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07年高考>> 高考回顧
 
高考:“三十而立”的欣喜與困惑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0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6日專電 (記者陳芳、趙寶堃)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開始恢復,一代人的命運從此改變。而今,恢復後的高考制度已走過風雨30年。

    教育部提供的數據顯示,30年來我國大中專學校共錄取了3600萬人,為國家選拔了大批人才。到2006年底,我國高校毛入學率已達22%,實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

    30年來,高考改革的探索從未停止過,然而除了美譽,高考制度本身也不斷被質疑。如今,人們對高考抱有更加熱切的期望--儘快從應試教育的指揮棒轉變為素質教育的引導者,朝著更科學、更公平的方向發展。

    那聲歡呼後邁出的一步一步

    30年裏,人們一直將有幸被大學錄取的人稱為“天之驕子”;30年裏,我國的高考制度也在與時俱進。

    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幹指出,恢復高考,為不同階層的人提供了平等發展的機會,重塑了公平、公正的價值觀。恢復高考為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國家的社會經濟建設産生了積極影響。

    1977年高考恢復的消息曾令多少青年奔走相告,歡呼雀躍。

    上世紀80年代,因大學資源和學習名額有限,高考儼然成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上世紀90年代,高考制度開始走上改革之路,1994年,全國37所重點院校試行“並軌制”收費,逐步建立起“學生上學自己繳納部分培養費用、畢業生多數人自主擇業”的機制。1999年,擴招、實行“3+X”的高考模式,全國高校招生數激增了20多萬人,大大擴展了高等教育的受眾面。

    2003年,教育部允許北大、清華等20所高校自主錄取5%的新生,這標誌著我國高考制度“一刀切”的鬆動,學界認為這是中國促進教育創新的歷史性突破。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姜鋼認為:“通過30年的努力,我們逐步建立了適合中國國情的,以統一考試為主、單獨考試為輔、少數學生免試保送為補充的招生考試製度,其科學性、公平性和權威性得到全社會的高度認可。”

    培養“高質量的考生”,還是“高素質的學生”?

    恢復高考30年,許多人通過高考夢想成真,但一些關於“人生第一考”的微詞也從未間斷過:

    ——“一考定終身”,誤人子弟,偶然性大,高考制度助推“教育功利化”;

    ——高考內容的設計背離素質教育的精神,死記硬背的考優秀,而有特殊才能的“偏才”卻無緣高等教育,否定了人的多樣性發展的潛能;

    ——高考招生比例有歧視性,突出表現在各地分數線不統一,譬如某市的重點大學分數線低於某省的大專線……

    高考最受指責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激烈競爭給孩子們的身心帶來巨大壓力。北京市一位中學老師説,為追求高升學率,不少學校壓縮正常教學時間,用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專門復習備考。每天起早貪黑地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應試書’”是一些學校畢業班學生高考重壓下的真實寫照。

    一位旅美教育學專家反思中國高考制度時説,高考好像是制約人才資源發展的瓶頸,“瓶口外——高考選拔人才的方式引導著全國的中小學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都為一個目的培養一流考生;瓶口內——按照陳舊而落後的評價體系去擴大招生、培養更多‘高質量的考生’,而不是‘高素質的學生’。”

    同情考生之苦,也感受高考自身承受之重

    一位高三老師曾提出“享受高考”的説法。在他看來,高考不僅是成績上的選拔,還是一場心理的競爭、一番對青年人意志力的考驗。然而用“享受”一詞要求考生太過奢侈,也有人懷疑這場考驗帶給人一生的到底是正面影響多,還是負面影響大,因為好多大學畢業工作多年的人,仍然在做著高考的噩夢。

    當前的高考制度確實被附著了太多的功能。農村孩子要“躍農門”,一紙大學文憑是他們在城市立足的前提;城裏孩子也不敢怠慢,沒有高等教育的背景,他們也很難在競爭激烈的城市職場找到理想位置。

    考生自然倍感壓力,而高考本身雖漸行漸遠,卻也愈行愈重。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劉育民認為,目前的高考既是高校選拔人才的手段,又要為基礎教育改革服務,兼顧、承擔的功能太多。

    中央黨校研究員曾業松説,我國中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不完善,也加劇了“千軍萬馬”寧死也要“過獨木橋”的狀況,高考的負擔更加沉重。

    在不少教育工作者的眼中,高考所體現的教育公平是它的生命力源泉,於是分數被不得已地當作了最重要的評判標準。因為目前還沒有比“分數面前人人平等”更具平等性的制度。人們擔心,如果不是“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就可能大大受“票子”“權力”“關係”的影響。

    “而立”之後:勇敢面對未來

    清華大學有關負責人認為,高考制度要改革,重要的是在內容上下功夫,不要把學生都引導到對課本知識的背誦和熟練操作上來,要使學生在中學真正學到適合這個年齡段的東西。專家介紹説,美國大學的選拔標準除考試成績外,個人的特長、參與社區的活動、課外活動也很重要。

    為鼓勵素質教育,革除“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的弊端,從2004年高考開始,上海市教委嘗試在高中試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提供學生成長記錄、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等資料,供普通高校錄取時參考。

    逐步建立全面、科學的評價制度,讓人們看到了我國高考制度改革的希望。專家同時認為,教育制度上要有積極有效的變革,還必須形成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層次清楚、定位明確的教育體系。

    考試選拔的形式總是不能取消的,然而一種好的考試要“考出”人的長處。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幹提出,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掌握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科學與人文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今後高考改革的方向是朝著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發展。

    今年“30歲”的高考,有資格對過去的成就感到欣喜,也應該有勇氣面對各種質疑,遵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原則,面向素質教育,面向未來,實現我國人才培養“萬紫千紅總是春”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