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9日電(記者 趙超)他們是一群特殊的教師,面對的是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聽和智力有障礙的殘疾孩子。
他們是一群勤奮的園丁,雖然耕耘艱難,卻使得晚結的桃李同樣芬芳滿園。
在我國,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有3.8萬人。長期以來,他們一直默默無聞、盡心竭力地堅守在特教工作崗位上,用信心、愛心、恒心澆灌著殘疾孩子的美麗心靈。
教師節來臨,讓我們走近這些令人尊敬、叫人感動的特教老師……
為了聾啞孩子叫出“媽媽”
“老師,救救我的孩子,他不能一輩子做啞巴。”21年前的一天,一位聾兒母親的話深深刺痛了侯金秀。
那時,侯金秀只是寧夏青銅峽市第一幼兒園的一名普通教師。但是,就在那一天,她毅然做出一個決定:“教聾兒説話,這條路我走定了。”
經過在陜西的培訓學習,侯金秀在幼兒園裏建立起了聾兒語訓部。21年裏,她與語訓部的老師用母親般的愛心去澆灌那些遲開的花朵,使得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從幼兒園走進學校,十幾名聾兒已經走上工作崗位,從事著不同的工作,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每當聾兒説出“媽媽”這兩個字時,所有的聾兒母親都會熱淚盈眶。但她們哪知道,為了這一聲呼喚,侯金秀和她的同事付出了怎樣的艱辛。
聾兒康復需要漫長的過程,特教老師必須掌握特殊的教學方法。為了學會口舌操中的一個卷舌音,侯金秀要把筷子放在舌頭中間,然後讓舌體兩邊儘量往裏卷,經過無數次練習,總算能靈活自如地給孩子們做示範了。
每一個音,每一個詞,要讓聾兒説出來,需要教幾十遍,幾百遍,一點點擺舌位、正音調,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果特教老師缺少耐心,就無法耐得住這樣的寂寞與枯燥。
“康復一名聾兒,溫暖一個家庭。”這是侯金秀工作中的座右銘。為了這句話,侯金秀承擔起老師和母親的雙重角色。多少個夜晚,她離開自己的家而守在孩子們的身邊,給他們洗腳,為他們生好爐火。
有愛心,更要奉獻。侯金秀曾經有過埋怨,特教崗位讓她的三尺講臺索然無味,讓語訓部成為被遺忘的角落。但每當看到孩子們純凈的雙眼、天真的笑臉,一切又都煙消雲散了。
“特殊的愛,特殊的關懷,獻給特殊的孩子們。在愛的奉獻中,我感到很幸福。”侯金秀常常這樣對人説。
為了給智障孩子一片晴空
蔣輝軍又病了,這一次是因為膽結石而住院。然而,他只在醫院住了半天,就回到了自己的教學崗位。
熟悉蔣輝軍的人都知道,他的病是累出來的。他的職業很平常——老師,他面對的學生卻很特殊——智障兒童。
他所在的浙江省溫嶺市啟智學校有這樣的孩子200多名,由於這些孩子的突發性疾病發病率較高,送他們上醫院、在醫院裏陪護他們成為蔣輝軍一項工作內容。蔣輝軍終於積勞成疾,自己也住進了醫院。
蔣輝軍常常説:“對特殊孩子要有真情,真情是一種感動,是默默的關愛,是悄然的奉獻,是溫和的陽光照在即將冰冷的心底。”
蔣輝軍用一處處細微的行動履行著他心中的諾言。早上,他總是很早來到學校,查看孩子們起床、洗漱的情況。廁所裏,有他扶著孩子大小便的身影;盥洗室裏,有他跟孩子一起洗臉、刷牙的身影;餐廳裏,有他拿著湯匙喂孩子吃飯、教孩子拿筷子的身影。
“殘花”勤澆也會艷。如今,蔣輝軍又承擔起溫嶺市隨班就讀指導中心的工作,負責全市需要特殊關愛殘疾孩子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指導協調。為了使每個隨班就讀的孩子能得到有效的教育和特殊的照顧,他專門設計了隨讀生個別教育計劃、家校聯絡、個人成長軌跡及教師教學資源四個檔案,還不定期奔波于各個學校巡迴指導。
蔣輝軍的辦公室裏挂著這樣一幅字:“教師該有五種精神,不計得失的犧牲精神,不甘落後的拼搏精神,愛生如子的園丁精神,認真執教的敬業精神,終身從教的獻身精神。”這是他的座右銘,也是他的寫照。
為了創造特殊孩子光明的未來
53歲的程伊明原本是一名大學教師。1995年新疆殘疾人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成立時,她又成為一名特殊教育教師。
程伊明至今還記得學校首屆開學典禮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殘聯負責人對全體教師説的一句話:“天底下最光榮的職業是老師,而你們又是教師中的光榮,因為你們是殘疾學生的老師。”
從那時起,程伊明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好這個光榮而神聖的職業。15年過去了,今天她可以對自己説:“我做到了,我成功了。”
2004年,學校要為聾啞大專班開設高等數學和製圖透視原理兩門新課。這兩門課程難度大,更何況面對的是只能看手語聽課的聾啞學生。
當時,47歲的程伊明還沒學會手語,啃下厚厚兩大本手語字典談何容易。接下來的三個月,只要沒有課,程伊明就會鑽進聾啞班的課堂上聽課。中午在食堂,她會端著飯碗坐到聾啞學生中去,一邊看,一邊比劃。晚上,她還要一遍又一遍地背手語。
為了讓教學更生動,彌補手語表達上的不足,程伊明還自己製作了許多模型,繪製了近百張幻燈片。最終,程伊明的課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學生們總是對她豎起大拇指,用手語告訴她:“課很難,但你講的我懂了,老師的手語進步大。”
殘疾人就業不容易,這麼多年來,每當看到自己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就是程伊明最高興的時候。
程伊明一直記得一名叫王兵的肢殘學生,因為家庭貧困沒有錢治眼病,程伊明就為他墊付了5000多元的住院費。不過,畢業後不久,王兵就用自己掙的工資把這筆錢還給了老師。其實,那時程伊明最感欣慰的是自己的學生能夠自食其力了。
做一名特教老師,她始終無怨無悔。“15年裏,我哭過,也笑過,只要看到這些孩子將來能在人生道路上自強、自立,我就不為選擇的這條道路後悔。”程伊明這樣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