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朱立毅、李亞楠)如何改變目前各地對經濟的評價片面追求速度和數量的現狀?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建議,需要建立起國家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並將其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羚銳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熊維政提出,我國應儘快建立反映經濟增長質量的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並對各級地方政府進行績效考核。“建立國家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並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需要、對産品質量狀況進行科學分析評價的需要和實現地方政府質量工作績效考核結果具有可比性的需要。”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設備監理協會理事長郭汝斌認為,目前我國因産品、工程等質量問題造成的經濟損失、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依然比較嚴重,需要儘快建立起國家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推動經濟增長從追求速度和數量,轉到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
據介紹,建立國家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是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通行的做法。如歐盟的非食品類消費品快速預警系統(RAPEX)、美國的國家電子傷害監督系統(NEISS)和日本的産品事故信息收集和報告程序等。
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政協副主席支建華表示,儘快建立我國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將産品質量合格率、産品傷害事故率等指標納入其中,並作為地方政府績效考核內容,將有利於強化質量安全風險監管,健全質量評價考核機制,嚴肅責任追究和依法打擊質量違法行為。
據了解,目前全國已有26個省份提出了質量興省強省戰略,有14個省份將質量工作納入績效考核範圍,出臺了具體考核辦法。但由於各地質量評價體系指標不完善、績效考核標準不統一,影響了全國範圍內質量評價考核的可行性和科學性。
如何建好國家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代表委員們建議:以産品質量合格率、質量競爭力指數、産品傷害事故率等指標為重點,加快研究建立反映産品質量狀況和經濟增長質量的指標體系;將質量安全和質量發展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目標;國家財政對開展質量評價指標構建和實施工作提供專項經費支持,納入財政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