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威信源於透明--代表委員熱議“環境民生”新概念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3月0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新華視點”記者楊金志、劉元旭、淩軍輝)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環境保護,著力解決重金屬、飲用水源、大氣、土壤、海洋污染等關係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

    “溫總理強調的‘環境民生’,讓人想起近年來發生的海上溢油、河流鎘污染、自來水異味等環境突發事件。”部分代表委員呼籲,環保事件處置應增加“透明度”,提高公信力,避免“捂蓋子”現象再次發生。

    處置“遮遮掩掩” 難免“丟人現眼”

    今年2月3日,長江下游一座城市自來水出現異味。該市先是回應説“自來水氯氣超量”,時過三天,又改稱是“一艘貨輪涉嫌排放苯酚污染水源”。由於發佈信息不及時,且前後矛盾,導致城內和下游相鄰城市一些市民恐慌,搶購超市純凈水。

    “這是一次值得吸取的教訓。”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院長高抒委員説,應對環境突發事件,政府應摒棄遮遮掩掩的習慣做法,知道多少披露多少,“快報事實、慎報原因”,通過滾動披露來滿足百姓知情權。

    “可以借鑒萊茵河等國際河流聯合治污、監測的經驗。”來自上海的周駿羽委員表示,“在全流域建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對於影響飲用水安全的重大項目建立下游參與機制。同時要推進政務公開,增加社會監督。”

    “現在已制訂《信息公開條例》,關鍵是不能成為擺設。”王曦委員説,“必須重視公信力建設,‘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對‘捂蓋子’行為就是要嚴肅問責。”

    決策“冒冒失失” 後果“得不償失”

    不久前,西南地區一河流發生重金屬污染事件,導致沿岸及下游一度吃水緊張。經查,原因是兩家企業的生産廢液匯集後,通過天然岩溶落水洞進入河流。

    “很多污染事件的責任表面是企業,但根子卻往往是地方部門。”上海交大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王曦委員説,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招商引資,根本不考慮環境承受力。“一些企業名為‘利稅大戶’實為‘排污大戶’,卻依然是政府的座上賓。事實上,治理污染的費用要比企業利稅多得多!”

    談及一些地方決策失誤導致的環境破壞,天津市水利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曹大正代表憂心忡忡。“一些地方説一套做一套,結果導致‘河越管越臭、海越管越黃、環境越管越差’。”

    一些代表委員認為,從源頭上根治環境問題,關鍵要落實決策過程的透明化、科學化、民主化,防止“暗箱決策”。

    “一些項目環評‘先上車後買票’,甚至搞‘假論證、假聽證’,隱蔽性很強。”王曦委員呼籲,“環評必須依法依規,不能容許‘選擇性失明’。”

    治理“實實在在” 百姓“踏踏實實”

    PM2.5,可入肺顆粒物。去年底以來,這個環境科學專業術語迅速成為“熱詞”。面對群眾關切,各級政府迅速行動。

    兩會前夕,國務院同意發佈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其中增加了PM2.5監測指標;此前,上海等城市已明確表示,要認真做好PM2.5監測與治理工作,力爭列為國家首批發佈城市。

    “上海公佈PM2.5數據後,空氣質量優良率將有所下降。”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張全説,“但這更符合市民的實際感受,也有利於形成‘倒逼機制’,推動上海環境治理。”

    不少代表委員認為,國家和一些城市面對PM2.5的開誠布公,是政府環境信息公開的表率,應當成為環境治理的常態。“事實證明,政府的坦誠反而讓群眾更踏實。”高抒委員説。

    謠言止于公開,信息重在透明。信息公開是加大環境治理的“助推器”。

    “好的環境不是監測出來的,而是治理出來的。”天津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包景嶺代表説,今後必須大力推進區域間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切實把節能減排指標當作“硬政績”考核,真正打一場全社會的“環境保衛戰”。 

 
 
 相關鏈結
· 魚米之鄉的“民生賬本”——記江蘇代表團開放日
· 在危機考驗中堅強崛起:來自四川地震災區民生報告
· 2011年我國經濟增長較快、價格趨穩、效益較好、民生改善
· 山東省長姜大明接受新華社專訪暢談民生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