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科學生活:我們如何應對食品添加劑的挑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17日   來源:科技日報

    從12月10日起,衛生部、工商總局等9部門聯合在全國範圍內啟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

    據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透露,這次專項整治行動的主要任務是吸取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教訓,嚴厲打擊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行為,清理、規範食品添加劑市場,整頓食品中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據了解,監管部門將向社會公佈“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以便於社會和群眾監督以及追蹤調查。如發現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行為涉嫌犯罪的,監管部門將立即通報當地公安機關調查處理。那麼,生活中食品添加劑的真實面目又是怎樣的呢?

    食品添加劑充斥百姓日常生活

    在超市裏,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宣傳:“鬆軟得可以彈起來”;“柔滑得如絲綢一樣”;“無與倫比的松脆”……

    消費者為這些誘人的語言所征服,於是欣然購買。其實,食品的美妙口感毫無例外地來自食品添加劑。無論是酸甜的糖果、香濃的零食,還是酥脆的餅乾和柔軟的蛋糕,都是食品添加劑的傑作。

    也有一些食品如此宣傳:“本品不含防腐劑”;“本品不含人工色素”;“本品不含香精”……消費者心有所動,認為它們更健康,就高興地把它們放入購物籃。其實,這些食品不含防腐劑,未必不含抗氧化劑;不含色素,不等於不含防腐劑;不含香精,也不等於不含增稠劑等其他添加劑。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認為,其實,大規模的現代食品工業,就是建立在食品添加劑的基礎上的。因為消費者對食物的外觀品質、口感品質、方便性、保存時間等方面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所以要想按照家庭方式來生産,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不加入食品添加劑,只怕大部分食品都會難看、難吃、難以保存,或者價格高昂,消費者是無法接受的。

    每人每天吃進百種食品添加劑

    在北京新發地幾千平方米的“北方霞光食品添加劑超市”裏,簡單的貨架上擺放著2000多種食品添加劑。據這裡的負責人張先生介紹,他們公司在全國的添加劑行業裏也算是排得上號的。

    “其實我們的生活,根本離不開食品添加劑。”張先生説,“每個人每天都得吃進去上百種食品添加劑。”

    “一袋面裏,就有20多種添加劑。到了麵包房,配方更複雜,香精就得有幾十種。如果是奶油麵包,奶油的供貨方已經加了抗氧化劑、色素等等,你再分析一下麵包粉,增進劑肯定是少不了的。所以一個麵包的製作,從頭到尾,估計得用50到100種添加劑。”張先生拿著一塊麵包説,“比如一杯色澤鮮亮的果汁。基本配料是30%的果汁,剩下的都是水和香精、色素什麼的,勾兌出來甜香爽口,顏色又好看,比苦澀的純果汁更討好。”

    再比如一袋豬肉餡兒的速凍餃子,或者一塊火腿腸。“豬肉餃子裏的豬肉很可能是你的一種錯覺,用大豆蛋白加上豬肉香粉等等若干添加劑,很容易就做成了‘豬肉餡’,成本比放豬肉低很多。而我們現在市面上的火腿腸,裏邊能有50%是肉就不錯了,其餘的可以填充大豆蛋白,再用香精把肉香補回來。”張先生透露,他研究肉製品很多年,這幾乎是火腿腸行業的“潛規則”。

    不吃方便食品,自己動手做菜,不過你總要放雞精吧?“雞精根本就是一種複合食品添加劑,不一定跟雞有關係。日本人最先發明了增鮮的呈味核苷酸二鈉,雞精的框架性配方是40%的鹽、35%味精、8%白糖、5%雞的提取物,1.1%的呈味核苷酸二鈉,剩餘的都是澱粉。鹽、味精和白糖都是很便宜的東西,雞的提取物就是蛋白,甚至可以是大豆蛋白來替代。”

    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的靈魂

    據了解,1992年中國還沒有專門的食品添加劑工廠,食品中也很少用食品添加劑。直到1996年國家出臺了GB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才開始大量使用。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添加劑已經開始大量應用於食品加工業了。

    張先生説,當年剛接觸食品添加劑,真是有點“恐慌”,“覺得添加劑有點像毒藥”。而現在,他相信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的靈魂。“比如飲料行業,如果沒有添加劑,我們就喝不到各種果汁、果味奶和優酸乳,更沒有瓶裝的冰紅茶冰綠茶。添加劑為人類創造了很多新的食品和新的食品製作工藝。”

    范志紅曾讓食品專業的學生進行過一次有關色素應用的調查,結果學生們驚詫地發現,添加色素的食品品種實在是太多。草莓夾心餅乾中壓根就沒有草莓,而是用食用紅色素染出來的;藍莓蛋糕中當然也沒有藍莓,是亮藍或靛藍色素染成的。至於逼真的水果風味,則是糖、酸和香精調出來的。

    正因為人們對食物的外觀品質、口感品質、方便性、保存時間等方面提出了嚴苛的要求。各個廠家拼命地改進食品,“提高技術含量”,想方設法地取悅人們的眼睛和舌頭。結果食物越來越好看、越來越好吃。

    “我們每天都‘泡’在食品添加劑裏,該如何跟它們和平共處,恐怕是更現實的考慮。”張先生憂慮地説。

    求方便快捷導致添加劑氾濫

    “每人每天吃進去百種食品添加劑,只是個基本數量。”上海應用技術學院香料香精技術與工程學院教授吉鶴立説。

    吉鶴立以最常見的食品添加劑作為例子——我們常常能在一些碳酸飲料的配料中看到一種名為苯甲酸鈉的物質。苯甲酸鈉進入人體後會生成苯甲酸。還有一種名為過氧化苯甲酰的化學物質常常被作為氧化增白功能的添加劑用於饅頭的製作,使饅頭又白又鬆軟,過氧化苯甲酰進入人體後,也會産生苯甲酸。微量苯甲酸可以被肝臟解毒掉,但量過大可能會損害肝臟功能。

