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小明的飲料漸漸多起來。奇怪的是,儘管一天到晚小明肚子灌得鼓鼓的,體重卻不見增長,最近小臉還瘦了一圈。每到吃飯的時候,小傢伙就皺眉頭,不肯拿羹匙。
小明的媽媽將孩子帶到醫院檢查。化驗結果,除了血清中含鉀稍低外,其他的各項檢查都正常。最後經過問診,原來小明患的是“飲料病”,是由於喝飲料太多而引起的。
醫生指出,首先,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分或糖精,其中糖分子進入體內吸收,可使血糖升高。血液中的血糖水平老是偏高,信息傳入大腦中樞,就覺得肚子飽脹,沒有饑餓感,從而影響食欲,不想吃飯。高血糖還可刺激胰腺産生大量胰島素。後者可加快糖對組織細胞的穿透作用,把血液中的鉀離子帶到細胞內,致使血清鉀降低,引起低血鉀,這時人體會感到頭暈、噁心、全身無力。
其次,飲料中高濃度的溶質分子如鈉、鉀和某些微量元素,並不能被人體完全吸收,相當部分進入血液內免費旅行一番後,經腎臟排出體外。排出時,需以體內水分溶解稀釋。喝飲料本為解渴,但如此看來事與願違,非但沒能給機體補充水分,反而加重腎臟過濾負擔。喝飲料不解渴的原因就在於此。另外,高濃度的溶液喝下去,不像白開水那樣很快排空,而是長時間滯留胃部,影響消化和食欲,成為孩子不肯好好吃飯的重要原因。
此外,飲料的顏色大都來源於色素。人工色素是以煤焦油為原料經化學方法合成的,對健康並無益處。即使那些“純天然”的飲料中,也少不了人工合成的防腐劑。孩子身體發育未成熟,肝臟解毒能力和腎臟的排泄功能都比較差。經常飲用,日積月累,這些物質可蓄積體內,妨礙正常的代謝反應,影響體質甚至智力發育。有專家指出,有的孩子多動,愛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即與此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