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各地立秋習俗大比拼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06日  

    北京: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習俗要吃肉食,即“貼秋膘”。京城一些老字號肉食櫃臺前,選購肉食製品的顧客就會排起了長隊。

    8月8日,是立秋的日子,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説。什麼是“貼秋膘”呢?實際上在炎熱的夏季,人們什麼都吃不下去,有厭食之感。

    一旦立秋,雖仍然很熱,而人們的身上再無濕粘不適之感,畢竟涼爽的秋天快要到了。於是就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吃什麼呢?最解饞的是燉肉!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過去民間對節氣有許多講究,多數又與吃和防病有關,這與人們關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無關係。“民以食為天”,立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人們當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貼秋膘”。伏天人們胃口差 ,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清朝時,民間流行在數伏這天以懸秤稱人當然大多是稱小孩,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彌補的辦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南京:

    本週五就將迎來立秋節氣,立秋是夏至後第三個節點。在老南京立秋節氣上,有著“啃秋”的習俗,還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説法,比如“秋後十八盆”,表示立秋後還有長時間的炎熱;另外,關於立秋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涼爽母秋熱”的説法。

    老南京立秋後還有十多天熱

    陰陽五行説中,甲乙寅卯東方木,丙丁巳午南方火,庚辛申酉西方金,壬癸亥子北方水,戊己中央土,辰戌醜未四庫土。東曰青龍,西曰白虎,南曰朱雀,北曰玄武。秋屬西方庚辛金,是為白虎,秋老虎之説蓋起源於此。民間所言的秋老虎指的是秋後氣溫的變化,稱秋熱是秋老虎,與五行講的西方為白虎實在是:“此虎非彼虎。”

    俗話説“熱在三伏”,盛夏之餘秋後還有一伏(末伏),即是説立秋之後第一個庚日後十天,伏天才算完了。孟秋之月,南京及其附近氣溫仍很高是正常的,問題是秋熱還要熱多久。老百姓有“秋後十八盆”的説法,有説十八盆的“盆”是指舊時冬季烤火取暖之火盆,其形為一廣口淺底生鐵鍋(盆),置於方形矮木架上,燃料多為炭墼或木炭,此物解放後很少見了,喻還有十多天炎熱的火盆要烤,真正“秋高氣爽”還早呢,要到秋分以後才會降臨,宋辛棄疾詞“天涼好個秋”,非為初秋,而是指中晚秋。一説天氣仍然炎熱,要洗澡衝涼18天,這“盆”是指澡盆了。另是指立秋後要下十八次雨,氣候才會真正涼爽,有“秋後一場雨一場涼”之説,總之秋熱難當,從夏至熱到立秋,還未見盡頭。過去無空調電扇,對活潑好動的青少年來講,尤難忍耐,故有“老怕春冷,少怕秋熱”之諺。

    單日公秋,雙日母秋難成立

    “秋老虎”又以生物界雌虎猛于雄虎,進而稱特別熱的秋天為“母秋”。這一觀點甚至為學界所接受,《現代漢語方言大辭典》就收有“公秋”、“母秋”詞條。但何為公,何為母,百姓深為關心,説法多種多樣,曾有某民俗專家説雙日為公秋單日為母秋,刊于某報,也載于某書(《金陵十記》)。筆者以為此説憑空而來,于理不通、于情不合。民俗和方言一樣,只能是約定俗成、説法要有理有據才行,可以允許異文存在,但不能胡編亂造,這是符合民俗學的要求的。

    南京民間流傳的關於立秋分“公母秋”,很多人只知有其説,而不知其意。深究方知有“單雙日説”和“晝夜説”。“單雙日説”,或言“單日公、雙日母”,或言“雙日公、單日母”,其標準是陰曆還是陽曆?如以陽曆日期為準,顯然不合中國傳統曆法,不能作為標準,應予排除;如以陰曆日期為準,又不符合傳統文化中陰陽五行之説。雖然一三五七九單數屬陽,二四六八雙數屬陰,為陽數某日不一定合陰陽五行中之“陽”,同理為陰數的某日也不一定合陰陽五行之“陰”,因為陰曆每個日子是由天干地支排列的,用甲子、乙醜、丙寅、丁卯等六十日一轉,這當中天干地支分別有陰陽之分,天干中甲丙等為陽,乙丁等為陰,地支中子寅等為陽,醜卯等為陰,故某日為陰為陽不是由該日的序數(初三、十五等)決定的。因此“單雙日説”很難成立。

    今年“公秋”天氣會涼爽

    “晝夜説”即白天立秋為“公秋”,夜晚立秋為“母秋”。白天屬陽太陽主宰,夜晚屬陰月亮(太陰)主宰。這是民俗中傳統的主流説法,為民間認同,合傳統陰陽五行之説。同時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1936年版)有記載,民間以立秋時之朝夜佔涼熱,俗雲:“朝立秋涼颼颼,夜立秋熱烘烘。”《中國方言大詞典》有公秋母秋條,謂白天立秋為公秋,夜晚立秋為母秋。又有瞎秋亮秋條,謂白天立秋為亮秋,夜晚立秋為瞎秋。均謂白天立秋較涼爽,夜晚立秋較炎熱。

    2008年8月7日農曆七月初七午時立秋,按民間説法是公秋,亮秋,意味著天氣較涼爽。去年果然秋後不太炎熱,真是“天涼好個秋”。今年也是8月7日立秋,但農曆是六月十七曰酉時初(17時01分),按説應該是公秋。為何去年立秋在農曆七月,今年在六月?是因為今年閏五月,農曆有兩個五月,所謂前五後五也。究竟“公秋”即“公老虎”是否大發慈悲,送來涼爽;還是做了改“性”手術,變成“母老虎”而發淫威,使人們酷熱難當,我們拭目以待。

    以科學眼光看來,立秋與氣候並無直接、必然聯絡,其氣候受諸多因素影響,如颱風、西北氣流、溫室效應、熱島效應、綠化情況等。公秋涼爽母秋熱,大概也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總結出的氣候規律。凡事皆有例外,有時這俗諺也不靈驗。不過防暑降溫措施不能鬆懈,時刻注意天氣變化,不可一味貪涼也至關重要。

    杭州:

    江南一帶還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天津:

    立秋除了“貼秋膘”,天津等地還流行“咬秋”。 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裏晾一晚,于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四川: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説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山東:

    山東萊西地區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麼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我國勞動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範意識。