟增長加快、污染能耗下降的新進展。我們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可喜成績倍感振奮,我們對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定更加堅定。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省經濟發展中結構性、體制寫的深層次矛盾依然突出,經濟增長方式總體上比較粗放;農村發展相對滯後,産業化水平較低,農民增收難度較大,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改變;國有企業改革仍需攻堅,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質量不高,開放型經濟發展程度還比較低;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亟待加強;節能降耗任務艱巨,環境保護壓力較大;就業形勢嚴峻,各類社會矛盾有增多趨勢;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待深化,官僚主義、形勢主義和奢侈浪費現象在一些地區和部門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採取得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