    雖然苯甲酸鈉在飲料、調味品中沒有超標,過氧化苯甲酰在饅頭中也沒有超標,可如果你一天內攝入大量含有這兩種添加劑的飲料、醬油、饅頭,最終的結果是在食品中沒有超標的苯甲酸卻被人超標攝入。正因為此,衛生部門要求企業開始使用另一種常見防腐劑山梨酸鉀。由於山梨酸鉀可參與體內正常代謝,並被同化而産生二氧化碳和水,可被視作為食品的成分之一,因此對人體無害,但是山梨酸鉀的價格卻是苯甲酸鈉的3倍。為了降低成本,很多企業依舊在廣泛使用苯甲酸鈉。

    吉鶴立指出,人們常使用一些傳統的方法來判斷食品是否健康,殊不知,這正給一些不良廠商帶來添加食品添加劑量的機會。超市中的蘋果幹、梨幹如果是褐色,就少人問津,轉而購買那些潔白或淡黃色的産品;火腿香腸掰起來有韌性,咬起來很勁道,這都是食品添加劑中的磷酸鹽的“魔力”……他説:“在責怪生産商用不法手段的同時,消費者必須審視並改正自己的很多傳統的飲食觀念,”

    范志紅士也一針見血地指出,在這個消費決定生産的時代,消費者的選擇決定了生産者的行為。要想真正避免攝入大量食品添加劑,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購買新鮮天然的食品原料,花費一些時間,按照傳統的方式,親自動手製作健康的家庭食品。如果一味追求“方便”、“快捷”,必然要犧牲一部分健康特性。因為,天然食物中的健康成分,很難在加工中完全保留;天然食物的美好特性,也只能存留非常短的時間。消費者應當接受這個基本事實。

    “如果你不肯降低對食物的要求,又不肯購買新鮮原料自己製作,就只能與食品添加劑和平共處了。”范志紅強調。

    儘量讓兒童遠離各種加工食品

    實際上,用的食品添加劑整體安全性是比較高的,在正常用量下不會引起不良反應。對於加工食品來説,很多食品添加劑必不可少,例如低鹽醬菜和醬油中的防腐劑,方便麵和各種曲奇點心等中的抗氧化劑,還有防止麵包長霉的丙酸鹽,等等。如果沒有這些食品添加劑,就很難想象食品能有足夠的時間運輸和出售,也很難想象消費者能夠吃到放心的食品。

    然而,儘管每一種食品添加劑的毒性都很低,但如果在膳食中的攝入量過大,仍然可能帶來副作用。同時,各種食品添加劑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與食物成分吸收利用之間的關係,至今仍然沒有得到詳盡的研究。因此,儘量避免攝入過多的食品添加劑,仍然是明智的做法,特別是對於解毒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的兒童。

    范志紅介紹説,國外研究發現,在讓兒童遠離各種加工食品之後,不少孩子的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侵略性行為等都有所改善。也有研究發現,合成色素如檸檬黃等會妨礙鋅的吸收,而酥脆食品中的明礬和氫化植物油等原料不利於智力發育。

    總之,家長應當盡可能不給兩歲以下幼兒吃任何含有添加劑的食品,包括彩色的糖果、甜味飲料以及添加味精和膨化食品(使用了明礬)。應當儘量選擇添加劑較少、用優質天然原料製作的食品。同時,通過反思食品添加劑的問題,樹立正確的食品選擇和評價觀念,不要過度依賴加工食品和快餐食品,而是珍視自然的風味,並把健康的民族飲食傳統傳承下去。

    重視食品添加劑的標準和規範

    食品添加劑和化工原料是截然不同的,歷次的問題都出在色素、防腐劑和漂白劑上,吊白塊、蘇丹紅、三聚氰胺、福爾馬林,都屬於這三種。而這三種原料都是化工原料,根本就不是食品添加劑。實際上,添加劑沒有錯,出錯的是對它的濫用和整個行業的不夠規範。

    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的一位人士認為,食品添加劑的問題,是出在“人工合成的化學品”,比如著色劑、防腐劑等上。“正是由於人工化學合成食品添加劑在食品中的大量應用,甚至是濫用,到了上世紀初,人們發現不少食品添加劑對人體有害,還發現有的甚至可以使動物致畸、致癌。”因此,標準和規範異常重要。

    我國現在使用的90%的食品添加劑,從合成技術到毒理試驗,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單品添加劑,自主研發的很少。原因很簡單,即一個單品添加劑的問世,從實驗室階段到走向市場,至少需要十幾年的研究和毒理試驗,才能拿到國際認證,投入生産。一個認證大約要花費1000多萬歐元。

    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協會的人士介紹説,從産量、規模講,食品添加劑還是個小行業。我國現有食品添加劑生産企業大約2000家,不斷有小企業進入,管理難度很大。另一大難處就是標準模糊。“目前批准使用的品種已達2300多種,但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品種不到300種。此外,近年來發展較快的複合食品添加劑也沒有産品質量標準。”

    對此,我國有關部門啟動的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將分三步:第一步組織食品行業開展自查自糾。第二步是全面清理整頓。追查非法添加物源頭。第三步是健全長效機制,嚴格食品添加劑生産許可制度,加強食品行業誠信和自律機制建設。(記者 李穎)

 
 
 相關鏈結
· 科學生活:我們該如何看待轉基因食品?
· 科學生活:番茄紅素食用油能否增強免疫力?
· 科學生活:了解危險改變命運 健康從預防開始
· 科學生活:維生素製劑決不能代替日常水果蔬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